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CaS∶Eu2+的性质与合成方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和微波辐射法合成了CaS∶Eu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和荧光光谱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 发现用微波辐射法制得的样品粒度小,粒径分布窄,发光强度高.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射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雪李佳  王仁章 《松辽学刊》2005,26(1):50-51,53
用微波辐射技术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的酯化反应,探索合适的反应条件.实验中,分别从催化剂的用量、微波输出功率、微波辐射时间、投料比四个因素进行实验条件的探索,得出最佳的微波合成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0g,酸醇物质的量的比为:1.0:2.0,微波功率为595W,微波辐射时间为30min,产率84.1%.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射下2,6-二(苯并咪唑-2′)吡啶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PPA作催化剂和溶剂,微波辐射下合成了2,6-二(苯并咪唑-2′)吡啶,与常规方法相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产率与传统合成方法相当.并摸索到了此化合物在微波辐射下合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醋酸锰、硝酸锂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并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合成的材料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600℃下生成了纳米级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平均粒度在30nm左右,其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结晶良好.  相似文献   

5.
纳米尺寸聚合物胶乳及其粒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为50nm-100nm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胶乳,讨论了搅拌速度等其它因素对胶乳粒度及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增加乳化剂量有利于胶乳粒度减小,但超过一个阈值将使粒径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6.
用沉定法和水溶胶法制备得到了Fe_2o_3超微粒,讨论了生成物粒度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用扫描电镜对样品的形貌和粒度进行了测定.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讨论了样品的结晶情况.测量了样品的室温穆斯堡尔谱,对穆斯堡尔谱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固体酸作催化剂,采用微波技术,用氯乙酸和无水乙醇直接合成氯乙酸乙酯.考虑了不同催化剂及最佳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以及辐射时间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无水乙醇和氯乙酸的用量分别为20ml、9.45g,微波辐射时间及功率为40min、700W,催化剂为2mol/L的固体酸,用量为lg,此条件下转化率为72.4%.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丹江流域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在其干支流采集沉积学样品22个。利用MS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粒度实验分析测试,计算粒度分形值,结合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等粒度参数,讨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河流沉积物特征。结果表明:(1)丹江流域河流沉积物沙粒含量最高,粉沙次之,粘粒最少,中值粒径平均值为0.062 mm;(2)粒度分维值介于1.811~2.304之间,lg(W(rx))与lg(x)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875 8,保持了统计自相似性;(3)粒度参数变化范围较大,分维值与偏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硬脂酸对超微CaS:Eu荧光粉的表面包覆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乙醇溶液中溶解脂肪酸和超声波分散的方法研究微米级CaS:Eu荧光粉颗粒表面均匀包覆硬脂酸(SA).用IR与XRD表征了包覆物(硬脂酸)与CaS:Eu颗粒表面的结合情况.采用荧光光谱测试了荧光粉包覆前后的荧光性质和耐候性.用粒度分布表征了荧光粉的粒径变化情况,通过平均粒径推算出最佳包覆厚度是1.67μm.研究表明包覆后的荧光粉的耐候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乙醇溶液中溶解脂肪酸和超声波分散的方法研究微米级CaS∶Eu荧光粉颗粒表面均匀包覆硬脂酸(SA).用IR与XRD表征了包覆物(硬脂酸)与CaS∶Eu颗粒表面的结合情况.采用荧光光谱测试了荧光粉包覆前后的荧光性质和耐候性.用粒度分布表征了荧光粉的粒径变化情况,通过平均粒径推算出最佳包覆厚度是1.67μm.研究表明包覆后的荧光粉的耐候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家用微波炉消解土壤样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常压下应用家用微波炉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及不同消解程序下的消解效果和样品粒度,土质等对消解的影响,建立了常压下微波消解土壤样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铝,以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等手段对不同温度下所得纳米氧化铝进行了表征.以固相萃取为富集方法,ICP-MS为检测手段,考察了不同晶型、不同粒度的纳米氧化铝对Cu2+,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降低,-氧化铝的吸附率大于-氧化...  相似文献   

13.
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晶ZrO2∶Sm3 发光粉体,用X射线衍射谱对材料的粒径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制备条件对样品粒径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用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材料的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合理地归属了各谱项和跃迁.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肉桂酸苄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肉桂酸钠和氯化苄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分别以四丁基溴化铵(TBAB)、四丁基氯化铵(TB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HTAC)、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肉桂酸苄酯,并且讨论了各催化剂的用量、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下2,6-二(苯并咪唑-2'''')吡啶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PPA作催化剂和溶剂,微波辐射下合成了2,6-二(苯并咪唑-2')吡啶,与常规方法相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产率与传统合成方法相当.并摸索到了此化合物在微波辐射下合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一种有效、无害的男性节育法,我们曾研究过微波加温睾丸法,看到了明显的效果,但各受试者的效力不大一致,发现这是由于微波辐射功率分布不均匀所致。因此,必须改进微波辐射器辐射的均匀性,才能提高男性节育的效力。我们是这样探索的:改棒状辐射器为螺旋辐射器,并寻找它的各种适宜参数。先用微波仪器测试,选出驻波比合适(辐射效率较高)的辐射器后,再用液晶热象图检查其功率分布是否均匀,这样,选出了较好的辐射器,提供临床试用。结果得出:螺旋辐射器比棒状辐射器辐射的均匀性有较大的改进,提高了男性节育法的效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的衍射场分布,应用标量衍射理论分析了空间光调制器的傍轴衍射.将复杂孔径视为若干个矩孔的叠加,基于矩孔的菲涅尔衍射可以逐点计算复杂孔径的衍射场.建立了空间光调制器衍射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数值仿真了空间光调制器的衍射,输出了仿真衍射图样,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8.
梯度乳液聚合制备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梯度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引入半连续单体滴加工艺和亲水性功能单体,制备了零VOC乳胶涂料专用的具有较高玻璃化温度(tg)、较低最低成膜温度(MFT)的核/壳结构的纯丙烯酸酯乳液.用差热扫描(DSC)测定了纯丙烯酸酯乳液的tg,用透射电镜(TEM)测定了乳胶粒子形态,用粒度仪测定了乳液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梯度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为典型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9.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分别在400℃和900℃进行热处理,合成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Fe掺杂Ni纳米颗粒,晶粒尺寸范围分别为42.7nm和73.6nm.分别用差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反应过程、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Fe掺杂Ni纳米颗粒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样品具有铁磁性,比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减小,而矫顽力(胁)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柠檬酸盐法制备La(1-x)NdxNiO3前驱体样品.利用热分析仪(DTA—TG)对前驱体进行测试,结合X射线衍射(XRD)对不同温度烧结样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750℃以上烧结得到了单相的La(1-x)NdxNiO3固溶体材料(0≤x≤0.25),随着Nd掺杂比例x值的增大,材料的晶格发生变化,a轴收缩,c轴伸长,晶格畸变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