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陈宝珍 《科学通报》1959,4(10):331-331
双(β-氯乙基)胺系一类对肿瘤生长确具显著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它的氨基酸衍生物已获得了广泛的注意。例如对位-双(β-氯乙基)氨基苯丙氨酸(溶肉瘤素)(Ia)及它的多肽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不仅在实驗治疗上得到了証实并已应用于临床。我们曾研究过它的合成法。本文是报导溶肉瘤素的合成改良法及其异构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2.
孙玉善 《科学通报》1975,20(1):41-41
某些1-苄基-3,4-环四次甲基呲唑酮-5与多聚磷酸共热,可发生1-位上C-N键的断裂,生成相应的降解产物和高产率的聚甲苯。该型反应,我们称为裂解-聚合反应;其结果已报于前文。 本工作的目的在于探讨另外的1-芳代烷基-3,4-环四次甲基吡唑酮-5类进行同型反应的可能性,而选择1-(α-苯乙基)-和1-(β-苯乙基)-3,4-环四次甲基吡唑酮-5作为研  相似文献   

3.
吕绳青 《科学通报》1987,32(17):1308-1308
前已报道份菁染料3-乙基-5-[2-(3-乙基-2苯并亚噻唑啉基)亚乙基]罗丹宁(简称BTER)在1.33 Pa真空中快速蒸镀可得光导性能优良的多晶薄膜,还观察到蒸发膜有一个从非晶态向多晶态转变的过程,蒸发膜的光导电流随多晶生长而有规律地增高,说明蒸发膜的光电性能与薄膜的结晶形态有关。近期又生长出α-晶型及β-晶型两种同质异晶BTER单晶。α-单晶属三斜晶系为紫红色针状,β-单晶属单斜晶系为亮绿色片状。  相似文献   

4.
周德和 《科学通报》1984,29(12):759-759
前已报道3-(β-苯乙基)-9β-甲氧基-9α-(间-丙酰氧基苯基)-3-氮杂二环[3,3,1]壬烷(代号P-7548),是一新的强效镇痛剂,其作用强度是吗啡的2000倍(小鼠,ip,热板法)。进一步的药理试验表明,P-7548具有生效快,作用时间长,对呼吸抑制作用弱,安全比(家兔)可达100倍以上的特点。由于药物-受体作用学说的研究进展,镇痛剂是通过与其特异的受体或  相似文献   

5.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7,32(21):1628-1628
最近,我们用~(13)C-核磁共振技术证实了含核酸碱基衍生物的,具有二级酰胺结构的二元醇化合物及其O,O′-双乙酰氧基衍生物,如N-(β,β′-二羟乙基)-2-(尿嘧啶基-1)丙酰胺(HEUPA),N-(β,β′-二羟乙基)-2-(胸腺嘧啶基-1)丙酰胺(HETPA)及其O,O′-双乙酰氧基衍生物,N-(β,β′-双乙酰氧乙基)-2-(尿嘧啶基-1)丙酰胺(AcOHEUPA)及N-(β,β′-双乙酰氧乙基-2-(胸腺嘧啶基-1)丙酰胺(AcOHETPA),由于酰胺基的C-N键的部分双  相似文献   

6.
冯正风 《科学通报》1984,29(3):192-192
2-乙基乙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是一种酸性有机膦萃取剂。本工作利用~(228)Ac示踪剂研究了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对Ac的萃取,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黃耀會 《科学通报》1959,4(13):428-428
作者曾报导了四圜素和脫水四圜素的合成途径。我們拟定的另一合成金霉素及脫水金霉素的途径是从2-氯5-甲氧基苯乙酮(Ⅰ)的Stobbe縮合开始。以所获得的β-乙氧羰基-γ-(2-氯-5-甲氧基-苯基)Δ~(β,γ)戊烯酸(Ⅱ)环化成β-萘甲酸的衍生物后,还原为醛(Ⅲ),再經一次Stobbe或Perkin縮合或其它反应,氢化,环化后可期获得(Ⅳ),然后再构造A环。显然,从(Ⅳ)合成脱二甲胺脱羟脱水金霉素(Ⅴ)不过是一般常規实驗而已。至于合成金霉素本身则可先将(Ⅱ)內酯化,破环后可期获得烷氧基酸(Ⅵ),經上述一系列步驟,最后可期获得金霉素。  相似文献   

8.
张善荣 《科学通报》1993,38(19):1759-1759
乙二醇-双-(α-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是一种Ca~(2+)高选择性螯合剂,结合Ca~(2+)能力比Mg~(2+)强10~6倍,被认为是钙结合蛋白钙结合位的理想配位模型。Ca(EGTA)的晶体结构虽已确定,但其溶液结构仍不清楚。考虑Ca~(2+)离子半径(0.99  相似文献   

9.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8,33(12):909-909
近年来我们报道了具有抗凝血效应的核酸碱基接枝氨基及亚胺基聚氨酯型核酸类似物的合成。从这两类高聚物的结构看,我们将含胸腺嘧啶和尿嘧啶的二元醇结构引进至高聚物上。鉴于这些二元醇单体如N-(1’,3’-双羟基-2’-甲基-2’-丙基)-2-(胸腺嘧啶基-1)丙酰胺(Ia,HMPTPA),N-(1’,3’-双羟基-2’-甲基-2’-丙基)-2-(尿嘧啶基-1)丙酰胺(Ib,HMPUPA),  相似文献   

10.
陈建敏 《科学通报》1992,37(15):1422-1422
肿瘤细胞耐药性是化疗成功的主要障碍。近年来,随着对其形成机制的逐渐揭示,如何逆转和去除肿瘤细胞耐药的分子基础已成为肿瘤化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叫。亚硝脲类药物如嘧啶亚硝脲[1-(4-amino-2-methyl-5-pyrimidinyl)methyl-3-(2-chloroethyl)-3-nitrosourea hydrochloride,ACNU]和双氯乙亚硝脲[1,3-bis-(2-chloroethyl)-1-nitrosourea,BCNU]等  相似文献   

11.
以生长抑制率为指标, 采用改良的MTT法检测新合成的(顺)-3-(氯代亚甲基)-6-甲基-硫色满-4-酮(CMMT)对12株人源肿瘤细胞系(A549, SGC-7901, BGC-823, U937, K562, Hela, MCF-7, HEPG-2, A375, LS174T, HT1080, C4-2B )增殖的影响. CMMT对12种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0.41~6.05 ?g•mL−1之间. 与同浓度的顺铂(CDDP)相比, 其抗肿瘤活性明显占优. CMMT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具有极高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该类药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邓立群 《科学通报》1988,33(13):1038-1038
作为冶金工业中铜(Ⅱ)的萃取剂及其模型物,铜(Ⅱ)的芳香羟肟类络合物的结构 和性能的研究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文献报道的双(2-羟基苯乙酮肟)-铜(Ⅱ)[Cu(C_8H_8NO_2)_2]的晶体结构、ESR谱  相似文献   

13.
曹维孝 《科学通报》1986,31(12):959-959
作者从四苯基卟啉、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与一氯二乙基铝-二氯乙基铝(倍半物)反应制备卟啉-烷基氯化铝,并成功地用它在室温下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 ε-己内酯开环聚合的速度与卟啉-烷基氯化铝  相似文献   

14.
陈庆华 《科学通报》1993,38(1):94-94
由于2(5-H)-呋喃酮的组份广泛地存在于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中,以及被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近年来,有机化学界对Υ-取代基α,β-不饱和丁烯内酯的合成和结构性能的研究给以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我们新近报道了新的手性源5-(1-(?)氧基)-3,4-二氯-2(5-H)-呋喃酮的合成及结构。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手性源1与一系列硫醇类化合物及胺类化合物的反应,结果生成一类新颖不对称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的立体专一性产物,它为新的手性源5-(1-(?)氧基)-4-硫醇基(或氨基(-3-氯-2(5-  相似文献   

15.
某些顺磁性镧系化合物能使有机物分子在溶液中产生很大的核磁谱位移。第一个核磁位移试剂是Hinkley发现的Eu(dpm)_3·2Py加合物。立即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和浓厚的兴趣。1970年Sanders和Willims发现Eu(dpm)_3是更好的核磁位移试剂。目前稀土离子β-二酮螯合物已成为重要的核磁位移试剂。一般研究三配位体螯合的稀土络合物较多,而四个β-二酮与稀土离子络合的化合物研究很少。在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合镧螯合物(TTA)_4LaQH中,La~(3 )呈现高配位数,组分内有4个双齿配位体及一个喹啉分子,因而在空间及  相似文献   

16.
张景龄 《科学通报》1983,28(5):277-277
由于受到原料来源和合成方法的限制,O,O-二烷基-β,β-二烷基乙烯基膦酸酯是目前报道较少的一类膦化合物。Mikolajczyk在不用催化剂的液/液两相体系中,用双(O,O-二乙基膦酸基)甲烷为原料,由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β-一元取代的乙烯基膦酸酯,但所用的羰基化合物仅限于芳香醛。从这类反应的文献报道中,我们看到即使在相转移剂的作用下,在液/液体系中,膦  相似文献   

17.
白春礼 《科学通报》1982,27(15):922-922
3-乙基-5-[2-(3-乙基-2-苯并亚噻唑啉基)亚乙基]罗丹宁是一种有希望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介质材料,但它的吸收谱较窄。Morel将它做成薄膜后,与其溶液相比,可见吸收光谱略有加宽,但尚不能说明分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因此推断即使成固态后,也基本上不是晶格行为。吕绳青等人报道,它的蒸发膜可由非晶态逐渐转变为多晶膜,其光导电流相应增  相似文献   

18.
郭灿城 《科学通报》1993,38(2):125-125
μ-氧代双核金属卟啉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它们能模拟细胞色素p-450在温和条件下催化亚碘酰苯对惰性碳氢键的单充氧化反应,因而对它们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稳定的μ-氧代双铁(III)卟啉和μ-氧代双铬(III)卟啉已被合成,人们一直期望能获得具有类似结构的μ-氧代双锰(III)卟啉。Groves等人在-50℃由TPPMn~(III)Cl与PhlO反应得到了高价双锰卟啉化合物[C1Mn~(IV)TPP(OIPh)]_2O,这类高价双锰卟啉在室温下不稳定,迅速分解为单锰(III)卟啉。关于稳定的μ-氧代双锰(III)卟啉,至今还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9.
凌达仁 《科学通报》1987,32(1):19-19
金属螯合物形成反应的研究受到很大的重视。而氨羧络合剂对相同电荷但半径不一的相似离子的特殊选择性已成为用离子交换法分离该类离子的基础。 最近,我们报道了属于EDTA类的新螯合剂的多组镧系元素的螯合物形成常数。注意到了N、N′间骨架结构的改变,双胺四乙酸对这些离子的螯合能力有明显不同。例如,Gd~(3+)-EEDTA(bis(2-aminoethyl)ether-N,N,N′,N′-tetraacetate,双(2-胺基乙基)醚-N,N,  相似文献   

20.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78,23(8):492-492
本文扼要报道一种新的含砜基双烯类单体双酚-S-双(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丙基)醚(简称Bis S-GMA)的合成及聚合反应的研究结果。 双烯类单体Bis S-GMA(Ⅳ)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起始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的,其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