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浅谈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建荣  蔡静 《科技资讯》2007,(33):148-149
实验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实验教学要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体系,通过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创新意识是其起点和原动力.体育高等院校要立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组稿是保证稿件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学报组稿工作在目标定位、组稿方式及创新意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出版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组稿策略,即调整目标定位、采用多样化方式及提高编辑创新意识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而数学教学是最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科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自主性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形式之一.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调控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谈电磁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等院校所肩负的教育使命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围绕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在电磁学教学中通过比较法、渗透式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达到开发智力,造就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孙保乐 《海峡科学》2013,(10):90-91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作为基础学科的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用“教”的创新火种引燃“学”的创新火焰.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更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收到良好育人效果.当前,教师主要应从情感态度、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实施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树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观,掌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式.从创设情境、激发疑问;师生融洽、对话教学;掌握方法、解决问题;正确评价,体验成功等4个方面阐述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1.
冷战期间日本承认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冷战后日本追随美国开始介入南海争端。新世纪,为维护其海上“生命线”安全的需要,保障其经济利益,争夺地区主导权并在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和东海划界问题上牵制中国,日本开始介入南海争端,其战略措施有:舆论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合作并进一步巩固日美同盟,包括拉拢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日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战略关系;从军事战略上谋划介入南海地区。日本介入南海争端意图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增加问题解决的难度,阻遏中国走向海洋的步伐,严重地威胁中国领海主权的完整。在解决南海争端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日本因素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笔者1997年以来在贵阳地区进行了陆生贝类资源调查,获得陆生贝类标本一批。经初步鉴定得59种,分隶于14科35属,其中有4新种(已另文报道),即贵阳弯螺Sinoeenea guiyangensis Luo et Chen,1998;水田坝贝喇叭螺Boysidia(Bensonella)shuitianbaensis Luo et Chen,1998;贵阳喇叭螺Boysidia(Boysidia)guiyangensis Luo etChen,1998和黄果树喇叭螺Boysidia(Boysidia)huangguoshuensis Luo et Chen,2000。对贵阳地区陆生贝类种类的组成和区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绢藓属Entodon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编写全国志所收集的标本和资料 ,分析绢藓属EntodonC .Muell.在中国的分布特点 ,提出我国绢藓属主要分布中心在西南部 ,由此向东逐渐扩展。黄柄亚属subgenusEntodon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各省 ,绢藓亚属subgenusErythropus (Broth .)Miz .则广泛分布中国各个地区  相似文献   

14.
APEC对“入世”后中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PEC和WTO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两个渠道。在“入世”前,中国唯一加入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APEC,APEC为中国处理对外经贸问题提供了场所,也为中国加入WTO起到了桥梁作用,“入世”后不能忽视PEC的作用,因为APEC具有WTO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Early Paleozoic paleomagnetic data recently obtained from the three major blocks of China, the Early Paleozoic (i.e. Cambrian and Ordovician) paleogeographic positions of the North China, South China and Tarim block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North China, South China and Tarim blocks were inferred to be located adjacent to East Gondwana in low latitude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during the Early Cambrian. During the Early-Middle Ordovician, the South China and Tarim blocks were also located in low latitude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ith some affinities of the Gondwanaland, whereas the North China block may have episodically separated from the Gondwanaland, and might be sited close to the North America and Siberia. The reestablished paleogeographic configuration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studies on the biogeography, paleoclimate and sedimental facies of the 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 blocks.  相似文献   

16.
The spring soil moisture and the summer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oil moisture in spring and the rainfall in summer in eastern China is investi- 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mmer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ring soil moisture in the area from North China to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NCYR). When spring soil moisture anomalies over NCYR are positive,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exhibits positive anomalie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negative anomalies in southern China and North China. The higher soil moisture over NCYR cools land surface and reduces the land-sea tem- perature gradient, which weakens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PSH) is located to the south and shifts westward, resulting in more rainfall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less in southern China and North China.  相似文献   

17.
根据分形理论在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公元前1831年至公元1979年间中国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内蒙古区、西北区、青藏区等8大自然区内地震活动的强度-频度关系对长时段中国地震资料的适用性和中国地震活动分维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建立了中国震灾灾情的分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现有长时段统计资料建立起来的中国地震强度-频度关系式是合理的;(2)中国震灾的分维为1.485 8,在中国的8大自然区中,以华中区地震活动分维值相对最大,为1.225 8,华南区地震活动分维值其次,为1.207 2,而以东北区地震活动分维值最小,仅为0.635 2;(3)震灾分维大小与不同区域地震数目之间并不能建立较好的联系,而是在总体上与我国东部地震带、台湾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与西部地震带的空间分布(这些地震带地震活动较为强烈)是相对应的;(4)中国震灾灾情(死亡人数)的分形模型为lg N=0.632 6 lg r+3.839(式中r为标度,N为标度r之上的灾情出现频次).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初以来日本对华ODA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华ODA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历史上为中日关系的的修复和发展发挥过重要的影响.但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ODA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分析了21世纪初期的日本对华ODA变化:(1)对华贷款规模逐年大幅度削减;(2)日元贷款实施周期和投向发生变化;(3)日本对华ODA日益政治化.探讨了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变化的影响,指出日本对华ODA对促进两国关系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部地区区域旅游互动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作为中部各省重要的战略产业,其崛起是整个“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总体水平较低,各省发展不平衡;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差异大;产品优势凸现;发展问题突出等特征.区域互动对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客观需要,是中部旅游业自我优化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中部地区旅游业的优势互补、互动,必须加快省际毗邻地区旅游资源整合,构建跨省区旅游圈和跨省区旅游经济带,建立区域旅游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国内的横纵比较 ,研究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 ,其基本结论是 :(1 )东北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高度大致相当于我国同期水平 ,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加速阶段相似 ,从本区省份之间比 ,辽宁优于黑龙江和吉林 ;(2 )从工业化进程来看 ,东北地区工业化处于第四阶段 ,工业化进程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