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刘醒龙小说文本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小说的思想意蕴、文本所涵盖的社会历史文化和小说的创作技巧及审美。三个层面的研究既各有特色,又不尽相同。对刘醒龙小说思想意蕴的研究比较广泛、深入,但仍存在误读、论战、过于偏颇等诸多不足;自《圣天门口》推出以来,评论者把关注的目光又更多地投向对其文本所涵盖的历史文化的探究;而关于刘醒龙小说创作技巧和审美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处于弱势地位。对刘醒龙小说研究的态度、方法、视角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翻译应考虑文本的文本层面、所指层面、连贯层面和自然层面等四个方面。英文公文的翻译必须注重翻译过程,在每一层面都做到悉心斟酌,一丝不苟地重塑原文的语言和结构特点,忠实反映原文意图。  相似文献   

3.
刘富丽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0):110-113
文学语言能比普通词语更生动、形象、曲折含蓄并变化多端地反映时代精神,它最富于表现力。因此,通过学习文学语言是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态势的一个重要途径。英美文学课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文学现实层面与审美层面双层同构的特性和文化的两个层面,即公开文化和隐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文学课教师应利用这一特征在教学中于两个层面上观照文化。  相似文献   

4.
以利奇的小说风格理论为观照,对福克纳的短篇小说A Rose for Emily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着重探究译文在词汇层面、语法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等对原作的传译.据此认为,两译文在不同的层面上各有所得,各有所失,可以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审美情趣,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也正是这个原因决定了不同译本共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词则是我国经典文化的载体,也是我们民族传承历史精髓的精美文本.<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借助社会性别理论,结合文本叙述形态与叙述者的性别身份,主要对“霸王别姬“故事中虞姬的身份建构历程进行分析.通过对文本与历史--文化的互文指涉来分析虞姬身份建构及身份自我认同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虞姬的性别身份是特定文化制度下意识形态与话语实践之间共谋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语言学、文艺美学理论,结合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人工智能文学的生成逻辑和存在问题。人工智能写作是一种“为文本而文本”的制造行为,脱离了社会语境和历史文化的蕴藉,创作过程缺乏创造性,生成文本缺乏情感。从文学审美角度看,人工智能技术使类型化文学作品量产成为可能,审美趋同化现象日益明显。合理评价人工智能文学,除了摒弃极端思维,还需以客观理性、开放合作的态度看待科技进步与文学发展的关系,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学创作相融合,为文学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政治解放下的乌托邦性救赎之路:葛兰西文化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兰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代表性人物,其文化哲学对20世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采用社会历史的方法,并结合文本层面的分析,对其文化哲学思想进行思考.指出他在政治性目的诉求下所提出的解放道路,由于缺乏社会现实性而只是一种鸟托邦性的救赎之路.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哲学的任务也将产生一定层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海明  谭荔 《科技信息》2012,(32):42+44-42,44
赣州红色艺术经典文化是在赣南革命历史上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具有中国红色艺术文化的共性,也具有赣南红色艺术文化自身的特点。文化符号学认为文本包括连续性文本与离散性文本,具有信息传递、信息生成与信息记忆功能,且文本的意义是动态变化的,这在赣州红色艺术经典文化英译策略选择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吕志青作为中国当代知名小说家,其小说具有鲜明的风格。他的小说不仅营造了一种从容舒缓、细致绵密的叙述节奏,而且善于创造耐人寻味的寓意结构,从故事的叙述抵达隐喻的高度,从社会历史的层面走向人生哲学的层面,使小说具有了丰富深厚的意蕴。通过对吕志青近几年几部代表作的分析,解读了其文本背后的寓意结构,探讨了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文本中,无论是叙述学的聚焦,还是叙事学家的聚焦,都不是孤立体现的,它们在技能的层面,直接体现为讲述和描述这两个概念。讲述是作者的叙事情境,是作者在文本中的释放,描述则受限于客观情境,是建立在被描述的人物的行为、心理之上的。文学作品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决定讲述和描述的表现方式。笔者之所以将讲述和描述两个概念细化为“主体性讲述”和“限制性描述”,是想将分析的领域限定在客观存在或事实基础上的主体感受,同时针对性地分析在受限的客观情境下,作者的情感表达形式与情感产生的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可能世界叙事学"理论为切入点,从小说的虚构性范畴中的虚构世界的本体论特征、叙事性范畴中的同质离散的叙事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叙事虚拟世界、经验性范畴中的叙事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抵牾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小说《万寿寺》中的可能世界叙事。叙事不仅是我们组织现实生活经验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创造性实践,激励我们改变启蒙仍未完成的"现实世界",为实现多样态与美好的"可能世界"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莫妮卡·弗卢德尼克是认知叙事学的先驱,她的《走向"自然"叙事学》是认知叙事学研究中最早的理论专著,至今该理论仍然颇有影响。"自然"叙事学有两个最重要的理论基石:认知语言学的观念和理论以及阅读程序被认为是叙事构成的基础。弗卢德尼克为认知叙事学的建构及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然而这并不意味她的理论是完美的。  相似文献   

14.
维扬水乡文化滋养着汪曾祺的生命,也奠基了他的文化人格。维扬这片土地长期的政治弱势的积淀,形成了汪曾祺疏离政治、倾心世俗的文化心理。故乡的湖光水色、家庭温情的呵护,陶冶了汪曾祺的性情。他善良平和、自然随性,刻意回避社会矛盾而尽力发掘生活中的爱与美,追求人生与艺术的和谐之美。这种独特的文化人格贯注于他的文学创作,使其作品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文艺审美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我国大学文艺审美教育发展的总体框架是"一根红线,两对关系",并一直行进在人本轨迹上。当下大学生文艺审美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是问题根本,我们应在认识、体系、协同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其进行全盘考虑,使之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化时代借用新叙事学“视窗”概念,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开启文学研究及其意义阐发的多元之窗。借助叙事学、读者反应批评、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和解构论等理论方法,可以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莎士比亚《暴风雨》等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作出新的诠释。当代西方文论丰富多彩的理论话语烛照,能够矫正当前文化研究转向后忽视文学本体的理论偏颇,践行文化语境与文学文本研究辩证互动的文化诗学,提升我们对人类精神结晶——文化与文学的价值判断与审美体悟。  相似文献   

17.
由于语言的、文化的、文学传统的原因。中国古典诗词在人称指示、形象意境、主题情调几个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朦胧美”。英译中国古典诗词重在传达原诗之“意”。诗词的朦胧要求我们在翻译时要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其隐含或潜在的意思。诗词的“达诂”。译者要利用语篇、背景和常识性的知识以及借助“想象”去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后经典叙事学的兴起,广告以其叙述性开始进入叙事学研究范围.电视广告以图像、声音、文字为构成元素,是最简练的电视叙事形态.  相似文献   

19.
学既与政治、道德等社会意识不同,又与知性逻辑、科学认知功能相异,学是价值的社会意识,能寄托人的精神理想。当下既需突显价值关系方面的质的规定性,坚持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也不妨填补式微的宗教的心灵之乡的“空白”,不妨成为一种“当代神话”式的象征体。  相似文献   

20.
色彩美是文学语言审美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词具有模糊性、主观性、变异性的语义特征和文化性、情境性隐喻象征功能。在文学创作中,充分利用色彩词的语义特征和隐喻象征功能,可以描摹出色彩鲜明的客体对象,渲染人物独特的主观情感,凸显写作主体的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