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如何妥善解决国有减持股这一历史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提出了将职工持股与国有股减持相结合的减持方案,并从多方面论证了这一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就现阶段不同国有股减持方式的减持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国有股的减持价格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提出相关国有股减持的几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历经波折,为了说明其原因,从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联系、上市公司国有股协议转让以及净资产在减持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股市的国有股减持过程中,管理层是先行动者,而股民群体是后行动者,针对这一动态不公平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对我国的国有股减持中参与者的行为作一理论解释,这一模型的建立可以较好地解释前期国有股减持中参与者的行为,从而得出“国有股减持悖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企改革正走向攻艰阶段,实施国有股减持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而且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基于此,仅就国有股减持的基本背景、减持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保障减持的做法做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6.
以1999年1月—2002年5月上市新股为样本,建立计量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国有股减持价格的确定应该慎重考虑,因为投资者最关注的就是国有股减持的价格;②我国证券市场具有新兴证券市场的特征:投资者普遍关注的是流通盘较小的公司,国有股减持的价格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公司流通股本量,而不是公司的EPS(每股收益);③国有股的减持不应过分集中,而应分散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完成。  相似文献   

7.
10%的增量国有股减持和4000多亿非流通股的可流通实际上是一对“子母雷”。监管者只看到了增量10%国有股市价减持的小地雷,但股民看到的却是如果国有股按市价减持,那么高达4700亿股的非流通股也可能将按市价减持这颗大地雷。市场存在分歧,股改亟待推出新模式,不仅方向要对,方法也要对。预设可流通底价能够在价值的提升中实现双赢,用价格锁定上涨预期,理论上也正确理解了对价内涵。股改方向之争确定对价改革思路此前由海归派带来的国有股市价减持理念目的有两个,即“挤压股市泡沫”和“筹集社保资金”。但是,自从2001年5月推出按照市价减持国…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减持绩效与我国上市公司“托宾Q值”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表现之间的关系,反映具有控制性作用的国有减持的绩效表现,以提高国有股减持的效率为出发点,从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来确定国有股减持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2001年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一时间,政府机构、经济学家、企业人士在内的各种声音充斥媒体。这场关于国有股减持的大辩论,也使中国股市面临的尖锐矛盾暴露无疑。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对于我国证券市场当前面临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国有股上市流通问题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当前证券业界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方案,并论述了这几种方案的可操作性,指出应分阶段、分枇、多渠道地解决国有股上市流通问题,对国有股减持应采取多样化的减持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证券市场有关部门及广大投资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国有股不在二级市场减持并未减弱国有股转让的火爆,相反,在2002年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频繁出现之后,2003年国有股转让家数、交易金额仍然活跃,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为何各路豪客这样热衷国有股股权?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01,(7)
6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凡国家拥有股份的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家股,原则上,由市场定价。国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一媒体称,此举让财政部部长项怀诚颇感宽慰。有人怀疑,这次国有股减持为社保基金筹资的公正性问题。金融学家认为,变卖国有股来填社保公帐本身是顺理成章的事。税收是当前的  相似文献   

13.
国有股流通与减持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的流通与减持是增进资本市场效率,实现证券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步骤.流通和减持涉及到不同主体的利益调整,流通和减持的过程是政府主导的,政府、原流通股投资者、国有股实际持有人3方双重序列博弈的过程.政府利用先行者优势,通过选择适当的行动策略和制度安排,可以实现充分满足自身效用函数的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14.
国有股减持难道是一个无解的命题?经济学家钟伟本期继续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最适宜的思想 最近香港联交所又修改了一次创业板上市规则,主要修改的是:延长了企业的活跃业务记录期(由现行的1年修订为2年),同时放大了公众持股的数量。提高上市公司的背景筛选,同时活跃公众交易量。而中国大陆的创业板市场仍是思维盛宴,定位的困惑与监管的忧患交织在一起,《创业板规则》的咨询文件被国有股减持的时机所推后,确实的消息是,今年创业板的推出大概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股份回购同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通过股份回购减持国有股和调整资本结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以武汉5家改制国有企业为样本,采用灰靶模型对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工持股的目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职工持股的主要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为,企业的赢利能力、股权集中度、职工的年龄、职工技能.这也证实了当前职工持股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就业和短期福利为主要诉求.  相似文献   

18.
国有股减持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股票市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要达到平稳减持,最终实现对市场影响最小化,对各方利益维护的最大化之目的,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方法,分步骤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黄显 《当代地方科技》2007,(10):93-93,95
如何才能更加完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主要与股权结构、国有股持股、监督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就此展开相应讨论。  相似文献   

20.
财经剪贴     
新兴市场之父叫板股神据香港联交所数据显示,巴菲特于7月12日以每股平均价12.441港元减持了中石油1690万股,涉资2.1亿港元,其持股量已由11.05%减至10.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