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影响玄武岩纤维抗拉强度的因素较多,而原料组成是影响该纤维抗拉强度的根本所在。本文分析了玄武岩原料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重点研究了原料组成对纤维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原料组成主要影响玄武岩熔融过程中熔体的熔融温度、熔体黏度及熔体温度的均匀性,进而影响玄武岩纤维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2.
纤维网是一种可取代防裂焊接金属网的聚丙烯纤维,也是一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增强材料,被称之“混凝土纤维网增强系统”。这是由八十年代初期,美国WebsterEngineeringAssociates和美国最大的化工产品商SyntheticIndustriesInc共同研发的,应用于混凝土增强的聚丙烯纤维-Fibermesh(纤维网)以优良的性能正在80多个国家的公路、桥梁、隧道、机场、民用建筑等混凝土工程中发挥着作用。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在一项《河南省公路运输超载问题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中指出:汽车超载运输在河南省许多地市是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它使许多路面发…  相似文献   

3.
纳米SiO_2表面改性玄武岩纤维的性能研究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玄武岩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把改性纳米SiO_2粒子均匀分散于浸润剂中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涂覆改性.这种方法有效地增加了玄武岩纤维表面粗糙度与亲油性,使玄武岩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相容性明显提高.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18.76%,改性纳米SiO_2粒子在玄武岩纤维及环氧树脂之间起架桥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一、前言以纤维增强为表征的近代塑料复合材料的发展才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如美国从四十年代初开始生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五十年代末,我国也诞生了玻璃钢工业,从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相继开发了碳纤维、芳伦纤维等复合材料并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筑、汽车制造及电学等工业部门。六十年代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将纤维增强塑料管道成功地用于煤矿的输水和输煤。到八十年代初,一些高级复合材料已成功地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如美国全部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制成一架八座商用飞机里尔  相似文献   

5.
SMA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因其良好的路用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高等级沥青路面施工中.玄武岩纤维(BF)和木质素纤维(CF)能够均匀地分散到沥青混合料当中,起到吸附、稳定沥青的效果,同时在骨料之间形成搭桥作用,能够进一步改善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及使用年限.本研究将不同掺配比例的BF及CF两种纤维掺入SMA-13混合料当中并进行相...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目前无石棉摩擦材料的综合性能,尤其是降低材料的热衰退性以及磨损率,通过对摩擦材料原料的分析以及大量的试验研究,研制了一种耐磨型复合纤维,将其应用于无石棉摩擦材料中.通过对添加了耐磨型复合纤维的无石棉摩擦材料的测试,表明该无石棉摩擦材料具有安全、环保、抗热衰退性好、耐磨等独特的性能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石棉摩擦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钢纤维混凝土(SFRC)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短钢纤维而形成的可浇筑、可喷射成型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它克服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极限延伸率小、性脆等缺点,具有优良的抗拉、抗弯、抗剪、阻裂、耐疲劳、高韧性等性能,已在水工、路桥、建筑等工程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纤维是化工产品,它是一种以聚丙烯为原料,以独特工艺制造的高强聚丙烯单丝纤维,可以极为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砂浆)塑性收缩、干缩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纹,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抗冲击和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9.
设计一组素再生混凝土和三组添加不同纤维的再生混凝土试件,通过对试样进行单轴抗压、劈裂抗拉试验分析不同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植物纤维对再生混凝土的增强效果逐渐减弱,直聚丙烯纤维会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曲聚丙烯纤维会减弱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且随龄期增加,再生混凝...  相似文献   

10.
GFRP筋是由连续纤维和树脂组成,根据所用纤维不同分为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筋(简称GFRP),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筋(简称CFRP)和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筋(简称BFRP)等几种。本文通过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生产工艺改进,制备了几种不同缠绕材料的GFRP筋。在此基础上对GFRP筋进行压缩性能测试。通过对试验现象观察和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不同表面缠绕材料对GFRP筋抗压强度的影响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和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缠绕材料对GFRP筋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一、SMA特点及结构性能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它具有“三多一少”的特点,即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少,掺纤维增强剂,材料要求高,可使使用性能全面提高。SMA的组成中,4.75mm以上粗集料占70%以上,混合料中粗集料相互之间的接触面或支撑点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力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发展,也逐渐提高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机场、桥梁等比较重要的土木工程项目。科技的进步使土木工程建筑材料日益丰富,也倾向于选择的建筑材料更加轻便、更耐腐蚀。作为新型建筑材料的纤维增强塑料筋,目前备土木工程界的而普遍关注,因此,加强土木工程中纤维增强塑料筋应用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较深入地分析研究了纤维增强塑料筋及其应用于土木工程项目中的效果,对于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玄武岩粉掺合料碾压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与石灰岩粉掺合料碾压混凝土进行比较.首先,研究玄武岩粉掺量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并与石灰岩粉作对比,在此基础上,对全掺玄武岩粉碾压混凝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掺玄武岩粉水泥胶砂抗压强度与掺石灰岩粉水泥胶砂基本相同,强度随着玄武岩粉掺量增加而降低,当掺量为50%、60%时,强度趋于稳定;(2)水泥凝结时间随着玄武岩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与石灰岩粉比,初凝时间增长,终凝时间缩短;(3)当全掺量为50%和60%时,玄武岩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略高于石灰岩粉混凝土,为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57.0%~73.5%;(4)掺玄武岩粉碾压混凝土抗渗等级、抗冻等级与石灰岩粉碾压混凝土相同,但仅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一半,干缩值略低于石灰岩粉碾压混凝土,远大于粉煤灰碾压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各类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纤维作为一种新兴的水泥基增强材料,由于其在抗裂、防渗、增强、增韧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近些年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综述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各类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结果】当纤维本身有着较高强度和弹模,在掺入水泥基体中后便会有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当纤维本身不具有较高强度及弹模时,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增韧和变形上。【结论】不同种类的纤维以及不同长度、不同掺量的同种纤维都会对水泥基体的力学性能造成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柔模支护是预先制作纤维柔性模板,通过短锚杆和钢筋网固定在巷道周边,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灌入柔性模板中,待混凝土硬化后,在柔性模板外表面喷射混凝土,在巷道周边形成一个锚碹联合支护结构。柔模泵注混凝土支护技术是一种新的实用支护技术,该技术首次将纤维柔性模板应用于地下工程支护领域,但同时在实际施工中,存在材料浪费、施工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型高性能吸附材料-活性炭纤维的性能及其在气体净化、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FCM)和BP神经网络的棉麻纤维识别方法。首先,根据纤维横向和纵向截面形态的不同,提取6个特征参数,然后运用模糊c均值算法将样本聚类成3类,再将聚类后的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训练和预测,最后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将两种算法结合起来用于纤维的识别具有明显优势,是值得推广的纤维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性能测试的对比试验,研究各种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纤维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拓宽混凝土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混凝土因某些基础性能不足已无法满足工程多样性的需要,纤维混凝土(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FRC)已逐渐成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新型建筑材料.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抗裂性、耐久性、抗疲劳性、抗冲击性、拉伸性能等显著提高.FRC在工程上应用的领域范围不断扩大,且获...  相似文献   

20.
以香蕉皮为原料,经过烘干、提取、浓缩后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烘干制得可溶性膳食纤维,比较两种干燥方式对香蕉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持油力、阳离子交换量、胆固醇吸附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在模拟胃、肠条件下对亚硝酸根、铅、镉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样品的持油力和对胆固醇、NO_2~-、重金属Pb~(2+)、Cd~(2+)的去除效果均好于热风烘干;添加量为5g/L时胆固醇具有最大吸附效率;可溶性膳食纤维对NO_2~-的吸附主要集中在胃部;真空冷冻干燥样品的阳离子交换量略小于热风烘干.干燥方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分子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