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讨论调和空间<X,U>上映照Γ:A→Ru^A的正则可容性。给出S-调和空间的映Γ是正则凸容量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先进制造系统(AMS)使用生产要素的成本结构及其特征,提出了一种运用活动为基础成本计算(AcitvityBasedCoting,简称ABC)系统的成本优化模型,并着重阐述了AMS使用生产要素的无形费用中未用活动费概念及计算程序,通过案例分析,充分说明了未用活动费对AMS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对丰花月季茎段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细胞分裂素BA,ZT单独使用和与三种生长素NAA,IAA,IBA配合使用均能诱导丰花月季的茎段出芽,而单独使用效果更好。两种细胞分裂素比较,不论单独使用还是配合使用,ZT的效果都明显优于BA。  相似文献   

4.
聚苯胺的掺杂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对甲基苯磺酸(TSA)和磺基水杨酸(SSA)对聚苯胺(PAn)进行了掺杂,研究了在掺杂过程中浓度、温度及时间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并对掺杂态PAn在空气中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SA和SSA掺杂的PAn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电导率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制备条件对Pd/Al2O3催化棉籽油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SEM,EDS,EPMA,XRD及XPS在对不同温度下,于空气气氛中焙烧的贡载型钯催化剂Pd/Al2O3进行了表征,结果对棉籽油的加氢反应,分析了焙烧温度对Pd/Al2O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73K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较好;高温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最差。欲制备高活性的Pd/Al2O3催化剂,必须严格控制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6.
使用SEM,EDS,EPMA,XRD及XPS对在不同温度下,于空气气氛中焙烧的负载型钯催化剂Pd/Al2O3进行了表征,结合对棉籽油的加氢反应,分析了焙烧温度对Pd/Al2O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73K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较好;高温(973K)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最差.欲制备高活性的Pd/Al2O3催化剂,必须严格控制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广泛使用的SLAM仿真语言及其建模框架,并通过用SLAMⅡ仿真一个实际的生产系统的例子,给出了相应的网络模型和仿真结果分析,指出使用SLAM语言仿真生产系统具有周期短,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扼要介绍了以聚丙烯酸丁酯为主体的橡胶相,在橡胶乳粒上用苯乙烯和丙烯腈进行接枝共聚后,再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树脂的乳液共混而制得AAS树脂的生产方法。同时对橡胶相的交联度、接枝率、粒径以及树脂相的分子量等因素与AAS树脂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在生产上控制这些因素的方法。中试制得的AAS树脂经有关单位使用鉴定,认为可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扼要介绍了SAS语言及其关键步(DATA步和PROC步).给出了几个例子,以说明如何使用SAS语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微机上用PASCAL语言计算饱和脂肪烃一元取代物的伯、仲、叔异构体数目及总数目的方法。为实现递归计算,突破无动态数组的编程障碍,程序使用查询计算方法,并采用PASCAL语言文件系统存放中间数据和最后结果。计算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影响水泥稳定沙砾(土)强度的因素,论述了高等级公路路面中水泥稳定沙砾(土)施工中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龄期湿度场性状特征,采用瑞士SHT15型数字化温湿度传感器,针对不同施工季节、不同基层与面板接触边界,进行水泥混凝土板早龄期湿度场的室外路面板监测试验研究.监测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湿度场在铺筑完之后依次经历饱和阶段、湿度下降阶段和波动阶段,各阶段的发生时刻和幅值取决周围气象条件和边界条件;通常工况下板底湿度高于板顶湿度,沿板厚方向形成湿度梯度,夏季施工路面早龄期板顶板底最大湿度差可达8%.此外,分析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其它混凝土结构,由于属于薄板结构,湿度场的影响和控制应额外注意混凝土路面基层边界条件与施工季节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了悬浮密实和骨架密实两种集料级配类型各5个水泥用量共10种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各项材料参数,进而分析了材料在温度、湿度作用下的抗裂性能.分析结果显示,悬浮密实型和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不开裂的极限降温幅度和极限失水率都是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水泥用量时,骨架密实型材料较悬浮密实型材料的极限降温幅度高19.9%~24.3%和极限失水率高3.6%~6.8%;骨架密实型材料的最佳水泥用量较悬浮密实型材料的最佳水泥用量低约2%,而最佳水泥用量时极限降温幅度高279%~294%和极限失水率高109%~119%.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以废治废有效利用大掺量粉煤灰治理淤泥的思路,使用水泥和生石灰作为粉煤灰的激发剂,同时使用高吸水树脂内供水进行固化土内养护,进行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含水率试验.水泥加高吸水树脂、水泥加粉煤灰及水泥加生石灰双掺固化试验发现,各掺量下固化土的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而增长,在水泥掺入比一定时各种固化材料存在最佳掺量;以此为基础的四种材料的正交试验得出了固化淤泥的最佳的配比组合并分析固化机制,可以为低掺量水泥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含水率试验得出粉煤灰和生石灰能快速降低固化土的含水率,高吸水树脂能够延缓固化土含水率的降低,能够通过内供水的方式保证水化反应环境,继而促使水化反应更大程度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水泥的不同掺量和不同添加顺序的条件下分别拌和泡沫沥青混合料,并进行劈裂强度试验,分析水泥的添加对其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一定掺量的水泥与集料先混合,再和泡沫沥青拌和而成的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沥青的发泡试验、泡沫沥青水泥作为再生剂稳定回收的废旧路面材料的性能试验,对再生稳定材料的强度特性、水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加一定量水泥能显著提高泡沫沥青稳定材料的水稳定性,提高其路用性能。该种材料能够较大的降低工程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软弱土地基深水板桩码头的技术难题,采用不同水泥掺入比的满堂式加固法和水泥搅拌桩加固法对软弱土地基进行处理,并与传统单锚板桩结构进行组合,研究组合式板桩码头结构的受力变形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水泥掺入比满堂式加固软弱土地基主要通过增加刚度抵挡竖向和水平向的荷载,减少作用于前墙的侧向土压力;随着水泥掺入比的增大,整体承受侧向土压力作用增强,前墙的变形显著减小。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弱土地基,形成的搅拌桩桩体和桩间土共同协调了结构与土的受力状况,且通过限制前墙位移降低了锚杆的内力,减小了前墙内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几个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土在土坝套井回填施工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水泥土套井回填的施工要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防渗处理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深层搅拌法是将粉状水泥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强制拌和,使水泥、水和土三者发生水化及物化反应,形成具有一定的强度的水泥土桩,桩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本文结合某办公楼工程,介绍了深层搅拌的设计、施工及检测,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土中极易发生毛细水上升的现象,毛细水的上升作用会影响黄土的含水率、强度和土体的结构,造成土体稳定性下降,弱化黄土地基。石灰和水泥作为常用的改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黄土改良。试验研究了黄土以及石灰、水泥不同配比下的改性黄土在毛细水上升作用50 d过程中的含水率变化,推算出毛细水在黄土和改性黄土中上升高度和速率,以及50 d后密度、干密度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评估了3%石灰改性土、5%石灰改性土和3%水泥改性土改善黄土中毛细水上升作用的可行性;并对三者的改性作用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改性土都可以有效地减缓毛细水上升高度和速度(从黄土的160 cm最低降低到60 cm左右),提高强度(水泥土50 d后土水接触面处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86 MPa,为同高度处黄土强度值的3倍)和密度。试验最后得出,石灰能够有效降低土体内的含水率,且随着含量的增加,吸水作用越明显,而水泥对于土体内部结构的改性作用更大,提升土体强度和遇水稳定性,阻碍毛细水上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