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对现代汉语中“同义的单双音节词语”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副词“毕竟”在东汉至隋的汉文佛典中主要有表时间和语气两种用法;“毕竟”在演变为副词过程中受到副词“竞”语义的影响和“终竞”等同义聚合句法位置类推机制的共同作用;表语气的“毕竟”是通过表时间的“毕竟”经由语义的重新调整,由命题功能转化为表现功能而来;在同期的本土文献中没有发现“毕竟”的副词用法。  相似文献   

3.
《元代白话碑》同义连用从词性看,既有实词型同义连用,又有虚词型同义连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同义连用的词性与同义连用中构成语素的词性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动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副词=形容词;从音节看,有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甚至出现了六音节的情况;从节奏看,有1+1式、2+1式、1+2式、1+1+2式、2+1+1式、1+1+1式、1+1+4式。从语义看,有本义同引申义连用、本义同假借义连用、引申义同假借义连用、假借义同假借义连用、引申义同引申义连用、连用的一方为通假字、连用的双方为通假字等形式。从句法看,同义连用可以做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从词序来看,有些同义连用组成部分的前后词序可以颠倒,其原因主要与两语素的声调或声母的发音舌位有关。  相似文献   

4.
同义互训是普通话双音词的来源之一。一些异形近义词因自身演变或方言分化而成为异形同义词,从而成为互训的对象。普通话同义互训双音词的来源有二:一是基础方言中原有的近义语素的组合,二是同义的基础方言单音节语素与非基础方言单音节语素的组合。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是形成这一语言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湖南浏阳沙市方言中,“哒”的词性丰富,可以单独作动态助词、语气词、介词,还可以当词缀。单音节的“哒”可作介词,不过,双音节的“A哒”充当介词的情况更常见。“跍哒”一词极具特色,能够作动词、副词、介词,与浏阳客家话中的“跍”相比,“跍哒”语义更丰富。双音节介词“A哒”与“跍哒”中的“哒”均为词缀,二者均属于“哒”缀词。此外,长沙方言也使用“哒”,与浏阳沙市方言的“哒”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基于语料库,对同义时间副词"从来"、"向来"的分布环境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两者在句法特征和句式特点上差别的比较,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语素的教学是现代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关于语素的判定,基本的方法是替换法,教学中应加强替换原则和音节语素化的讲解,对那些不能使用替换法确定的剩余语素不应忽视,宜采用剩余法进行判定,需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看待刺余语素;语素的类型虽可以从各个角度细分,但最重要的是根据语素的组合特征所归纳的类别,应摒弃一些教材分类的弊端,明确这些类别的内涵;语素与音节、汉字的关系,可从汉字与单音节语素和汉字与多音节语素两个角度观察,儿化和合音是特例,应予以介绍.只要加强上述三方面的教学,语素的教学必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动 形”合成词是指由动词性语素(记作“动”)和形容词性语素(记作“形”)组合而成的一种合成词,并且,“动”在前,“形”在后。现代汉语中这种合成饲数量很大,运用广泛、结构关系复杂。本文仅讨论双音节的“动 形”合成词结构类型。 根据“动”和“形”间的语义联系不同,“动 形”合成词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相似文献   

9.
“表极度的程度副词”是程度副词中的最高级状,或称“极性程度副词”.此类词语常被泛用或滥用,比如对“最、绝、极、特”等的不当使用.表极度的程度副词使用中要注意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符合科学研究结论,要有事实论证依据等.  相似文献   

10.
武宁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在用法上各有特点,与普通话的程度副词相比也有多方面的差异。文章在大量方言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三个程度副词在语义、语用、语法结构方面的差别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野”类程度副词,是指表示程度高的一类副词。宁德市蕉城区方言的“野”类程度副词可以分为两组:(1)野、恰、真、尽(“野”组);(2)禚形、若、有够、大(“裸形”组)。这两组程度副词在语义轻重、附加色彩、分布和功能及所适用的句类方面存在差异,各有特点,显示出蕉城区方言程度副词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汉语言研究界就“儿”已基本达成共识,确定了“儿”的词缀语素性质。本文就词缀“儿”的语用功能进行进一步研究,在对大量实际语言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儿”缀主要有:构词、构形、调配音节、区别词义、增加语言情感色彩及语体色彩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副词“终于”由非词的分立句法单位词汇化而来,与它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句子结构是“终于+AP、VP、S”。确定“终于”为副词的形式标志有两个:一是“终于”后面的谓词性成分做句子的谓语;二是除去“终于”后句意不受影响,有的句子甚至出现时间词。“终于”作时间副词始于魏晋时期,成熟于唐宋元明时期,清代又可作语气副词。其词汇化的主要因素是句法位置的变化和隐喻机制。  相似文献   

14.
同义副词辨析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义副词的辨析,是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辨析方法,一般是沿引《词典》上现存的注文加以解说,而注文本身存在着辗转解说、界线不清的现象,因而给同义副词的辨析带来较大困难。例如,《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在“从来”条下说:“……‘向来’也是‘从来’的意思,只是语意比较轻些”,这样的注文就很容易叫人误认为这组同义副词的意思是一样的。我认为,辨析同义副词只有从研究它们在各种语言形式中的具体用法入手,才能揭示其不同的语法意义,达到辨析目的。同义副词在用法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化”缀词中“X”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组或准词组,其语法性质可以是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区别词性成分、数量词性成分甚至副词性成分等。通过实例考察,“化”缀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动词,但不排除为形容词甚至是区别词,而其整体意义与词根“X”的联系也有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认为使感词是指(外界环境)使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产生某种不舒服的主观感觉的具有述宾关系的一类词,其中述语位是动语素,宾语位必须是“人”。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使感词的类型:①“单音节V”+人式和“双音节V”+人式。②单一型“V+人”和双重型“V+人”。③“心理感受动语素+人”和“生理感受动语素+人”。不管哪种类型,使感词都具有以下五个特点:①可受副词修饰。②后面可以接语气词“的咧”,表示某种不舒服的感觉的程度加强,带有夸张的语气。③后面常可以接程度补语“死、l ei44不行”等,表示人的某种不舒服的主观感觉已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④可作谓语。⑤不作定语和补语。  相似文献   

17.
时间副词"偶尔"是由单音节副词"偶"和词尾"尔"构成的附加式双音节副词。副词"偶尔"始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固化成词的用例,在唐宋时期,诗词中偶有出现,但"偶尔"最终大量应用还是在明清时期。汉语词双音节化是副词"偶尔"的词汇化的基本动因,"偶尔"形成早、成熟晚是与副词"偶"、"偶然"之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用定量统计的办法,可以更好地考察语气副词、时间副词的句法分布,尤其是定位与不定位的情况。经考察分析,发现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的位置受到音节、语义、篇章功能、语体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汉以来,范围副词“但、只、仅、才”之间建立了同义联系。辞书和古籍中往往用互训方法释义。然而,从历时纵面考察,这一组同义词的词义和用法是有较大差别的;即使是在共时平面上,也还有着细微不同。注意到这些差别,有助于揭示词汇系统内部联系和词义的发展线索,本文就义位叙述词义的衍变和传承关系,意在既能区别词义又可以显示其源流关系,一、义位“只管、尽管”,含“放心大胆去做某事,不必虑及其他”之意,用于 vp 前。汉时期“第”(弟)常有此义,“但”于南北朝时始有此义,“只”在现代汉语中作为语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词汇中,自古以来就有合音词。如古代汉语词汇中的“诸”为“之乎”的合音词,“叵”为“不可”的合音词。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中也有“您”(你们)、“甭”(不用)等合音词。合音词的特点是,以单音节词的形式,表现双音节词或短语的意义,读音上以原词或短语前一个语素或词音节的声母,跟后一个语素或短语后一个音节的韵母(或某一部分)拼合而成为单音节词,很像传统的“反切”法。因此,合音词语音形式小而词义容量大,是语言交流交际中唯一的一种一个言节两个语素的简练形式,可谓既经济又实用的浓缩语言形式。无疑,合音词是口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