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梁萍 《科技信息》2010,(35):I0233-I0234
语法隐喻理论由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首先提出。他认为,隐喻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说话人通过语法隐喻,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满足特定的交际意图。本文根据语法隐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语法隐喻理论,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的语义表达功能以及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熊梅芳 《科技信息》2010,(32):I0164-I0165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隐喻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部分。本文介绍了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探讨了人际语法隐喻在委婉语中的作用。从而揭示了人际语法隐喻是使用委婉语的一种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3.
援用顺应理论阐释日语会话中"创造相似性隐喻"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受阻的原因,发现此类隐喻语用失误的产生是由于说话人忽视语言使用与交际对象、物理世界和听话人语境动态顺应所造成的。因此,说话人在选择隐喻这一语用策略时必须考虑到双方认知语境的相互关联性,以避免此类隐喻语用失误现象的出现,使得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隐喻研究中主流的概念隐喻理论重静态概念、轻动态交际,在批评概念隐喻理论基础上新出现的刻意性隐喻理论虽然强调交际因素,但尚未提出一个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隐喻阐述模式.在语用学的顺应论框架下,以刻意性隐喻为研究对象,引入认知隐喻学最新的意义焦点理论,结合认知、语境和社交因素可以有效揭示隐喻交际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刻意性,有望为解释动态交际中的隐喻生成和理解提供一个相对综合的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5.
宋瑞婷 《科技信息》2009,(19):176-177
韩礼德认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际语法隐喻,它由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构成。在语篇的构建与分析中,它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语法隐喻有助于我们理解说话者的深层涵义。本文通过分类分析人际语法隐喻及在语篇中的作用。探讨了它们的使用的作用及交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政治辩论这一特定的文体,以二零零四年布什和克里的第一场总统辩论赛文本为语料,尝试着把语气隐喻作为一种视角,旨在分析政治辩论语篇中语气隐喻的言语功能。试图说明语气隐喻不仅是政治辩论的一种语言特色,而且对实现辩论的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加深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理解和感悟,更有效地提高他们对目标语的运用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的隐喻观和隐喻的认知观确立了隐喻在语言和思维中的中心地位.隐喻的认知功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隐喻能力不仅仅是识别、理解和运用既得隐喻,而是应当注重习得蕴藏在语言符号之下的隐喻性认知机制并在言语交际中创造性地运用隐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将是改进外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谢芳  赵霞  黄燕 《科技信息》2010,(30):I0027-I0027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对隐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差异。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并使用隐喻必然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失误的产生。本文从隐喻的相关理论出发,对中英文中的隐喻进行了比较,指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培养隐喻能力才能避免或减少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人类认知和体验世界的基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表达的往往不是其字面含义,理解时需要进行认知推理,在推导过程中,文化因素影响隐喻喻义的理解。文化具有共性和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共性使交际双方往往能推导出相对正确的言外之意。但同时,每种文化对一定事物都有其特定的隐喻内涵,如来自不同的文化的个体不熟悉这种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了解隐喻概念的异同将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应慧 《科技信息》2006,(4):126-127
语法隐喻这一术语最早是由Halliday在<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从社会角度诠释语言与意义>一书中提及的.<功能语法导论>(An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Hallidy,1985)为语法隐喻创建了理论框架,对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现象进行了归类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立场出发构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体系.本文试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来解释翻译中的一些现象,并重点探讨英译汉中概念隐喻的应用.在翻译过程中,不难发现源语语法隐喻在目标语中的实现形式是不同的,本文将分析解释英译汉过程中,英语中的概念隐喻中的隐喻式翻译成汉语时不同的处理方式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释了Lakoff&Johnson和Searle的隐喻理论,彰显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同时揭示了两者之间有暗合之处。Lakoff实际上部分继承了Searle的隐喻理论并作出进一步的理论推断,同时Lakoff的隐喻的认知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而且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是人类思维推理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是当前解释隐喻工作机制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结合韩愈《晚春》诗中的意境,对隐喻的认知运作机制进行阐释,能够更深刻地认识隐喻语言即时在线意义建构过程,也证明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诗歌具有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3.
亨利&#183;詹姆斯的《贵妇画像》是美国文学中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现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出发点,选取作品中典型语料,对蕴含其中的隐喻语言及隐喻现象进行解析,进而对以容器隐喻为纲、路径隐喻为线的概念隐喻框架展开研究,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人物命运的把握,并从认知层面上拓展对该小说的研究范围,为读者提供另一种解读小说的方法,提高对小说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更为全面地解读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主要探讨了施喻者在隐喻构建中的主体作用,强调人是隐喻的使用者,也是意义的构建者。探究隐喻及其意义的形成以及异隐喻性的客观存在,并对古希腊中各种哲学传统的隐喻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5.
在隐喻认知的基础上探讨语境在隐喻意义的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隐喻意义的构成不能仅停留在词汇层面上,而应该通过语境来理解隐喻意义并且不同语境会造成对隐喻的不同理解。最后归纳语境是隐喻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隐喻当中词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结合大量的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对比分析了空间维度词"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深"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时间域、颜色域、社会地位域和程度域。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证方法对大学生时间隐喻表征问卷的数据进行内容分析和因子分析,对这一青年群体的时间认知概念结构进行深入梳理,归纳得出3个大类,并获得了6个因子,发现了另一个空间元素"位移方式"在时间表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时间隐喻中"积极"和"消极"的两分对立,推动了基于调查量表的时间隐喻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类白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在汉语人体成语中,含有“头”字的成语占成语总数的十分之一。与“头”搭配最多的器官或部位是“脑”,其次是“足”和“脸”。按照单字隐喻、合成词隐喻及多部位搭配隐喻三种方式对成语中“头”的隐喻义进行归纳,发现“头”在成语中具有一定的转喻原则。  相似文献   

19.
色彩美是文学语言审美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词具有模糊性、主观性、变异性的语义特征和文化性、情境性隐喻象征功能。在文学创作中,充分利用色彩词的语义特征和隐喻象征功能,可以描摹出色彩鲜明的客体对象,渲染人物独特的主观情感,凸显写作主体的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20.
马玉夏 《科技信息》2010,(25):I0243-I0244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自韩礼德,但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讨论主要限于概念和人际两方面,对语篇语法隐喻持保留的态度。本文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分析梳理语篇隐喻理论,聚焦英语主位同等结构等五种常见的语篇隐喻体现形式。研究发现,语篇隐喻存在的事实性和理据性足以使其和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共同成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