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申 《科学通报》1990,35(9):676-676
竹红菌是我国首先发现并应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新型光疗药物。1980年万象义等分离、鉴定了其主要光敏色素、竹红菌甲素(简称HA)。1986年竹红菌中另一光敏色素、竹红菌乙素(简称HB)也被分离和鉴定。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2.
蒋丽金 《科学通报》1990,35(22):1681-1681
1.反应条件 竹红菌素只有在氧和光(400—490nm)同时存在时才发生自敏光氧化反应。但竹红菌甲素(HA)并不能与~1O_2生成光氧化产物,而是激发态HA与基态氧~3O_2反应生成产品。 前面提到:HA或竹红菌乙素(HB)光敏~3O_2产生~1O_2的量子产率和自敏光氧化速率的比  相似文献   

3.
竹红菌甲素与胺之间的电子转移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俊宁 《科学通报》1989,34(1):34-34
竹红菌是我国首先发现并应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新型光疗药物。它的主要光敏有效成份是一种苝醌类衍生物,称为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以下简称甲素(HA))。  相似文献   

4.
王志军 《科学通报》1991,36(24):1866-1866
竹红菌素是3.10-二羟基-4.9-苝醌类衍生物。它对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它对红细胞膜的作用,除了,外其他自由基中间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竹红菌甲、乙素(简称HA、HB)以及它们的衍  相似文献   

5.
安静仪  蒋丽金 《科学通报》1991,36(10):748-748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由箭竹中提取的,它在我国云南省蕴藏量丰富。甲素配合可见光照射已被有效地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疾患。最近已报道了甲素可以选择性地停留在肿瘤细胞中,用光动力杀伤人癌细胞和动物实体肿瘤细胞并抑制肝癌细胞线粒体和微粒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王大辉 《科学通报》1993,38(11):1032-1032
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简称HA)是我国首先发现并应用的一种高效光敏剂,并已用来治疗某些顽固性皮肤病.它是从天然资源中分离的一种苝醌颊衍生物(分子式C_(30)H_(26)_O_(10)).作为外源醌,它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抗癌药物.关于HA激发态特征已有一些报道.众所周知,激基缔合物的光谱特征是在激发态单体荧光峰的红侧有一个新的,依浓度而变化的无振动结构的宽峰,但由于在极稀HA溶液中,  相似文献   

7.
赵开弘 《科学通报》1989,34(17):1311-1311
竹红菌甲素(简称甲素,HA)是一种新发现的苝醌衍生物,可作为光疗药物和光敏剂,但用λ<510hm的光照射可被自敏光氧化为甲素过氧化物(简称HAO_2)。陈维新等推断HAO_2的结构是(5)。文献[5]得出HAO_2的结构是(7),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HAO_2的结构是(9)。为了研究侧链结构对这类苝醌色素自敏光氧化的影响,我们还研究了竹红菌乙素(简称乙素,HB)和(1)的自敏光氧化。  相似文献   

8.
溶液中竹红菌甲素的结构异构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开弘 《科学通报》1988,33(22):1757-1757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一种新发现的苝醌衍生物,其结构之一已被确定为HAb。在HA的~1H NMR中酚羟基质子的化学位移为16ppm左右,母环上质子化学位移在6.6ppm左右,介于芳香型质子和醌型质子,如  相似文献   

9.
竹红菌乙素的光物理性质及外部重原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义镇  蒋丽金 《科学通报》1996,41(3):229-232
竹红菌素是我国特有的一类高效光疗药物,包括竹红菌甲素(HA)和乙素(HB).了解HA和HB的光物理性质对揭示其光疗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对HA的光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HB的激发单重态和三重态性质还知之甚少.本文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了HB的激发单重态的一系列性质,通过外部重原子效应首次求得了HB的三重态能量和三重态量子产率,并求得了HB的系间窜越、内转换及荧光发射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0.
竹红菌甲素和巯基乙醇的光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安静仪 《科学通报》1989,34(7):514-514
一、引言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从生长在云南的竹红菌中分离出的一种有效光疗药物。甲素配合可见光照射治疗妇女外阴白色病变、白癜风等取得良好疗效口。甲素光疗机制的分子水平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甲素及衍生物的结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与光疗相关的甲  相似文献   

11.
第五振军 《科学通报》1988,33(13):997-997
自从Weil报道了亚甲蓝光敏氧化色氨酸(Trp)以来,人们已经研究了各种敏化剂敏化的Trp的光氧化,可是关于Trp的光敏氧化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竹红菌甲素(HA)是一种新型的光疗药物和优良的敏化剂,红细胞膜的光损伤实验表明:HA的光动态作用对Trp的破坏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张曼华 《科学通报》1984,29(18):1117-1117
竹红菌是盛产于我国云南省的一种寄生真菌,用其制成药膏配合可见光治疗妇女外阴白色病变和疤痕疙瘩取得了显著疗效,是我国特有的新的有效光疗药物,1980年万象义等从竹红菌中分离得其主要光敏色素,确定其结构为一种新型芘醌衍生物,取名为竹红菌甲素(Ⅰ)(Hypocrellin A),同时测定了(Ⅰ)在氯仿中受阳光照射后产生的过氧化物(Ⅱ)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竹红菌甲素(HA)和竹红菌乙素(HB)为参比, 系统地研究了实验室生物合成制备的苝醌类化合物-痂囊腔菌素A (EA)的光物理和光敏化特性. 结果表明EA光敏可产生单重态氧, 其量子产率为0.98, 高于HB(Φ = 0.84). 同时通过吸收光谱分析了EA在无氧条件下半醌负离子的产生, 通过纳秒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EA的三重态T-T吸收, 得到了EA在环己烷溶剂中的瞬态吸收光谱, 测定了EA三重态寿命, 并采用基线漂白法确定了EA的T-T摩尔消光系数.  相似文献   

14.
竹红菌甲素光敏氧化吲(口乃木)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五振军 《科学通报》1988,33(16):1239-1239
吲哚类化合物的光敏氧化分解作为生物体内加单氧酶(monoxygenase)和加双氧酶(dioxygenase)催化降解色氨酸的代谢模型反应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人们对取代吲哚(特别是3-取代吲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竹红菌甲素(以下简称HA,结构如图1)是从竹红  相似文献   

15.
安静仪 《科学通报》1992,37(1):39-39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苝醌衍生物。我们曾报道了在半胱氨酸为电子给体时光诱导的甲素净的两个电子还原而生成的亚稳态产物HAH_2的结构、ESR谱和吸收光谱。我们还报道了光敏化的半胱氨酸对甲素亲核加成中形成的中间体5-SCH_2CH(COOH)NH_2-HAH_2的  相似文献   

16.
竹红菌乙素溴代物的光动力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颖 《科学通报》1993,38(9):797-797
通过结构修饰来筛选具有较高的消光系数且波长红移(配合激光治疗)的竹红菌素衍生物是竹红菌素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完成了竹红菌乙素(简称HB)的溴化,并研究了产物类型Ⅰ和类型Ⅱ光动力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7.
竹红菌乙素晶体和分子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丽 《科学通报》1987,32(1):56-56
竹红菌是我国首先发现并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病的一种新型光疗药物。万象仪等从竹红菌中分离鉴定了其含有的主要成分——竹红菌甲素。最近,我们利用硅胶板层析法从含有大量甲素的竹红菌乙醇抽提物中分离得到了另一种含量较少的色素——竹红菌乙素。乙素的质谱、核磁、可见和红外光谱均和甲素不同。迄今尚未见到有关竹红菌乙素的报道。因此,我们对竹红菌乙素进行X-射线结构研究,确定了其晶体和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8.
竹红菌中乙素及脂肪酸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曼华 《科学通报》1988,33(7):518-518
从竹红菌的丙酮抽提液中,用薄层层析、气相色谱,气-质联用等手段,分离、鉴定了竹红菌中含有的各种脂肪酸,和脂肪酸甘油酯,其中以十八碳烯酸和十六碳酸含量较多。 竹红菌是盛产于我国云南省的一种寄生真菌。云南省微生物所和省第一人民医院首先将  相似文献   

19.
竹红菌乙素对肌质网Ca~(2+)-ATP酶蛋白色氨酸荧光猝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加昌 《科学通报》1995,40(1):76-76
肌质网Ca~(2+)-ATP酶是一种重要的膜蛋白酶,它在肌细胞的收缩舒张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其动力学行为被广泛地研究,但是有关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直接实验数据仍然不足.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Ca~(2+)-ATP酶催化原理,1993年Ferrira用荧光猝灭方法首先观察了肌质网Ca~(2+)-ATP酶在加入Ca~(2+)前后分子构象的变化.由于作者使用的猝灭剂是分子氧,除了在测定工作中使用不方便之外,灵敏度也不够高.为此本文用竹红菌乙素作为肌质网Ca~(2+)-ATP酶荧光猝灭剂,分别测定了该酶在有钙或无钙的条件下荧光猝灭的情况,结果证明竹红菌乙素可以在稳态和瞬态的条件下观察到体系中有钙或无钙时的荧光猝灭常数变化的情况(即不同的K_q值);进而说明了竹红菌乙素作为肌质网蛋白荧光猝灭剂可以得到比氧更多的信息和许多其他优点.  相似文献   

20.
光诱导的竹红菌素和BNAH的电子转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安静仪 《科学通报》1992,37(20):1855-1855
目前已大量地报道了可见光诱导的电子给体还原醌的机理研究。提出通过两条途径得到醌的两电子还原产物QH~-。其一是在给体-受体复合物内直接进行两电子转移(电子-质子-电子转移),或由给体-受体单电子转移形成的半醌自由基QH经歧化生成两电子还原产物QH~-.竹红菌甲素和乙素(分别简称为HA和HB见图1,图2)都是芘醌衍生物。最近我们报道了光诱导单电子还原产物HA~-(HB~-)和净的两电子还原产物HAH~-(HBH~-)的ES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