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口译员自身看影响口译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译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与译员的素质密切相关。本文从译员自身出发,着重探讨了影响口译质量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巴赫金对话理论中"超视"的观点对口译和译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译员对话语和自身的"超视",以及他人对译员的"超视"。运用对话理论分析口译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口译工作和译员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口译是一种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体现着译员的主体作用,映射其独特人格、价值取向等主体性因素。本文试从语言风格、口译策略选择及情景语境三个方面,探究译员主体性的表现,以提高对译员主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李琼 《甘肃科技》2010,26(22):196-198,195
由于口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对于从事口译工作的译员而言,就要求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口译技能。通过对口译译员能力的分析,就口译教学提出针对训练的建议,以培养出合格的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5.
口译的特点及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口译的定义、特点及标准进行了简要论述,同时对口译译员素质的培养进行了相关陈述。  相似文献   

6.
口译与笔译不同,既有很强的现场性又要求译员具有相当的心理素质和现场表达能力.口译与口译教学又各有其特点,因此,教师应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通过营造口译氛围并辅之以正确的评估手段,帮助学生完成向一个合格译员转变的心理准备过程.  相似文献   

7.
邢星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9):70-71,96
作为一种中介的言语交际活动的口译具有即时性和现场性的特点,口译记忆对口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口译学习和口译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口译记忆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一种结合,是译员将刚刚接收到的信息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中,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部分,使其参与译员的在线记忆运作的工作记忆。本文旨在通过对口译记忆过程的分析,结合口译特点,提出提高口译记忆的策略及操练方法,以帮助口译学习者进行有效练习。  相似文献   

8.
大型记者招待会面对的是国内外各种各样的新闻媒体和听众,由于其官方权威性,对译员的要求很高。译员除了具备语言功底、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面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口译策略。首先探讨了记者招待会口译的特点与要求,进而从理论出发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并通过分析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外交部长杨洁篪答中外记者问的口译现场实例,来验证这些策略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补充性的视觉输入,PowerPoint能够辅助译员的口译工作;然而,多任务的Power-Point口译又可能对译员的临场应变产生干扰。鉴于目前口译研究和教学很少涉及PowerPoint口译,文章结合案例,针对PowerPoint在口译中的干扰和辅助作用,对译员事前准备及现场应变策略作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记忆不仅在口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笔译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忆是笔译译员使用译入语进行笔译表达的基础。在笔译过程中,笔译译员与口译译员一样是将记忆中的内容用译入语表述出来。为了突出口译中记忆的特殊性,研究者们将口译记忆定义为口译工作记忆;同样,为了突出笔译中记忆的重要性,笔译中的记忆则可以定义为笔译工作记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事英语口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外事口译工作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外事英语口译对译员素质的具体要求,并结合作者本人的口译实践详细说明了外事英语口译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认为口译教材的编写应考虑到外事英语口译工作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作为口译训练中重要环节的口译笔记,不仅要借助一些相关的符号或缩写,更要注重语篇理解的基础训练.为提高口译笔记质量,寻求促进口译培训的有效方法,从词汇衔接方式出发,分别以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五大分类方式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样稿进行说明,指出词汇衔接方式对译员在语篇理解及口译笔记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口译训练中重要环节的口译笔记,不仅要借助一些相关的符号或缩写,更要注重语篇理解的基础训练。为提高口译笔记质量,寻求促进口译培训的有效方法,从词汇衔接方式出发,分别以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五大分类方式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样稿进行说明,指出词汇衔接方式对译员在语篇理解及口译笔记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口译笔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华 《科技信息》2008,(29):175-176
口译员在口译活动中面临着巨大的记忆压力,为了减轻记忆负担,译员都应做口译笔记来弥补记忆的不足。本文从讲述口译的记忆机制和人的记忆限度出发,对口译笔记的必要性,可能性,口译笔记的功能和过程,以及口译笔记的一些原则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郭琳 《科技信息》2011,(20):I0147-I0147
上海世博会为口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本文旨在探讨翻译培训公司如何培养口译人才,让口译人员进行上海世博基本知识的培训以及译员在上海世博会中如何加强与各方合作以提高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口译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口译的过程就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文化空缺和文化干扰增加了口译的难度,对译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员应该充分了解口译的文化功能,适当运用变通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冷场、误解等.  相似文献   

17.
口译是外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一门专业要求很高的职业。在国际交流中,虽然精通两国语言的人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口译工作,但是他们却无法承担正式的口译任务。随着对外经贸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增多,不少译员疲于应付日益增多的任务,而经验总结、自身素养的提高却越来越放在次要的位置,一名专职译员如何做到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呢?  相似文献   

18.
联络口译译员应该正确定位自身在口译活动中的角色,努力做到既能够把握适度的"中立",不"过分参与",又能够适时地通过"客户教育"和"讲者教育",发挥自己在口译进程中的能动性,真正成为口译活动中语言和文化交流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19.
聂楠 《科技信息》2008,(10):256-257
现场外宣口译一旦出现误译往往后果及其严重,分析研究这些不足,对提高口译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语用分析法入手,研究归纳这些不足,并进一步论证导致其产生的心理文化因素,力求以对这些不足做出评析来引发人们对译员心里文化背景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鲁静 《科技信息》2013,(20):189-189,191
本文对罗德里克.琼斯的交替传译基本原则进行概述,指明理解、分析与重述是交替传译活动中的精髓所在,并运用举例法、归纳法等对此一一展开详细论述,得出其可行性与合理性的结论。本文旨在帮助有志于成为专业译员的口译学习者熟悉交替传译活动中的相关规则,理顺彼此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训练,以不断提高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