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说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实验与观察,以及实验能否对假说起到判决性作用,科学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伽里森(Peter Galison)力图超越传统的"理论—实验"二维分析模式,提出仪器和技术的发展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新仪器和技术使数据呈现"直接性"和"稳定性",是实验结果得到公认,假说得到判决的重要原因。通过仪器、技术方法和计算模型的不断改进,尽力排除背景干扰,提供直接性和稳定性的实验结果是实验科学家追求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广义相对论在理论和经验上面临的困难,有些物理学家选择对广义相对论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系列替代引力理论;有些物理学家则选择通过引入暗物质、暗能量和暴涨等暗因子来保留广义相对论。不同引力理论的支持者彼此攻击其竞争理论中引入了特设性假说。特设性假说问题在当代引力理论中展现出了新情况。替代引力理论中的修正牛顿引力理论不能被简单地视为引入了特设性假说。暗因子假说在奎因和尤利安,以及勒普林所给出的特设性假说判定标准下,不能被视为是特设性的;但在波普尔的特设性假说标准下,如果相关暗因子得不到经验证实的话,暗因子假说将会是特设性的。  相似文献   

3.
白屯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1):32-36,67
地学系统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随着现代地学研究范式发生的根本性转变,地学系统思维方式开始出现,标志着现代地学思维的重大突破。以地学系统思维方式理解地球和地球科学,是新世纪地学研究和发展重要的哲学背景。  相似文献   

4.
雷良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18-22,27
不管对科学发现进行语义分析,还是对科学发现活动本身进行历史探究,我们都会发现,科学发现除了具有社会、历史和心理上的属性外,它在本质上乃是新假说的产生、选择、修正、接受和解释的逻辑过程,其逻辑机制正是皮尔士与汉森等所倡导的溯因推理。而且,现代认知科学的新成果促进了溯因推理形式的不断完善,人们意识到在新假说产生与选择中背景理论与背景知识的重要作用,创新了溯因推理的推理形式,令人满意地回答了溯因推理何以能够以及如何能够成为科学发现的逻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科学实验中的经验反常往往激起科学家强烈的好奇心,引导科学家进行扩展性探索,以创造解释性假说去合理解释之.创造性溯因是创造新假说的重要机制.现代原子模型的早期发展体现了经验反常、创造性溯因与科学发现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地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与新的社会需求相适应又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在当代地学教学中,应结合该学科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要采取互动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系统分析能力、科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意象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思维中的意象》述评林可济科学概念的起源与创造性科学思维之间有什么联系,以及心理意象(mentalimagery)①在科学研究中起什么作用,科学家是怎样发现或发明理论的?这些都是困扰着科学家和哲学家、科学史家和认知心理学...  相似文献   

8.
根据创造性的层次,似乎可将基础研究划分为开创性、变革性、跟进性、跟踪性和模仿性研究五类。开创性研究开辟新学科、新方向、新领域,形成新理论、新体系、新框架;变革性研究改变或更正原有理论和范式,形成新理论和新范式;跟进性研究虽然没能开创或变革,但能后来居上,领导潮流;跟踪性研究主要是跟在人家后面,做些补充和拾遗工作,当然有时也可产生一些亮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科学基本定律或基本假设的建立,最集中地体现了科学家剖造性思维和实践的能力。这种创造性思维主要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具有创造性的某种理性信念和理性方法。坚持自然界具有简洁、和谐性的理性信念,根据研究对象的变化提出或革新科学基本概念;对科学事实进行透彻的分析,采用大胆的科学想象;运用类比、综台及归纳等理性方法;在物理学科学生长点的发现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注意培养这种思想和方法,对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归纳之谜是古德曼对休谟归纳问题的确证式划归。它的内涵是似律性假说和偶似假说的区分问题。伽登佛斯的概念空间方案试图以凸性规则为可投射性的标准,进而达到区分似律性假说和偶似假说的目的。但本文表明,凸性规则既不是可投射性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它的必要条件,因而概念空间方案并未解决新归纳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