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申 《科学通报》1990,35(9):676-676
竹红菌是我国首先发现并应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新型光疗药物。1980年万象义等分离、鉴定了其主要光敏色素、竹红菌甲素(简称HA)。1986年竹红菌中另一光敏色素、竹红菌乙素(简称HB)也被分离和鉴定。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2.
张曼华 《科学通报》1984,29(18):1117-1117
竹红菌是盛产于我国云南省的一种寄生真菌,用其制成药膏配合可见光治疗妇女外阴白色病变和疤痕疙瘩取得了显著疗效,是我国特有的新的有效光疗药物,1980年万象义等从竹红菌中分离得其主要光敏色素,确定其结构为一种新型芘醌衍生物,取名为竹红菌甲素(Ⅰ)(Hypocrellin A),同时测定了(Ⅰ)在氯仿中受阳光照射后产生的过氧化物(Ⅱ)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竹红菌甲素和巯基乙醇的光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安静仪 《科学通报》1989,34(7):514-514
一、引言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从生长在云南的竹红菌中分离出的一种有效光疗药物。甲素配合可见光照射治疗妇女外阴白色病变、白癜风等取得良好疗效口。甲素光疗机制的分子水平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甲素及衍生物的结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与光疗相关的甲  相似文献   

4.
竹红菌甲素的立体化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第五振军 《科学通报》1989,34(14):1073-1073
竹红菌甲素(HA)是一种新型的光敏剂和光疗药物。1980年万象仪等从竹红菌中分离得到了它。1981年陈维新等确定了它的结构(图1)。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HA的异构化现象及其立体化学。  相似文献   

5.
竹红菌中乙素及脂肪酸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曼华 《科学通报》1988,33(7):518-518
从竹红菌的丙酮抽提液中,用薄层层析、气相色谱,气-质联用等手段,分离、鉴定了竹红菌中含有的各种脂肪酸,和脂肪酸甘油酯,其中以十八碳烯酸和十六碳酸含量较多。 竹红菌是盛产于我国云南省的一种寄生真菌。云南省微生物所和省第一人民医院首先将  相似文献   

6.
张举成  刘卫  易中周  陈瑞  李应  闵勇 《科学通报》2009,54(14):2076-2081
纤维化症的典型特征之一是, 在纤维化组织中不易生物降解的吡啶啉交联模式的胶原蛋白含量异常增加, 由于胶原蛋白的积累而导致纤维化, 因此, 吡啶啉交联含量异常升高也能作为诊断器官纤维化的重要标志. 竹红菌乙素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天然光敏剂, 对肿瘤、病毒和微血管类疾病的光动力活性高, 并具有暗毒性低、组织代谢快等优点. 本文从分子层次对竹红菌素光动力治疗纤维化症进行了研究, 证明明胶中有类似于胶原蛋白中的吡啶啉交联结构, 可以用作胶原蛋白的模型物; 竹红菌乙素与明胶分子在暗环境下结合后, 通过光敏化竹红菌乙素选择性破坏明胶中的吡啶啉交联结构, 暗示竹红菌乙素光动力作用有可能用于调控胶原蛋白中的吡啶啉交联模式的含量, 使之趋于正常化, 从而达到治疗纤维化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赵开弘 《科学通报》1989,34(17):1311-1311
竹红菌甲素(简称甲素,HA)是一种新发现的苝醌衍生物,可作为光疗药物和光敏剂,但用λ<510hm的光照射可被自敏光氧化为甲素过氧化物(简称HAO_2)。陈维新等推断HAO_2的结构是(5)。文献[5]得出HAO_2的结构是(7),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HAO_2的结构是(9)。为了研究侧链结构对这类苝醌色素自敏光氧化的影响,我们还研究了竹红菌乙素(简称乙素,HB)和(1)的自敏光氧化。  相似文献   

8.
竹红菌甲素过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开弘 《科学通报》1987,32(20):1559-1559
竹红菌甲素(简称甲素)是一种新的苝醌衍生物,可作为光疗药物和光敏化剂,但同时可被光氧化为甲素过氧化物。陈维新等认为甲素过氧化物结构是Ⅰ,是通过(2+4)进行加成的。但我们在邻二氯苯中回流甲素过氧化物,经过分离鉴定得到其异构体Ⅱ,认为甲素过氧化物结构是Ⅲ,是通过(2+2)进行加成的。  相似文献   

9.
苝酿类光敏剂(Perylenequinonoid photosensitizer,简称PQP)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光疗药物之一,其中研究较多的有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简称H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简称HB)和尾孢素(Cer- cosporin,简称CP)。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和分子内质子传递,它们同金丝桃蒽酮(Hypericin)一样是很好的研究激发态质子传递的模型体系,而这一问题正引起广泛的兴趣。另一方面,酚羟基质子的解离对PQP的光敏活性和结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PQP的激发态pK_a值(pK_a~*)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0.
竹红菌乙素溴代物的光动力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颖 《科学通报》1993,38(9):797-797
通过结构修饰来筛选具有较高的消光系数且波长红移(配合激光治疗)的竹红菌素衍生物是竹红菌素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完成了竹红菌乙素(简称HB)的溴化,并研究了产物类型Ⅰ和类型Ⅱ光动力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1.
竹红菌甲素光敏氧化吲(口乃木)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五振军 《科学通报》1988,33(16):1239-1239
吲哚类化合物的光敏氧化分解作为生物体内加单氧酶(monoxygenase)和加双氧酶(dioxygenase)催化降解色氨酸的代谢模型反应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人们对取代吲哚(特别是3-取代吲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竹红菌甲素(以下简称HA,结构如图1)是从竹红  相似文献   

12.
竹红菌素衍生物在缺氧条件下的光化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何玉英  安静仪  蒋丽金 《科学通报》1999,44(22):2376-2383
为了改善竹红菌素的红光吸收特性和亲水性,合成了一系列竹红菌乙素的衍生物。利用顺磁共振(EPR)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竹红菌乙素衍生物在缺氧条件下的光化学反应。在光照下,所有衍生物都能通过自身电子转移反应生成半醌负离子自由基,生成效率和谱图精细结构与衍生物的结构有关。在电子给体存在时,由电子给体向竹红菌乙素衍生物的电子转移增强了相应半醌负离子自由基的生成效率,而且还可用吸收光谱法检测到负离子自由基和氢醌  相似文献   

13.
竹红菌甲素与胺之间的电子转移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俊宁 《科学通报》1989,34(1):34-34
竹红菌是我国首先发现并应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新型光疗药物。它的主要光敏有效成份是一种苝醌类衍生物,称为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以下简称甲素(HA))。  相似文献   

14.
竹红菌素衍生物在有氧条件下的光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红菌毒是一种新型光敏剂。为了克服其红光吸收弱和两亲性差的缺陷,合成了一系列竹红菌乙素(HB)的衍生物,研究了氧存在时活性氧(包括超氧阴离子、差基自由基和单重态氧)的产生。结果表明,乙素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影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效率和单重态氧的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15.
马良 《科学通报》1991,36(20):1551-1551
我国特有的新型光疗药物竹红菌素对细胞的光动力作用的“靶体”是细胞膜,它造成细胞膜蛋白中巯基含量大大降低,但是这一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刘卫和我们的工作,已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竹红菌甲素和乙素(Hypocrel1in B,简称HB)都很容易地和巯基乙醇、巯基乙酸、正辛硫醇等巯基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而造成巯基含量大大降低,有理由设想,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苝醒类光敏剂激发态pKa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雨  张志义 《科学通报》1997,42(13):1428-1432
<正>苝酿类光敏剂(Perylenequinonoid photosensitizer,简称PQP)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光疗药物之一,其中研究较多的有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简称H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简称HB)和尾孢素(Cer- cosporin,简称CP).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和分子内质子传递,它们同金丝桃蒽酮(Hypericin)一样是很好的研究激发态质子传递的模型体系,而这一问题正引起广泛的兴趣.另一方面,酚羟基质子的解离对PQP的光敏活性和结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PQP的激发态pKa值(pKa*)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蒋丽金 《科学通报》1990,35(22):1681-1681
1.反应条件 竹红菌素只有在氧和光(400—490nm)同时存在时才发生自敏光氧化反应。但竹红菌甲素(HA)并不能与~1O_2生成光氧化产物,而是激发态HA与基态氧~3O_2反应生成产品。 前面提到:HA或竹红菌乙素(HB)光敏~3O_2产生~1O_2的量子产率和自敏光氧化速率的比  相似文献   

18.
竹红菌乙素对肌质网Ca~(2+)-ATP酶蛋白色氨酸荧光猝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加昌 《科学通报》1995,40(1):76-76
肌质网Ca~(2+)-ATP酶是一种重要的膜蛋白酶,它在肌细胞的收缩舒张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其动力学行为被广泛地研究,但是有关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直接实验数据仍然不足.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Ca~(2+)-ATP酶催化原理,1993年Ferrira用荧光猝灭方法首先观察了肌质网Ca~(2+)-ATP酶在加入Ca~(2+)前后分子构象的变化.由于作者使用的猝灭剂是分子氧,除了在测定工作中使用不方便之外,灵敏度也不够高.为此本文用竹红菌乙素作为肌质网Ca~(2+)-ATP酶荧光猝灭剂,分别测定了该酶在有钙或无钙的条件下荧光猝灭的情况,结果证明竹红菌乙素可以在稳态和瞬态的条件下观察到体系中有钙或无钙时的荧光猝灭常数变化的情况(即不同的K_q值);进而说明了竹红菌乙素作为肌质网蛋白荧光猝灭剂可以得到比氧更多的信息和许多其他优点.  相似文献   

19.
竹红菌甲素的延迟荧光和异构体的吸收光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俊宁 《科学通报》1989,34(6):459-459
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以下简称甲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光疗药物,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光敏剂。对甲素的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已做了初步研究。甲素激发三重态性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甲素延迟荧光的研究测定了甲素的磷光寿命,估计了甲素激发三重态能量的范围。此外还报道了甲素立体异构体的吸收光谱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安静仪 《科学通报》1992,37(1):39-39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苝醌衍生物。我们曾报道了在半胱氨酸为电子给体时光诱导的甲素净的两个电子还原而生成的亚稳态产物HAH_2的结构、ESR谱和吸收光谱。我们还报道了光敏化的半胱氨酸对甲素亲核加成中形成的中间体5-SCH_2CH(COOH)NH_2-HAH_2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