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我们现在遇到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初级阶段都发生过的"通病",即忽略环境色彩应用的管理和立法.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城市色彩,是关系到国家形象,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的大事.改善和规范环境色彩的应用,消除环境色彩垃圾,尽快建立公共环境色彩管理法律法规,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色彩反映城市的“精神面貌”,反映城市的政治状况、文化素质、经济和技术水平,它关系到城市环境的美化和直接造福市民。什么是城市色彩?城市色彩是人为的,是有建筑群的色彩,以及建筑群之间起连接作用的空间网的色彩,组成了城市环境色彩。具体地说:城市色彩主要由建筑、道路、广场、广告、车辆、人的衣着,以及树木花草(绿化带)等色彩综合丽成。前者都是人工装饰色彩,后者(绿化带)虽属自然色彩,也是人们根据需要安排的,因而,都可看作是人为的,就属管理范畴,要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中外不少名城对色彩的管理是做了规定的。我国封建时代  相似文献   

3.
城市色彩是城市景现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环境感受.只有将城市色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进行系统、科学、统一的设计,才能创造个性突出、生动丰富的人居环境.长株潭城市群的规划建设迫在眉睫,城市色彩的现实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只有充分认识城市色彩在城市形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像重视城市规划一样重视城市色彩,促进形态和色彩的统一和谐;像保护文化遗产一样保持城市色彩特色,以延续其历史文脉;像控制噪声和空气污染一样,协调城市色彩,不断优化人居环境质量,才能展现长沙的"两型社会"的文明水准.  相似文献   

4.
陈兵元 《科技资讯》2009,(27):123-123
城市色彩是城市面貌的最直接反映,中华大地上的建筑一直有着自身独到的色彩特征,城镇也一贯追求着自己的色彩风格。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西方建筑思潮的引入,城市色彩出现了杂乱、无序等问题,而目前国内又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去管理、约束城市色彩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基于这种环境对城市空间色彩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和基础,是宏观社会的缩影,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实体。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起步、发展较晚,存在诸如政策滞后、管理效能低下、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严重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对于我们克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弊端,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邹海鹰 《科技信息》2009,(34):176-176
随着时代的发展,色彩以越来越多的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在城市环境中如何积极引导和控制色彩环境,为城市文化研究、建筑艺术创作、城市设计等工作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成为城市规划工作新的内容之一,本文从色彩的基本作用、影响因素入手,深入探索了城市色彩规划与控制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并以株洲的相关工作为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张姝  刘艺洁聂虹 《科技资讯》2014,(10):221+223-221,223
城市环境是展现城市风貌特色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景观,色彩在城市环境的设计实际上就是色彩设计在城市环境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型研究.在城市环境的设计领域中,色彩的使用对于整体环境效果的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亦将此作为一项特色城市的指导性控制指标.本文指出现今的城市环境中色彩对于人类的积极向上的引导意义,期待能得到广泛共识的城市环境意象.  相似文献   

8.
城市管理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在城市中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使居于其中的人们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从而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美国在城市政府行政管理和城市公共事物管理方面采用的一些具体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是值得北京借鉴和学习的,如处处时时进行科学管理,运用成功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规则清晰、责任明确、注重公众监督,重视管理人员培训和工作绩效考核,注意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色彩是建筑的语言,城市色彩又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的综合体现,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韩曼莉 《科技信息》2007,(28):171-171
当前城市发展迅速,尤其是大城市特有的经济效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发展与繁荣背后,人口、就业、资本的迅速聚集导致交通堵塞,犯罪频繁,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能否协调公共环境中人流趋势,是当前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环境标识导向系统中是城市导向中的重要环节,其色彩设计直接影响到城市导向效率。因此,本文探究色彩在导向系统中的作用与意义,总结归纳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环境治理是各级管理者依据国家和当地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等各种手段,调控人类生产生活行为,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城市环境质量的活动的有关行为的总称。城市环境治理模式是管理城市的方式方法与规制。城市环境治理模式主要包括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市场化治理模式和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等几大类。  相似文献   

12.
相较传统流域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手段,基于3S技术的"数字流域"技术可以获取更多的水环境信息数据,通过RS手段可以获得水色、水温、水面形态等信息,推测有关水文及水质信息,GPS可以用来校正RS获取的空间位置信息。运用GIS对RS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能够模拟流域水环境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为流域水环境治理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同时,近年来生态浮床、河道曝气技术、生态混凝土、阿科蔓复合生态技术、光催化技术等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不同的技术与材料各有不同特点,实际应用范围有限,尚未在流域水环境治理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为抑制城市的无序蔓延现象提出精明增长理念,从它被提出至今,相关的研究逐步深化.本文在精明增长视角下构建指标体系,对中部六省会城市进行对比,通过对各城市建设中土地的利用.城市化发展,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公共交通发展及住房现状等问题的研究,发现各省会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机动车污染防治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康霞  刘颢刚  廖兵 《江西科学》2014,32(6):910-914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排气污染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逐年扩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日益紧迫。对江西省机动车污染防治现状进行了研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机动车排放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加速"黄标车"及老旧机动车的淘汰、提高油品质量,推广清洁燃料,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以及倒逼推进科技研发和推广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逐步形成"车、油、路"为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得到极大丰富。与此同时,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和环境景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传统的城市街区消失在现代的摩天大楼下,城市建筑和景观越来越突出商业色彩。面对这些人造景观,人们突然惊觉周围环境的陌生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因此,现代都市人文景观的建设和都市环境空间的营造,向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围绕环境雕塑与环境空间,探讨环境、人、环境雕塑之间的协调性,正是本文的一个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50个城市为对象,分析了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中各状态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50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中,以环境质量为控制要素的占72%,这一要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相关性R2=0.883 9;城市环境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基础实力、城市竞争力和管理能力等支持系统均有密切关系,这些支持系统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城市环境质量是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7.
王桂起  王凯 《科技信息》2009,(21):384-385
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关系到城乡整体环境的健康。建设生态健康的乡村环境,有利于城乡共同发展。搞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增强农村环保意识;其次要强化政府职能,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再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建立新型农村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18.
浅谈发展生态化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建设的种种失误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各种挑战和危机,“如何调整我们的设计理性”和“发展怎样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才不再让这些问题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阻碍?发展生态化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将是对城市环境建设的解题,也是21世纪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环境恶化及其导致的城市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典型环境问题。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城市土地使用对水环境的影响、关键空间驱动因素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趋向水环境保护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城市化流域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回顾了城市用地布局和水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述评了现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①用地类型结构指数、形态结构指数和数量结构指数与水环境效应的定量化关系需要确立;②现状土地政策和规划法规对水环境的潜在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③维持整体健康水环境的城市土地使用生态规划方法还有待深入研究;④小流域单元和规划管理单元的空间相关性,以及补充和修正促进水环境保护的规划控制指标,还有待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为趋向水环境保护的城市土地使用生态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