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了决斗阶段英国女王于9月25日宣布解散议会,于10月15日举行大选。随着选举命合的发布,保守党和工党的竞选运动进入了高潮。这是战后以来英国的第六次选举,也是十多年来保守党和工党之间最激烈的一次斗争。保守党和工党都是英国垄断资本集团的代理人,多年来它们在议会内外进行着无休止的争吵,作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点辍,这是英国选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的。这次两党之间的激烈斗争,主要反映了英国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的恶化和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而不是因为两党的方针政策有什么重大的差异。自1951年以来英国举行的三次大选中,保守党都处于优势。这是由于工党右翼领导集团在外交和  相似文献   

2.
4月9日,在英国战后第14次立法选举中,保守党获得下议院总数651席中的336席,比其他所有党派的席位总和多21席(1987年多101席)。工党获271席,比上届增89席。自由民主党20席。还有24席分属北爱尔兰统一党、苏格兰民族党、威尔士民族党等其他党派。就在大选前不久的民意测验中,保守党尚落后其主要对手工党好几个百分点。当时舆论大多认为,此次选举很可能出现“悬挂议会“(没有一党能在议会中占多数)的局面。反对党工党从竞选一开始就摆出“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誓将保守党拉下马。在竞选前的70多次民意测验中工党一直领先,最高时高出7个百分点,大有唐宁街10号“非其莫属”之势。结果是前紧后松(指竞选活动),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3.
英国自三月二十八日在下院通过保守党对工党不信任案以来,经过一个多月激烈的竞选斗争,五月三日大选如期举行。选举结果,保守党赢得三百三十九议席,比上届大选多得六十三席,取得了六百三十五个议席中的稳定多数,  相似文献   

4.
按照英国宪法每五年举行一次大选的规定,今年应当举行大选。4月9日,英国首相道格拉斯-霍姆宣布今年秋季、大概是10月举行大选。其实,从去年秋天开始,竞选斗争就已经加紧进行了。英国保守党执政十三年来,英国国内情况和国际地位都是江河日下。保守党内部矛盾重重,英国人民对保守党政府的厌恶情绪日益增长(参阅本期《英国霍姆内阁的穷途末路》一文)。因此,工党方面认为这次大选是他们的大好机会,该论到他们来做庄了。但是,工党提出的政策,究竟同保守党有多少不同呢? 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刊登了戈登-沃克的一篇文章,全面说明工党的国防和外交政策。戈登-沃克是工党“影子内阁”的外交大臣,1950—51年曾任工党内阁的外交大臣。他在这篇文章里表明,工党如果执政,在外交上将更加追随美国的政策,力求发展美英之间的“特殊关系”,同时企图继续充当美苏关系中的掮客,从中渔利;在国防上将托庇于美国的“核保护伞”,而致力于发展维护英国殖民利益的常规武装。当然,文章的内容在有些问题上也反映了美英之间的矛盾。此外,这篇文章述及工党的对华政策时,一方面表示“工党政府将更加密切它同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对中国进行了歪曲和诬蔑,说什么要使中国“受到联合国内世界舆论的压力”。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节译。  相似文献   

5.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2,(14):8-9
<正>英国首相约翰逊将辞去保守党领导人职务7月7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表示将辞去保守党领导人的职务,但将继续担任首相直到今年秋季。据报道,今年夏季将举行保守党领导人竞选,新首相将在10月举行的保守党大会上就职。6月6日,约翰逊在保守党党内针对他举行的不信任投票中涉险过关,保住首相和保守党领袖职位。但“聚会门”事件不断发酵引发英国舆论对约翰逊的广泛质疑,反对党和保守党党内要求约翰逊辞职的压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6.
1945年2月13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将当时的保守党政府财政大臣巴特勒(Butler,R.A.)及其前任工党政府财政大臣盖茨克尔(Gaitskell,Hugh)的姓氏缩写合并,创造了巴茨克尔主义(Butskellism)这个词。它着重说明保守党和工党在国内基本政策上都推行一种大体一致的、建立在艾德礼工党政府“社会主义”政策和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基础之上的福利资本主义。振华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段轶闻,使英国人对邱吉尔长寿之谜特别关心,当时任英军总司令的蒙哥马利将军劝告邱吉尔说:“如能不饮酒吸烟,你将成为100%的健康人。”邱吉尔却风趣地回答说:“我虽嗜酒嗜烟,但200%健康。”结果邱吉尔比不嗜烟酒的蒙哥马利还长寿2年。  相似文献   

8.
『撤切尔主义』振兴了经济,留下了社会问题;梅杰政府为自身政策失误也为前任的问题付出代价。英国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的局面,终于在5月1日的大选中结束。在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的时候,回顾一下保守党从上台到下台的历程,是很有意思的。从“巴茨克尔主义”到“撒切尔主义”二战后的头30余年中,英国两大党不管哪个上台执政,奉行的都是由艾德礼工党政府首先推行的所谓“巴茨克尔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政策。那时的保守党政府尽管对工党的价值观念及其政策方针存有根深蒂固的反感和疑虑,但也不得不面对既成事实,把工党政府搞的这一套接过来,略加修饰变成自己的东西。然  相似文献   

9.
<正>6月8日,英国举行大选。这次选举是今年4月由梅首相宣布提前举行的。特雷莎·梅主张"硬脱欧",其提前举行大选的本意是带领保守党一举取得议会的绝对控制权,从而减少脱欧谈判中受到的国内掣肘,以"搁置争议、共同对外"的方式带领英国成功脱欧。在竞选造势过程中,梅要求民众在支持"硬脱欧"的保守党和支持"软脱欧"的工党之间进行选择,因此6月8日的大选也被视为"决定英国如何脱欧的一天"。  相似文献   

10.
微弱的多数,不稳的地位英国大选已于10月15日举行。工党以四个议席的微弱多数上台。10月16日,英女王任命工党领袖威尔逊为新政府首相。这是英国战后的第六届大选。在竞选运动期间和选举日里,工党和保守党的一千七百多名候选人进行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混战。最后选举的结果是:在下议院六百三十个议席中,工党获得三百一十七席,保守党三百零四席,自由党九席。工党所获得的多数,甚至于比上届工党政府在1950年大选中所获得的五个议席的多数还要少,是英国历史上一个执政党所获得的最微弱的多数。本届英国大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英国国际地位迅速衰落,英国经济严重恶化,英国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愈来愈尖锐。由于在外交政策方面唯美国是从以及国内无力摆脱经济上通货膨胀和衰退之间根深蒂固的恶性循环,保守党十三年  相似文献   

11.
湘溪 《世界知识》2013,(4):68-68
“英国人民作决定的时候到了,我们解决英国和欧洲问题的时候到了!”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以这样高调的语言宣布要与欧盟重谈英国“留欧”的条件,承诺如果他所在的保守党在2015年大选中胜出,将积极争取重订英国与欧盟的协议,减少欧盟对英国的约束,谈判完成后将在2017年至2018年问让英国民众公投决定是否接受新协议。对此,除了英国之外的整个欧盟都有一丝冷眼旁观的味道,主流媒体特别是德法两个欧盟“发动机”的主要报纸几乎都用“豪赌”来形容卡首相的决定,第一是赌园内政治,第二才是赌与欧洲关系,两者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赌周内政治,盘算的当然是两年后的大选。保守党在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时代可谓风光一时,但到T90年代却丢掉了政权,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欧洲政策上的失误。自打工党在前苗‘相布莱尔带领下崛起后,保守党一在野就是十多年,直到两年半前卡悔伦在大选中杀人唐宁街十号。不过卡氏上台后英国经济表现欠佳,大幅削减公共预算开支更是弄得怨声载道,最近的民调显示,在野的工党支持率已经领先。自欧债危机以来,向来对欧盟没有多大好感的英国人的“脱欧”情节就更为严重,去年11月《观察家报》网站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英国人货成“脱欧”,而在十年前,这个数字是19%。卡悔伦瞅准机会打“脱欧牌”,并把“脱欧”与大选捆绑,确是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12.
工党政策向保守党靠拢促生新的『共识政治』,反映了英国社会的变化和选民的求变心理。 5月1日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同时,今年的5月1日对英国劳动者来说又别有一番意味,因为这天打着民主社会主义旗号的、属于左翼政治力量的英国工党在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执掌了英国政权;它的领袖、年仅44岁的托尼·布莱尔入主唐宁街10号,成了英国185年来最年轻的首相。而立志要使保守党实现“五连冠”的前任首相约翰·梅杰则在大选后辞去了保守党领袖职务。  相似文献   

13.
李靖堃 《世界知识》2022,(13):44-45
<正>6月6日,英国议会下院的359名保守党议员对首相约翰逊进行了不信任投票。尽管约翰逊涉险过关、得以留任保守党领袖和英国首相,但他接下来的路并不好走。除了需应对内忧外患,约翰逊还面临来自保守党内的“反叛”压力。那么,约翰逊的首相任期会不会像一些评论所说的“时日无多”了呢?  相似文献   

14.
工党志在问鼎,保守党力图坪联。鹿死谁手取决于经济能否迅速回升。英国两大党工党和保守党先后于9月29日和10月8日举行年会。这是在英国大选临近(一般估计在明年春天举行)的背景下召开的年会,因此既反映了两党竞选趋向,又反映出今后一段时间的英国政局动向。工党背水一战,政策右转。工党已经历三次大选失败,饱尝长达12年之久在野的清苦。近一个时  相似文献   

15.
角逐经过三个月前,七月二十八日,英国保守党更换了领袖。原党魁道格拉斯—霍姆下台,由爱德华·希思替代。保守党领袖易人,酝酿已久。一九六三年十月,麦克米伦因内外政策失败而被迫辞去首相和保守党领袖职务时,党内各派争夺首相和党魁位置的斗争十分激烈。实力较强的巴特勒,同受到保守党元老、“星期一俱乐部”等右翼势力支持的黑尔什姆,两人相持不下,结果以霍姆的出任,暂时缓和了一下党内冲突。  相似文献   

16.
从1月30日到2月1日,英國首相艾登同美國总統艾森豪威尔在華盛頓举行了会談,会談后發表了公报和联合宣言。这兩个文件的同时發表,顯然是“苦心”地为了达到如像苏联“真理报”記者所揭出的目的:“如果說公报沒有能够掩飾美英兩國在它們的联系中的一些实际問題上的矛盾,那末,附在公报后面的華盛頓宣言的目的就是要使世界輿論相信这兩个西方國家的政策是一致的。”人們記得,每当帝國主义“实力政策”遭到新的失败,美英兩國在政策上的分歧和矛盾日益尖銳的时候,他們总是要举行会談。过去艾德礼和邱吉尔都曾負着这样的“使命”到華盛頓去过,这  相似文献   

17.
<正>5月5日公布的英国地方议会选举初步结果表明,执政党保守党取得了40多年来的最大胜利。5月4日举行的地方选举共决定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4851个地方议会议席。截至5日晚,保守党赢得近1900席,较上次选举增加约560席;工党拿下约1150席,较上次选举减少380席;而以"脱欧"为目标的英国独立党仅赢得一个席位。一些英国媒体将此次地方选举结果视为下个月英国大选的"风向标"。英国将于6月8日举行大选。多数党派已公布了各自的竞选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英国国内经济困难不断加深,贫富两极化更加严重。今年10月英国大选前,英国《新政治家》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几百万默不作声的人们》的文章。作者的目的是揭露在保守党统治十三年期间,几百万贫困的人民挣扎在最低生活水平之下的情况。作者并对当时可望在大选中获胜执政的工党,寄予期望。工党在竞选时曾提出一些改善工人福利、解决房荒问题等空洞的诺言。10月间工党政府上台后,就适应垄断资本的需要,转嫁经济危机,实行对劳动人民切身利益进一步进攻的经济措施。英国劳动人民的苦难有增无已。作者所表示的一些极有限的、改良主义的期望,悲惨地落了空,成为对英国这个“福利国家”的讽刺。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节译。  相似文献   

19.
五月三日,英国将举行战后第十一次大选,选出新的议会众议院(即下院)。根据一九一一年英国《议会法》的规定,众议院议员任期五年。任期届满时,全部改选。上届议会是一九七四年十月选举产生的,应该到今年十月任期届满。可是,三月二十八日众议院举行了被人称为“英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次表决”,工党内阁失去了议会的“信任”,不能继续执政。英国女王根据首相卡拉汉的建议,解散众议院,宣布提前举行大选。在实行议会制的资产阶级国家里,内阁在重大政策问题上因议会的不信任而倒台,这本来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一次,因为英国工党关于将中央政府对苏格兰和威尔士事务的管辖权实行部分下放的法案遭到失败,苏格兰民族党和保守党先后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表决结果,保守党的不信任案以三百十一票对三百十票通过。就这样,执政党由于一票之差而被反对党击败,这确是少有的。然而,工党内阁的垮台并非偶然。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20.
西欧集团?     
英国某议员说邱吉尔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物;莫济托夫指摘英国为二十世紀的帝国主義。這兩種說法倒是不謀而合。维多利亚時代凑上了二十世紀,邱吉尔配合了帝国主義,世界这纔熱鬧而多事。邱吉尔以在野之身,最近又忙於說話了。對於他,我們不能够因为“在野”就忽略了注意。五月七日,他在威斯特敏斯脱演說;五月九日,又在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