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秦岭大熊猫主食竹新纪录一种:神农箭竹(Fargesia murielae(Gamble)Yi),该竹种已有的分布记录仅见于湖北神农架地区。本研究发现该竹种还广泛分布于秦岭中段陕西平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安光头山及柞水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等地。特别是平河梁保护区地处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最东部,是秦岭大熊猫平河梁区域种群的分布核心地带,而神农箭竹为该区域较高海拔分布的唯一竹种,可以确定其为该区域大熊猫主食竹。  相似文献   

2.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摄食行为及营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3-11月在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设立观察站,对大熊猫摄食行为及营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喜欢选择一定组的峨热竹以及营养质量最好的竹叶和竹笋,是适应食物基地的一种营养对策。  相似文献   

3.
竹子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来源,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现有缺苞箭竹、糙花箭竹、巴山木竹和青川箭竹等竹种。5/6的缺苞箭竹和1/5的糙花箭竹已开花死亡。实生苗仍处在以3至5年生为主的时期。大熊猫的食物在一个实生苗需7年才能成林而现有成竹有可能开花的阶段。因此,大熊猫仍未摆脱食物危机。  相似文献   

4.
拐棍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秦自生等四川师范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竹子研究汇刊1993,12(1):6~17拐棍竹(Fargesiarobusta)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仅产于我国四川西部中山地带。作者在该竹种分布中心─—卧龙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对拐棍竹的生...  相似文献   

5.
竹叶结构的比较解剖及其对系统分类意义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4种竹子营养叶的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的研究。通过对同一竹种不同个体、同一个体不同部位及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的横切与纵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大多数竹种的同一竹种不同个体、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叶片的结构无明显差异,刚竹属则存在一定的变异,特别是梭形细胞的有无。但同一叶片不同部位其主脉维管束的数目有显著的差异;(2)梭形细胞与胞间隙同时存在于叶片中;(3)横切面上泡状细胞的形态及细胞组的数目在种间及种内均有一定的差异;(4)横切面上叶肉细胞壁的褶皱情况不能完全代表其立体构造;(5)叶的解剖构造在属间无明显的界限。因此,单一地将竹子叶片某个部位的解剖构造的资料应用于竹类植物的系统分类,其价值不大,只有在搞清楚它们结构的变化模式后,对系统分类才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秦岭大熊猫主食竹的分类学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理清秦岭地区大熊猫最集中分布的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陕西周至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的种类和分布区域。方法采用常规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室内标本鉴定、查阅有关标本室的标本及文献资料考证,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学研究。结果这两个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3属、5种,其中巴山木竹Bashaniafargesii和秦岭箭竹Fargesia q inlingensis为该区域内分布面积最大的竹种。结论在这两个保护区内,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主食竹种,龙头竹Fargesia dracocephala和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次之。为进一步研究大熊猫主食竹种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回顾了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的历史 ,对不同山系大熊猫生境选择特点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并在物种水平上对大熊猫生境选择特点进行了归纳 .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查清浙江全省及全国竹子主产区的竹种资源基础上,开发出早竹、白哺鸡竹、黄甜竹等优良笋用竹种,并总结出一整套早出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为农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新路。早竹、白哺鸡竹、黄甜竹等优良笋用竹种具有产量高、笋期长、品味好等特点,适宜在我国南方各省市普遍推广栽种。在大城市郊区、小城镇附近推广优良笋用竹种,采用早出丰产技术与推广一些出笋迟的笋用竹种相结合,可以做到从春节前至5月底都有鲜嫩的竹笋上市,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提高竹类价值,并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一、主要技术内…  相似文献   

9.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觅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食物基地、觅食行为、营养、活动、巢域的利用等问题,提示出它们如何适应那里的环境,采取了哪些相应的觅食和营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是近20年来一个比较活跃的区域,目前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微生境与采食场两个空间尺度上.具有平缓的坡度被广泛认为是大熊猫偏好微生境的特征,而在微生境内对采食场的选择则侧重于具有较多喜食食物的部分,如老笋、新笋等的集中处.大熊猫生境选择的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外来人为干扰可导致大熊猫选择生境的漂移.同域分布的大、小熊猫具有明显不同的生境利用模式,这反映了两种熊猫在生理、生态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而非因种间竞争导致的生态调整之结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大熊猫的种群动力学,提出捕食者-食饵模型,在两个区域中的数学方程不同,得到大熊猫和竹子的两个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对大熊猫的妊娠期为83-181天这种奇特的生理现象,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是大熊猫胚泡延缓着床而产生的,是什么原因引起大熊猫泡延缓着床呢?至今,还涮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来解释它,本文试从物理学能量的角度,提出大熊猫产生胚泡延缓着床的诸多因素之一的精子在输卵管内获能的不同情况的物理理论。  相似文献   

13.
利用收集到的47号现生大熊猫头骨标本与古代化石标本禄丰祖熊猫,小型大熊猫,大熊猫武陵山亚种和大熊猫巴氏亚种进行比较,表明大熊猫的体型变化是由小→大→小,并分析了体型变化的原因,从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方面剖析了大熊猫目前的处境及濒危原因,提出了延缓哀亡进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cView的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大熊猫是全世界濒危的物种,为了给拯救保护大熊猫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笔者基于ArcView3.2a软件,对陕西省第三次大熊猫栖息地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划分了调查区大熊猫栖息地的质量等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基本符合实地大熊猫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5.
根据饲养大熊猫和野生大熊猫咩叫声的记录分析,认为随着大熊猫表达感情强度的不同,咩叫声有长有短,基音区和泛音区频率、强度及颤抖节奏缓急有差异,并伴有唧唧声出现。通过对大熊猫咩叫声的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意义讨论,有助于掌握大熊猫的发情高潮。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个体识别对研究大熊猫的种群数量非常重要,大熊猫面部检测是基于面部图像的大熊猫个体识别方法中的首要关键步骤。针对现有的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VGGNet-16改进网络结构的多尺度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首先,以VGGNet-16网络结构为基础,通过增加残差结构与BN层,降低卷积层通道数,并采用LeakyRelu激活函数等改进,构建一个新的特征提取主干网络。其次,将一个3尺度的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与SPP结构结合用于目标检测。最后,使用深度分离卷积结构替代常规卷积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在测试集上能够达到99.48%的mAP,检测性能优于YOLOv4。  相似文献   

17.
用12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EcoRⅠ,EcoRⅤ,XhoⅠ,PstⅠ,MspⅠ,XbaⅠ,PvuⅡ,HindⅢ,HaeⅢ,SacⅠ,HpaⅡ)对秦岭大熊猫线粒体DNA进行了酶切。测定和分析了每种酶所产生片段的数量和大小,并与四川大熊猫的限制性片段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相同的6种酶的16个酶切位点中有一个不同,表明这两地群体间存在着线粒体DNA的多态性。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大熊猫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冷箭竹(Bashaniafangiana)无性系繁殖竹笋的种群消长规律;建立了冷箭竹活笋数、死笋数、总发笋数的消长预测模型;找出影响冷箭竹种群消长的主要因素;得出当年生活笋数与一年生成竹数对第2年的成活竹笋数有显著影响,二年生与多年生成竹数对第2年的死笋数有显著影响的结论.了解冷箭竹的种群发展和竹种资源数量是预测对大熊猫承载能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圈养大熊猫刻板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时间取样法对成都大雄猫繁育基地的10只圈养大雄猫的刻板行为进行了观察,大熊猫成体和亚成体的刻板行为差异明显,刻板行为的发生频率与性别无关,不同时间段刻板行为发生的频率差异大,结合观察结果,对大熊猫刻板行为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小刻板行为负面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黑熊的觅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结合同域分布的大熊猫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黑熊的食物基地,季节变化、营养成份、活动和巢域的空间格局,以及觅食对策等,从而揭示其比大熊猫具有更广泛的适应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