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辞是民族文化在言语表达中的反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是民族文化在言语表达中的反映,表现为修辞要求言语表达符合民族的规范化、艺术化、习俗化、体式化。  相似文献   

2.
杨翠艳 《潍坊学院学报》2006,6(3):151-152,155
非言语表达是语言构成中的重要部分,它的得体运用,可以提高交际效果。鉴于外语教学中重视目的语中的言语表达忽视非言语表达的现状,本文探讨了非言语表达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按语体学理论,服务于科学和艺术领域的语言体式可以划分为科学语体和艺术语体.在学界,人们往往关注它们的交叉性,却反把它们本有的差异性忽略了.这两类语体的差异性表现在思维和言语表达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得体性与有效性作为请求这一交际行为的两个制约因子,论述了请求这一交际行为中,间接言语行为用作一种间接请求策略的不可忽视的交际价值,并探讨了对其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靳开宇 《科技信息》2008,(13):162-163
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三年级开始,儿童要进行系统的书面作文训练,本文主要分析了学龄初期儿童书面作文言语表达上的特点,希望能够为相应的小学生书面语作文教学提出深入的理论思考和教学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6.
修辞是民族文化在言语表达中的反映,表现为修辞要求言语表达符合民族的规范化、艺术化、习俗化、体式化。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以攀枝花学院为例,对目前中文专业学生言语表达差强人意的现状做了详细调查和深入分析,从教学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及具体措施。以期对以工为主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中文专业教学有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8.
口译过程主要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密不可分的.而理解和表达都是在特定的语用场合中发生的,同时也和认知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语用研究中,社会语用观和认知语用观两种观点相互渗透,语用学越来越与认知结合,因为语言产生和理解的语用研究离不开交际活动的认知基础.从语用认知角度的研究,能够对口译中的言语理解和表达进行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就其理论建树和历史地位而言,刘勰和亚里斯多德可以看作中国和西方古代言语风格学各自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对他们在该领域所作的探索加以系统的比较,基本上可反映出中西古代言语风格学的共性和差异,都很重视中和之美、得体性原则、言语的文体风格、言语风格手段等,但所赋予的内涵及观点不尽相同;研究视角和方法有同有异;总体上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0.
人们动态应用固有语码和交际语码表达言语、传达信息。实时采用相承、相离和相对接话策略,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1.
按语体学理论,服务于科学和艺术领域的语言体式可以划分为科学语体和艺术语体。在学界,人们往往关注它们的交叉性,却反把它们本有的差异性忽略了。这两类语体的差异性表现在思维和言语表达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鸡γ-干扰素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方法从peDNA-ChlFN-γ重组质粒中扩增得到鸡γ-干扰素基因.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进能够在大肠杆菌、昆虫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pQE lxisystem载体内,转化大肠杆菌M15菌株.以IPTG诱导表达8xHis-tag 标签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检测方法表明,ChlFN-γ基因片段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3.
修辞效果评价问题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近年修辞学界有一定影响的语境标准有局限性:符合语境的其表达效果未必就好,不符合的未必就不好。修辞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交换过程,能直接制约、影响表达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反转录PCR获得的全长人TPO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MAMneo的Nhel位点,用DEAE-Dextran法将其导入COS-7细胞中.实验表明,所构建的表达质粒在COS-7细胞中有转录水平表达.hTPO在真核系统中的稳定表达正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把日语仅仅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来掌握,而不是在日本文化的意义上去把握的话,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日语。因此,将日本文化导入日语教学,并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进行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16.
邱葆珍 《科技信息》2010,(21):I0348-I0349
言语(说话的总和)作为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交际形式,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言语交际或口语交际不仅维系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同时也进化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能力,与人类科学的诸多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关于言语的定义,浅析言语及言语与多学科的联系,从不同的方面对言语理论极其重要性进行理解,从中获取教益,以提高习得言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曹颖 《科技咨询导报》2011,(25):225-226
非言语交流在人类交流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时候比言语交流有更强大的表达能力。在前人的研究中,非言语交流主要包括三个种类:身体语言、空间语言和言外之意。不同的文化中其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我的论文尝试从三大方面来研究和对比中英非言语交流的特点,主要是姿势、面部表情等日常生活中的非言语符号。非言语交流的仔细分析对于扩大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有着建设性的作用。只有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和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够无障碍的用非言语交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线谱对(LSP)在语音分析和合成中的计算机模拟实验,证明了LSP参数是频域内的参数,可以直接跟踪共振峰,进行基音提取和清/浊音判断;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内插特性和量化特性.利用频谱性质,提出了用双向比较求取LSP参数的方法,能有效地简化求解运算。与PARCOR参数相比,要得到同等音质的语音,用LSP参数可减少25%左右的数码率。  相似文献   

19.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体肝脏cDNA文库筛选到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分子配体的xpl基因,构建pET-28(b)—xp1,pBV220-xp1和pBAD/gⅢA—xp1表达质粒,分别进行IPTG、温度和果糖诱导,表达产物利用小鼠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测定活性。表达分析显示BL21/pET-28(b)—xp1水溶性XPl目的蛋白表达量为最高,活性最大;BL21/pBV220-xp1被短时、低温诱导后可增加表达目的蛋白的水溶性,但稳定性差,表达量和活性均不及BL21/pET-28(b)—xp1高;TOP10/pBAD/gⅢA—xp1不能分泌到细胞质周膜,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细胞内中,并且为无活性表达。  相似文献   

20.
屈原和但丁堪称中西诗人魂,他们都具有先知诗人的品格,且经历了大致相似的人生磨难,其作品共为中西文化精神之丰碑。作为人类在困境中苦闷灵魂的象征性表达,但丁叙述了一个灵魂因理性和信仰而获救的喜剧故事,而屈原之魂,却因信仰的阙如,在痛苦的挣扎之中终因寻求无着而至沉沦,从而铸就了一个千古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