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德文 《世界知识》2023,(11):52-54
在英国英格兰地方议会选举中,执政的保守党一败涂地。5月4日,英格兰地方议会选举投票,涉及231个地方议会总计超过8000个议席。结果显示,保守党议员占多数的地方议会腹无良策,只剩下33个,地方议会议席总数减少1063席。英国地方议会选举主要聚焦一些地方性议题,与国家议会选举结果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相关性。但是,由于这是英国2024年大选前最大规模的选举.  相似文献   

2.
<正>5月5日公布的英国地方议会选举初步结果表明,执政党保守党取得了40多年来的最大胜利。5月4日举行的地方选举共决定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4851个地方议会议席。截至5日晚,保守党赢得近1900席,较上次选举增加约560席;工党拿下约1150席,较上次选举减少380席;而以"脱欧"为目标的英国独立党仅赢得一个席位。一些英国媒体将此次地方选举结果视为下个月英国大选的"风向标"。英国将于6月8日举行大选。多数党派已公布了各自的竞选宣  相似文献   

3.
进入了决斗阶段英国女王于9月25日宣布解散议会,于10月15日举行大选。随着选举命合的发布,保守党和工党的竞选运动进入了高潮。这是战后以来英国的第六次选举,也是十多年来保守党和工党之间最激烈的一次斗争。保守党和工党都是英国垄断资本集团的代理人,多年来它们在议会内外进行着无休止的争吵,作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点辍,这是英国选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的。这次两党之间的激烈斗争,主要反映了英国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的恶化和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而不是因为两党的方针政策有什么重大的差异。自1951年以来英国举行的三次大选中,保守党都处于优势。这是由于工党右翼领导集团在外交和  相似文献   

4.
英国保守党的前身是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Tory),1833年改称保守党。其最高领导人称领袖、副领袖。党主席是第三号人物。在保守党执政时,其领袖出任首相。英国保守党领袖选举规则是1965年2月由当时该党党魁霍姆勋爵制订的。按照规则,保守党领袖由保守党下院议员投票选举产生。任何候选人在第一轮投票必须获得过半数、并且要比对手领先总票数的15%的票才能当选。如果第一轮选举产生不出领袖,就必须举行第二轮选  相似文献   

5.
英国大选     
假民主的把戏10月8日英国举行了战后第五次大选。结果保守党获得多数,继续执政,工党惨败。在英国议会六百三十个议席中,保守党获得三百六十六席,工党获得二百五十八席,自由党获得六席。保守党席位较工党多一百零八席。而在上届议会中保守党仅较工党多六十八席。由于英国选举制度的不民主和英国统治阶级对共产党竞选活动的重重限制,大选结果是不能完全反映英国五千余万人民的愿望的。尽管英国选举制度规定凡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只要有十人提名,即可当候选人。但事实上由于每个候选人必须事先付出一百五十英镑押金,而当所获选票不到该区选民数的八分之一时,押金就要被没收,因此普通劳动人民的代表是很难被提名作候选人的。  相似文献   

6.
英国自三月二十八日在下院通过保守党对工党不信任案以来,经过一个多月激烈的竞选斗争,五月三日大选如期举行。选举结果,保守党赢得三百三十九议席,比上届大选多得六十三席,取得了六百三十五个议席中的稳定多数,  相似文献   

7.
工党政策向保守党靠拢促生新的『共识政治』,反映了英国社会的变化和选民的求变心理。 5月1日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同时,今年的5月1日对英国劳动者来说又别有一番意味,因为这天打着民主社会主义旗号的、属于左翼政治力量的英国工党在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执掌了英国政权;它的领袖、年仅44岁的托尼·布莱尔入主唐宁街10号,成了英国185年来最年轻的首相。而立志要使保守党实现“五连冠”的前任首相约翰·梅杰则在大选后辞去了保守党领袖职务。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本身,保守主义在选举中遭遇了大失败而趋于没落。英国人民已不能忍受保守主义及其反动的内外政策,因此选举了工党政府。虽然工党政府底中庸领袖们在国际事件中实际还是奉行着一个和保守党政策并无多大区别的帝国主义政策,但它也不能不赞成印度自由。事实很明显,工党政府不能将对印政策加以变动。  相似文献   

9.
微弱的多数,不稳的地位英国大选已于10月15日举行。工党以四个议席的微弱多数上台。10月16日,英女王任命工党领袖威尔逊为新政府首相。这是英国战后的第六届大选。在竞选运动期间和选举日里,工党和保守党的一千七百多名候选人进行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混战。最后选举的结果是:在下议院六百三十个议席中,工党获得三百一十七席,保守党三百零四席,自由党九席。工党所获得的多数,甚至于比上届工党政府在1950年大选中所获得的五个议席的多数还要少,是英国历史上一个执政党所获得的最微弱的多数。本届英国大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英国国际地位迅速衰落,英国经济严重恶化,英国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愈来愈尖锐。由于在外交政策方面唯美国是从以及国内无力摆脱经济上通货膨胀和衰退之间根深蒂固的恶性循环,保守党十三年  相似文献   

10.
梅杰小传     
约翰·梅杰在11月27日的英国保守党领袖选举中战胜两个对手,次日入主唐宁街10号,成为1721年以来的第50任英国首相。他是继普里姆罗斯(1894年)之后最年轻的一位首相,引人注目。梅杰出生于1943年3月,他是在伦敦最穷的地方之一布里克斯顿的一套小屋里长大的,父亲是马戏团的一名杂技演员。梅杰16岁便离开学校去谋生,此  相似文献   

11.
7月4日,当梅杰得知自己重新当选保守党领袖时,十几天来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又一场危机总算过去了!这次在议会下院保守党议员重新选举本党领袖的过程中,梅杰以218对89票战胜了挑战者约翰·雷德伍德。祸起萧墙愤然辞职梅杰在6月22日宣布辞去保守党领袖职位,举行选举。当时梅杰神色冷峻,他是在唐宁街10号向记者们宣布这一惊人消息的。此举非但出乎一般人意料,而且连内阁大臣们也是在24小时前才被告知。梅杰出此险着,实属迫不得已。自从1992年梅杰上台以来,他一直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工党卧薪尝胆,重振旗鼓,在一连串选举中将保守党打得落花流水,新领袖布莱尔虎  相似文献   

12.
正5月,英国迎来被誉为"超级星期四"的地方选举,包括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议会、大伦敦议会及伦敦、布里斯托、利物浦和索尔福德市长,英格兰124个地方议会的2743个席位,以及英格兰和威尔士40个地方的警务和犯罪署长都将改选。地方选举普遍被视为两次大选间的重要民意测验。而此次选举距离6月23日的英国"脱欧"公投仅有一个多月时间,因此格外引人注目。选举结果: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13.
<正>6月8日,英国举行大选。这次选举是今年4月由梅首相宣布提前举行的。特雷莎·梅主张"硬脱欧",其提前举行大选的本意是带领保守党一举取得议会的绝对控制权,从而减少脱欧谈判中受到的国内掣肘,以"搁置争议、共同对外"的方式带领英国成功脱欧。在竞选造势过程中,梅要求民众在支持"硬脱欧"的保守党和支持"软脱欧"的工党之间进行选择,因此6月8日的大选也被视为"决定英国如何脱欧的一天"。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博览》2013,(3):13-13
英国首相卡梅伦23日发表讲话称,如果他领导的保守党2015年赢得议会下院选举,英国将在2017年末就是否退出欧洲联盟举行公投。此番表态立即招致不满,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说欧盟规定不是"点菜吃饭":"英国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相似文献   

15.
在2019年12月12日举行的英国议会下院选举中,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领导的英国保守党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下议院共650个席位,其中保守党获得364席,超过半数所需的326席,工党获得203席,苏格兰民族党获得48席,自民党获得11席。保守党赢得了自1987年以来的最大胜利,工党则遭受自1935年以来的最大挫败,深受打击的工党党首科尔宾表示要为败选承担责任,将在带领工党渡过一段"反思期"后辞职。值得关注的还有苏格兰民族党,赢得了苏格兰选区59个席位中的48席,取得了创纪录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4月9日,在英国战后第14次立法选举中,保守党获得下议院总数651席中的336席,比其他所有党派的席位总和多21席(1987年多101席)。工党获271席,比上届增89席。自由民主党20席。还有24席分属北爱尔兰统一党、苏格兰民族党、威尔士民族党等其他党派。就在大选前不久的民意测验中,保守党尚落后其主要对手工党好几个百分点。当时舆论大多认为,此次选举很可能出现“悬挂议会“(没有一党能在议会中占多数)的局面。反对党工党从竞选一开始就摆出“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誓将保守党拉下马。在竞选前的70多次民意测验中工党一直领先,最高时高出7个百分点,大有唐宁街10号“非其莫属”之势。结果是前紧后松(指竞选活动),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国家,选举过程中往往们随着持续不断的民意调查,民意调查和大选可谓形影不离。但是,调查结果和事实出现偏差的情况比比皆是,完全违背事实的例子也并不鲜见。例如1992年英国大选时,大部分民意调查都预测工党会以较小优势领先,但人们在清点了所有的选票之后,保守党却以压倒优势获胜,原来,该项调查除调查对象代表性不够外,还因为保守党的主张并未在社会舆论中占上风,选民不愿公开支持,至使结果大出所料也有的民意调查不能准确反映民意是由于统计上出了问题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媒体在去年5月就对当地民意调查机构作出了批评他们认为,民意调查机构只利用600~1000名调查对象的观点来预测全省500万人的政治趋向是很不科学的。如果再加上3%~4%的合理误差,其结果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当时在选举开始之前,有两项在同一天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英国举行大选之前,英国的两大政党保守党和工党的政客们照例要在人民面前演上一出竞选的对台戏。但是今年的这场戏实在是暗淡而乏味,欣赏它的看客们一直是冷冷清清。离选举只有八九天光景,舞台上忽然出现了一些“新奇”的花样,英国人听到了一些“新奇”的声音。邱吉尔和艾德礼撇开了绅士的尊严,搬出了动物园里的角色,用来辱骂对方。这样一来,似乎添了几分热闹。五月十六日,邱吉尔在伍德佛发表的竞选演说中说,艾德礼和自己党内左翼进行的斗争比和保守党进行的斗争还要多,“他所能做的最多的是作一只斑马(按斑马  相似文献   

19.
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在6月9日举行的英国战后第12届大选中以压倒优势再次获胜。在650议席中,保守党获397席,是1945年二次大战后不久工党取得压倒优势以来保守党取得的最大胜利;工党获209席,是1945年以来工党获得的最少席位;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联盟获23席,其他小党派获21席。 6月11日,撒切尔夫人改组了内阁,免除了保守党温和派的代表人物外交大臣皮姆和运输大臣豪厄尔等的职务。外国观察家认为,这一切将表明: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右翼将牢牢地控制着英国政局,  相似文献   

20.
正政绩平平,派系纷争,在民调中表现不佳,保守党还能走多远?随着奥运会的结束,在英国,政治议题又重新浮出水面。有意思的是,在奥运会期间表现突出的政治家都不是中央的而是地方的,比如,伦敦市长、保守党人鲍里斯·约翰逊。他已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政治家,风头胜过了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