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简述了DOS环境下,地下水数值模拟面对的问题,随后以地下水模拟系统GMS4.0为例介绍了图形用户环境下地下水数值模拟专业软件的特点。在图形用户环境下,借助于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地下水数值模拟从模型建立、数据准备到结果输出实现了图形化和可视化,建模过程是面向对象的。这大大有助于人们对地下水数值模拟这一有力分析工具的掌握与应用。同时文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地下水数值模拟专业软件的主流趋势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油藏数值模拟后处理软件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油藏数值模拟新技术的油藏数值模拟后处理软件,从处理一维油藏参数,用简单的油藏开发曲线表示;发展到对二维和三维油藏参数场进行图象分析的实时动态分析系统,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二维图形软件的研究比较成熟。三维图形软件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一些典型软件的功能设计与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3.
油藏数值模拟后处理软件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油藏数值模拟新技术的油藏数值模拟后处理软件,从处理一维油藏参数,用简单的油藏开发曲线表示,发展对二维和三维油藏参数场进行图象分析的实时动态分析系统,应用水平不断,目前,二维图形软件的研究比较成熟,三维图形软件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较说细地介绍了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一些典型软件的功能设计与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该文结合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特点,分析了数值模拟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和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等方面的优势,介绍了国内外地下水数值模拟及相关软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Visual Modflow及其在地下水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Visual MODFLOW是目前最流行并被各国机构认可的三维地下水水流和溶质数值模拟评价的标准可视化专业软件.本文介绍了Visual Modflow可视化三维地下水流动模拟软件的特点、软件构架、设计理论基础及模拟计算过程,探讨了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预测、评价地下水资源环境问题的常用方法,为具体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依据.GMS作为地下水模拟软件中的代表,模拟应用十分广泛.根据云南文山州某水库建设项目水文地质条件,主要运用渗透系数分区及三维渗透张量的方式对含水层各向异性渗透性进行表征,应用GMS进行地下水流场模拟,分析了水库建设对流域内地下水流场的影响,为裂隙岩溶水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秦王川盆地南部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分布过程机理的模拟,借助Arcview GIS和Aqua3D专业地下水水流模拟软件,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勘探资料、抽水试验及地下水水位长观资料,建立了秦王川灌区南部地下水非稳定流的二维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三角形网格剖分技术,求解模型,运用识别后的模型预测了秦王川灌区南部在达到设计水平年条件后,5年内地下水位将平均上升0.98 m,盐渍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采动影响下地下水的流动规律,本文从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在开采过程中应力场和渗流场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采动影响下应力场和地下水流动耦合模型;结合工程实际,采用FLAC3D软件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结果与工程实际基本一致,从而证明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水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参数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局部灵敏度分析和全局灵敏度分析引入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参数灵敏度分析中,并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选取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河床沉积物渗透特性系数及模型输入项的河流水位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参数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水位对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其他参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全局灵敏度分析计算出的参数总灵敏度较小.这说明地下水数值模型比较稳定,可以用于模拟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田中后期开发中数值模拟技术遇到的庞大数据处理与结果输出中的问题,分析了工作站以图形、图像形式处理数模结果存在局限性;同时注意到微机处理图形、图像的优势--微机价格低廉,使用普遍以及微机上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较为丰富等特点,利用SunPCi技术,将微机与工作站的软、硬件环境结合为一个界面,充分发挥了二者各自的优势,从而建立了工作站/微机数模一体化应用平台,对油田开发中利用工作站/微机数模一体化应用平台和利用工作站进行了数值模拟探求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振动叠加的问题,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振动叠加的拍现象和李萨如图形,并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了拍现象和李萨如图形;针对实验中李萨如图形的旋转情况,从理论和数值计算上分析了初相差变化以及信号频率的相对微小差异对图形稳定程度的影响,从而解释其转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自动机运动学/动力学计算,全枪动力不数值分析评估,图形模拟等模块有机地集成,完成分析轻武器主要动力学特性的任务。实现对轻武器系统的“设计-分析评价-再设计”的基本控制策略。该文讨论了轻武器动力学特性数值实验系统集成原理及过程,利用高级语言设计了中文支撑下的菜单显示模式,解决了混合语言事的数据流问题,以“外松内紧”为软件的组织原则,使数值实验系统的综合运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敦煌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可视化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IS与Visual ModFlow软件,对敦煌盆地地下水资源进行现状模拟与未来变化趋势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能力、地图学、计算机数值模拟等技术实现了区域地下水二维和三维的可视化,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措施.不仅可为敦煌盆地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而且将丰富区域水文地质的系统研究工作及地下水资源的信息化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14.
在公路隧道施工时,常由于隧道内涌水量过大造成地下水疏干,基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以穿越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炎汝高速公路八面山隧道为例,在工程地质勘察及施工建设中涌水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模拟隧道开挖过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隧道施工对八面山地下水环境的影...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是北京市主要的供水水源,其安全性对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研究合理的地下水供水方案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在总结分析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现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用国际流行的饱和-非饱和地下水流并行数值模拟软件TOUGH2-MP/EOS9建模的方法,包括离散网络建立、水文地质参数分区与赋值、初始条件、参数率定与模拟拟合等等.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分析了饱和度和补给速度的垂向变化,其结果可为南水北调水入京后北京市地下水补给和压采方案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运用有限差分法,结合研究区域地下水含水介质系统,采用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对地下水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研究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为今后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为相同条件下的其它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较为成熟的三维可视化地下水分析计算软件GMS的Modnow模块建立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数学摸型,分析预测了研究区在现状条件下的地下水运移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研究区的盐碱地治理措施和建议以及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童彦钊  吴平  韩强强 《科技信息》2011,(29):48-48,2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值法越来越成为解决地下水问题的重要方法,数值模拟技术以其方便、灵活和高效的特点受到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的欢迎。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开发了一批数值模拟软件,并不断推广,带来了数值模拟软件的大范围应用。1数值模拟理论的发展数值法常用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边界单元法和有限  相似文献   

18.
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Amber的使用流程,分析了几种图形软件在相应流程中的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图形软件的有机结合,大大简化了对所模拟的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分析,使输入和输出文件都变得更加方便直观.  相似文献   

19.
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Amber的使用流程,分析了几种图形软件在相应流程中的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图形软件的有机结合,大大简化了对所模拟的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分析,使输入和输出文件都变得更加方便直观.  相似文献   

20.
采用FEFLOW数值模拟软件对武汉汉口片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区域模型为二七商务区提供边界条件,从而构建商务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精细化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商务区东面长江抗洪墙一带承压含水层可能出现的最高地下水位为27.5 m,由东向西地下水位呈逐渐降低趋势,在商务区内达到22.0~25.9 m。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抗浮设计提供合理的抗浮设防水位,为准确计算地下水浮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