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金枝乡土小说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年代文坛上,“革命加恋爱”的作品曾经风行一时。当时年仅20余龄的魏金枝却不为所动,他凭恃自己的生活积累,来描写他知之已稔的人物,叙述他乡土味浓的故事。在初登文坛的10多年中,孜孜不倦地创作乡土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标一格的作家,为  相似文献   

2.
张天翼、蒋牧良的家庭出身、个人经历不同,他们的讽刺小说在讽刺对象和手法的选取上,也就各有特色,从而导致俩人创作风格的差异:张天翼明快、冷峭、尖刻,而蒋牧良诚挚朴实、诙谐中见尖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撒谎的村庄》《扑克》和《上岭村的谋杀》新乡土小说三部曲的解读,从乡土、乡情和乡思三个层面,对凡一平的乡村文化心理进行阐释。认为《上岭村的谋杀》实现凡一平小说创作的自我超越,堪称近年中国文坛的一部力作。因为它的出现,新乡土小说获得了有力的支撑。新乡土小说,不仅要唤起人们对乡土的体认,而且要接通人们与乡土的血脉,还必须抵达对今日乡村现实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聂绀弩是20世纪30年代初走上文坛的左翼作家之一。作为文坛“新人”,他承续鲁迅开创的现代乡土小说传统,在左翼文学支配文坛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新的历史开拓。他保持乡土文学写实的优长,舍弃了左翼文学形成之初“革命的浪漫蒂克”方式和“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以革命现实主义的笔触对大众题材和抗战题材进行深入发掘,是“普罗”文学成熟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5.
谭文峰是正在崛起的乡土作家,他与何申等人一起推动了乡土文学在新形势下的新拓展。本文从分析作品入手,评价谭文峰小说的现实精神及在当代文坛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群玉诗多抒写其怀才不遇的悲愤,其写景诸作,展示秀丽多姿的江南风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善于从日常举目可见的景物中,捕捉富于诗意的素材,借助想象和移情,塑造出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语言自然清纯而又精练含蓄,风格幽秀清远;是最早而有成就的湘藉诗人,在古代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7.
谢光才是目前渝东颇具实力的中年作家,他的小说有较浓郁的渝东小城镇的地方文化特色,语言幽默,乡土化,在小说技巧上作了多方面的探索,风格繁富,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8.
杨家埠木板年画是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取材贴近农村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本文探讨了其历史发展渊源、主要艺术特色、传播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施光南抒情歌曲具有独唱性、浓郁的民族风格、独特的创作手法、旋律优美流畅、颇具抒情性等特点,从其创作方面进行分析,他的音乐创作的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他后天的社会生活经历与个人勤奋不懈的进取努力,而又高于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10.
曾菡召 《科技信息》2010,(13):234-234
《哦,香雪》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代表作,曾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作品以香雪为主要人物,以香雪生活的山村台儿沟为主要地点,以火车在台儿沟停留的一分钟展开描写.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群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以香雪为代表的少女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1.
陈奂生系列小说轨迹勘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尽坎坷之路的高晓声,在他重返文坛之后,首先奉献给读者的作品,就是一组有着浓郁乡村气息和鲜明时代感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由《“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和《陈奂生包产》等四个短篇组合而成的系列化小说,或堪称为高晓声近十年小说创作的“拳头产品”。文学创作需要有坚实的生活根底,也需要有突发性的灵感火花,而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的重要作家,却与以诗歌见长的“新月派”有着微妙的关系。一方面,“新月派”对他步入文坛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大量发表于“新月派”创办的杂志上;另一方面,他又对所谓的“新月派绅士”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在他的都市题材作品中,表现出了对城市资产阶级生活的讽刺。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苏童的小说是以其浓郁的江南情调和唯美派的叙事风格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领尽风骚。无疑,塑造一个又一个或美或五又美又五的女性形象尤其是苏童的拿手好戏,颂莲、、小算、秋仪、朱委……这一红粉系列,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然而他们作为妻、作为妾、作为女性,身上就永远烙印上其深深的性别特征:美丽、聪明、善良、丑陋,愚蠢、软弱、庸俗、尖刻、依附……单看《妇女生活》这个题目,我们就知道这位如同生活在“女儿园”里的苏童又在他女性文学的画廊里增添了精彩动人的几幅画卷。一《妇女生活》是由三个故事组织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作家所创作的乡土小说代表了当时文坛的最高成就,学界多有评价,但见仁见智.从乡土作家的题材的选择、描写的着力点入手,分析乡风民俗背后的集体无意识,进而探究民族悲剧心理的集体无意识之根源,揭示出作家对国民劣根性批判的深刻内涵,不失为对20年代乡土小说的一种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时期始,许多诗人都纠结在文学与政治如何平衡的冒险中,并因此形成了一种充满博弈色彩的文学特色,最终影响了创作所可能达到的高度。本文以苏金伞的诗歌创作为例,通过对他早期在乡土精神展开抒情与描绘时总是不自觉地掺入革命话语,在文艺为政治服务要求写作一体化时又力图呈现生活与情感的真实,在晚期重获写作自由时却不再介入现实等现象的分析,察看一个诗人在文学与政治的不平衡中找寻新的艺术支点时诸种微妙且具有冲突性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其文学成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乡土书写中,陈斌先秉承现代启蒙精神,以自觉的文化意识,观照乡土子民的生活。通过对乡村日常生活的再现及乡民现实境遇的表达,揭示了乡土社会文化传统的复杂、乡民心理深层的厚重积淀及文化心理结构的嬗变,突出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转型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等诸方面,也都有着多样的特点,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本文从心理透视、小说的意境、小说的语言、小说的文体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在沈从文看来,美在生命,艺术创作是求得生命的永生。他的作品影响了当代文坛的一些作家,诸如张承志、水运宪、古华等。研究沈从文的作品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当代文坛上一位独具魅力的作家,王蒙凭着对第二故乡新疆伊犁的深爱,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和对新疆民俗文化的民间书写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画出一幅美仑美奂的“新疆伊犁民间风情画”,使其西部小说呈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格与鲜明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19.
黄言青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3):54-55,60
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达到了世界戏剧艺术的高峰。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文坛上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原因就在于戏剧创作手法的独特性。他的戏剧创作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思想、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及引人入胜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20.
广东著名客家籍作家程贤章的作品在当代中国文坛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他以反映客家的社会历史、表现客家人的的社会生活、弘扬客家文化为己任,在创作上有着独特的理论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