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婷 《天津科技》2011,38(2):84-85
研究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在植物样品浸提和消解预处理后的回收率。试验中,选用了6种浸提剂: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磷酸和乙酸。消解则选用了比较常用的硝酸-过氧化氢消解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植物样品的预处理中,消解法氟的损失相当明显,直接浸提法避免了这种损失,但不同浸提液的浸提效果也有很大不同,其中硝酸和盐酸是对于植物中氟测定的较为理想的浸提剂。  相似文献   

2.
玉林市植物叶片中氟含量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高氯酸对植物叶片中氟化物含量浸取,以柠檬酸钠-氯化钠-冰醋酸所组成的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PH控制在5.0~60之间,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植物叶片中微量氟,并简述TISAB对测定[F-]的影响文中采用了标准曲线法计算试样中的微量氟,其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并得出化肥厂的芒果树、南瓜藤受到污染,其氟含量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化肥厂属于氟污染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适合喜旱莲子草及其伴生植物接骨草光合色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本文比较了研磨法和浸提法以及两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结果,并比较了两种植物之间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研究表明,研磨法和APL-754N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更适合叶绿素含量的测定,而浸提法和GBC-91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更适合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接骨草叶绿素卜含量显著高于喜旱莲子草,而叶绿素a/b则相反,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在两种植物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微波加热-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茶叶中咖啡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利用微波加热快速抽提茶叶中咖啡碱-紫外分光光度法予以测定,与经典沸水浴浸提法和回流抽提法相比较,测定结果符合,精度水平一致,操作简便,快速,适合于大批量样品分析,经F检验法及t检验法检验,三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浸提的最佳条件是:100ml,75%乙醇在50℃下浸提3h。文章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样品测定黄连中总黄酮的含量,总黄酮含量为5.6911%。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黄连中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常见蔷薇科植物在生长期对大气中氟化物的吸收积累特征,筛选对氟化物抗性较强且易富集的物种,分别于4月、6月、8月和10月,采用酸碱浸提法测定研究区内常见的8种蔷薇科植物体内的氟含量,并根据累积变化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所检测的8种植物中6种植物具有一定的氟富集功能,其中红叶李、桃的氟吸收和累积程度均高于其它物种;这6种植物在其新叶生长期普遍易吸收大气中的氟化物,且在成熟期体内氟含量没有发生显著的降低,适宜在净化大气氟化物的工作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针对叶绿素定量提取植物生理本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文以菠菜和油菜为实验材料,比较了研磨法与浸泡提取法两种方法,以及浸提法中不同浸提液、浸提时间对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磨法耗时虽然最短,但其操作琐碎复杂,容易造成叶绿素流失,结果可重复性差;叶绿素的浸泡提取法中以二甲基亚砜溶液为提取剂,操作简便,提取时间合理,且提取的叶绿素稳定,适合应用于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8.
茶皂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皂素(thea saponins)又名茶皂甙,在山茶科植物中的各个部位均有分布,其中以果实中含量最高。我国山茶科植物品种繁多,其中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最多,分布最广、产量最高,面积最大。油茶副产物——茶枯饼(粕)和茶果壳中含有丰富的茶皂素,是生产茶皂素的极佳原料。然而由于往常所用的一次水溶剂浸提法及有机溶剂浸提法与高分子材料吸附法的成本高、工艺复杂、提  相似文献   

9.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具有简便、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等优点,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适用浓度范围宽,在测定牙膏含氟量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超声辅助浸提法和索氏提取法三种方式提取藏红花废弃物(花瓣及雄蕊)中的挥发油,用GC-MS分离鉴定成分并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水蒸汽蒸馏法、超声辅助浸提法和索氏提取法分别分离鉴定出43、27、21种组分,共有化合物49种,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等。3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有6种相同成分。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组分中含有如芳樟醇、优葛缕酮、柏木脑等独有成分,且藏红花醛含量可达40.31%,索氏提取法挥发油提取率最高,为6.04%。DPPH实验表明,水蒸汽提取物在280 μg/ml时清除率效果表现最佳为44.17%。还原力测定实验及总抗氧化能力实验中,索氏提取物表现出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用气提法来测定H型共沸点的测定流程、测定方法、测定所需仪器及色谱条件的选择,并用此方法测定了甲醇-正己烷,乙晴-正己烷在不同温度下的共沸数据,证明了气提法测共沸点的可行性。此法较传统的气-液平衡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试剂用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过量的氟化钾沉淀剂,使铝与它定量生成铝氟酸钾沉淀。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过量的F~-量,间接计算出试样中铝的舍量。此法简便、快速、干扰少、结果与常规的络合滴定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盐地碱蓬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论述了从65%乙醇浸提法从盐生植物—盐地碱蓬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得到粗黄酮,并经聚酰胺柱层析得精制黄酮。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并通过NBT法对所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表明,盐地碱蓬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的自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DTPA浸提法测定了太钢周边土壤中重金属铜、锰有效态的含量,并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太钢周围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铜、锰的含量及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及酸解醇提法对河南南阳地区不同批次山茱萸药材中的熊果酸进行了提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操作简便,耗时短,无需加热,提取最为完全,可取代中国药典中的索氏提取法.SFE为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方法.不同样本的山茱萸中熊果酸的质量分数为0.143%~0.274%. 熊果酸是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山茱萸中,山茱萸酒蒸品中熊果酸含量高于生品.本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准确,可为评价山茱萸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正交设计对水浸提法、水浸提+超声波法、乙醇浸提法、乙醇浸提+超声波法进行比较,以咖啡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为评判指标,考察时间、温度、乙醇浓度对提取物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成分的含量.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浸提+超声波法,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30 min、温度60℃、乙醇浓度70%,此条件下提取绿原酸的含量最高.影响提取的主次因素为:超声时间温度乙醇浓度.  相似文献   

17.
微波加热快速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微波加微快速抽提茶叶茶多酚分光光度法予以测定,与经典的沸水浴浸提法和回流抽提法相比较,测定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菟丝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浸提的最佳条件是80ml 70%乙醇在70℃下浸提2h.文章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样品测定菟丝子中总黄酮的含量,总黄酮含量为4.375%.乙醇回流提取法实验方法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可靠,最佳条件适合批量生产中该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红树植物叶片叶绿素提取方法比较及其活体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混合液法测定了五种红树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摸索了提取过程中混合液的不同配比和提取的时间。对相同的材料用 Arnon 法和混合液法进行对照测定,结果表明 Arnon 法比混合液法提取红树植物叶片叶绿素效果好.通过 Arnon 法和活体叶绿素仪的平行测定,分别建立了四种红树植物叶片的活体测定值 D 与叶绿素含量(mg/cm~2)的回归方程,由此得出快速测定红树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浸提剂的选择一直是土壤速效磷测定方面研究的重点内容,如何因地制宜地选出一种理想的浸提剂是化学浸提法的关键。本试验就当前国内普遍采用的Olsen法的一些不足,以冀东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作试验材料,进行了一些浸提方法的研究。本着准确、简便、经济、统一的原则,本文最后推荐在冀东进行速效磷测定时以MehlichⅢ法来代替Olsen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