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数字电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数字电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该系统由电量采样、数据处理、动态显示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硬件部分采用AD7755进行模数转换,用AT89S52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用LED动态显示用户信息.用户电量的集中管理与控制由软件系统完成.该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全面、抗干扰能力强,是一种高精度、低功耗、长寿命的新型电表系统.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开发的智能电量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了高精度A/D转换器、自动量程转换技术、自校准技术及电参量算法,还使用了进制数间的转换及数的计算算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开发的智能电量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了高精度A/D转换器、自动量程转换技术、自校准技术及电参量算法,还使用了进制数间的转换及数的计算算法.  相似文献   

4.
农网输配电设备智能在线监控系统以农网线路和配变监测为主要切入点,以实现农网线路、配变、及用户信息在线监测及智能统计分析为目标研究开发。系统硬件采用具有通信功能的线路故障指示器、温度采集器和具有专利技术的无弧有载调压装置,由主站端接收设备动作及自检等运行信息。软件平台有机集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变电站关口电量采集等系统,实现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农网的运行状况,运行技术人员可对线路、配变、用户的运行指标进行针对性分析,有效提高农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黄坤海  张义德 《科技信息》2007,(18):238-239
本文介绍了基于Nios II的CCD图像测温系统的实现方法。具体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包括用ADV7180对CCD图像进行A/D转换,SOPC的自定义用户逻辑的设计,基于Nios IIIDE的系统软件程序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避免现有的居民阶梯电量制定方法存在的建模误差,提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分段电量制定方法。以用电量信息为输入量,应用k-means算法对居民用户进行聚类分析,将聚类结果作为阶梯分段的依据。对不同k值的聚类结果,选用S_Dbw指标分别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综合选择最优聚类方案以得到分段电量。结合实例得到分段电量方案,并与现行方案在各阶梯用户覆盖率、用电量占比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案下阶梯划分更加细致合理,更加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此方法对分段电量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何为非电量的电测技术;非电量电测的关键元器件;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转换过程及单片机检测控制过程,通过实例说明了单片机控制的非电量电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熔滴炉上使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参数(温度、压差及压缩量)测定、绘制关系曲线、打印记录及计算试样性能指标的试验情况;给出了主流程、主要子程序框图和打印(绘图)报告;介绍了该系统用双八位D/A转换完成十六位D/A转换的线路和程序,以及区分滴铁、滴渣报警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主从机结构的无线电量抄表系统。该系统以低功耗MSP430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先进的电能计量芯片CS5460A采集处理电量信息,并通过无线射频模块nRF905实现主机和从机的通信。该系统可以完成自动抄表、远程监控、过载报警、断电重启等功能;实现了对电能检测的自动化控制和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力远程监测系统降低组建与运行成本、提高通信可靠性和系统实时性的需求,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基于CAN增强模式、集公用配电变压器运行参数观测和低压居民用户电量检测为一体的分布式电力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给出了系统构成与测量原理,介绍了由公用电话线、CAN总线、RS-485总线构成的多级信道的信息流程及系统的通信协议,论述了增强模式下集中器中CAN控制器的寄存器分配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主、从集中器识别方法和系统的点名、广播通信的信息帧识别方法.实际运行表明,主集中器可以与各从集中器进行点对点通信,也可对所有从集中器进行全局广播通信,主站可以实时监测公用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和低压居民用户的用电量,系统组建方便,运行成本低,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1.
专网中移动邮件推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目前专网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采用无线推送技术,研究并设计移动邮件推送系统,将专网内信息系统与移动邮件推送业务相结合,使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专网内各部门的最新信息.根据专用网内用户的特点及对移动邮件推送业务需求,建立具有四层结构的系统模型,选择适合的网络协议、业务实现方式等;结合无线网络的结构及企业信息系统特点,详细分析并阐述专网中移动邮件推送系统整体架构设计方案,完成服务器端与移动终端软件设计方案,设计后台数据管理系统.采用J2EE为开发平台,实现专用移动邮件推送系统服务器端的开发,实现企业信息的获取、信息格式转换、信息推送功能;采用J2ME开发模拟终端软件,实现模拟终端接收邮件并显示邮件内容及附件功能;采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实现移动邮件推系统后台数据管理系统.最后,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2.
单片机内部集成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产生PWM波和实现A/D转换,使外围电路更简单;采用TB6612FNG直流电机驱动模块、RT5350无线Wi Fi模块,并分别与单片机组成闭环反馈模式来进行电机控制以及信息传输,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数控直流电流源·采用闭环负反馈原理设计数控电流源的方法,以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键盘设置所需的电流值,可进行步进调节,具有电流取值范围大、使用方便灵活等特点·1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1]数控直流电流源系统主要包括键盘显示电路、主体控制电路、D/A转换电路、采样反馈电路几部分构成,其整体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用户可以通过键盘进行预置数,再经过D/A将预制数转换为电压信号,来控制电流源的输出电流;通过采样电路日采集实际电流输出值,送回单片机,与预置值进行比较并修正输出值,从而构成闭环控制回路·图1系统整体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个以MIC—80微机为主体的数据采集系统。对于非电量的物理量经过传感器转换成电量,这类的模拟信号,其信号的输入范围在0~5伏或-2.5伏~+2.5伏,模拟信号的頻率范围在0~100HZ。本数据采集系统可采集分辨率为八位的八个通道(由用户自选)的数据量,供微机分析处理,从而实现对某物理量的实时控制和测量。为了方便用户,本系统同时用BASIC语言输入数据采集子程序,并用BASlC语言调用这个目的集子程序,应用灵活。  相似文献   

15.
协同标签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标签系统在帮助用户管理标签的同时,也为用户的导航和检索提供了便利.本文在分析了协同标签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建立分类标签树的算法,将混乱的标签进行整理,转换成为有序的、层次的、分类的标签树,使标签提供的信息能被用于检索、导航,使用户更好的协同组织管理和利用网上资源,最后对算法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6.
多通道数据采集卡是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通过放大,再通过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由FPGA芯片采集最终在上位机上显示、处理.该系统的多通道采集卡主要是完成32路模拟通道和32路数字通道信息的采集,对A/D采集系统的模拟通道部分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精度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贾廷伟 《科技信息》2007,(31):255-257
发电厂或变电站用电能量计费系统(也称关口表系统)子站采用的电表处理器多为"瑞士兰吉尔系统",该系统提供两个串行接口,其中一个串口(com1)接MODEM把子站关口电量数据实时传送到省调度中心;而另一个为备用串口(com2),可以供用户当地使用。但是,当前发电厂和变电站关口电量向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上传的功能改造为:com2串口和RJ45连接通过网络传输至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COM1口仍接MODEM做为向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通传输关口电量的备用通道;而电厂或变电站本地却无法按照原来方式实时记录下来关口电量数据,如何适应这一改变要求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作者开发的衣片自动排料系统,阐述如何用LISP书写人工智能系统使用最广的语言,描述2维不规则形状衣片的数据结构;如何用信息框架系统将衣片的非图形信息、图形的几何信息及拓朴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张表内,并扼要推导如何实现对衣片数据结构进行查询修改的函数.该排料系统有助于读者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推广LISP语言,对开发智能CAD系统的用户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岩石颜色描述特点,阐述颜色测量的基本原理、相关色度学内容及石油地质岩石颜色标准。以TCS230颜色传感器为基础,选用C照明体提供标准照明光源,及CY7C68013A为主控芯片的单片机设计控制器系统;采用漫反射积分球为几何观测条件,进行光电积分式测量和光电信号转换获取颜色信息;对RGB色彩空间与孟塞尔颜色系统进行转换后,将色样投影到RGB色彩空间上得到近似均匀划分的mRGB色彩空间;最终得到按照石油地质岩石颜色标准输出的颜色定量测量系统。实现了岩石颜色从定性到半定量分析,精确的颜色描述可以反映主要矿物类型和沉积环境,对野外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种由8031单片微机组成的A/D转换系统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该系统的转换精度、分辨率及满程电压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定,从而克服了单片A/D转换器的不可调性,为各种线路提供了一种相适应的最佳A/D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