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溶解氧和外加阴、阳离子对Fe(Ⅲ)/UV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在间歇式光化学反应器中进行了系列对照试验,用一级动力方程拟合得到了各种条件下罗丹明B的降解速率常数k.结果表明,溶液中氧含量增加能加速罗丹明B的Fe(Ⅲ)/UV催化降解,k提高程度与溶液pH值有关;阴离子草酸根、柠檬酸根、硝酸根能促进罗丹明B的Fe(Ⅲ)/UV催化降解,最佳草酸根和柠檬酸根用量分别为Fe(Ⅲ)物质量浓度的3和4倍,HCO3^-、Cl^-、腐植酸会不同程度地抑制罗丹明B的Fe(Ⅲ)/UV催化降解;阳离子钾、钠、钙、镁均可促进罗丹明B的Fe(Ⅲ)/UV催化降解,但它们对降解速率的提高程度各不相同,并与其溶液的质量浓度有关.上述结果提示Fe(Ⅲ)/UV用于处理含罗丹明B的实际废水时应注意水中其他共存离子对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光助Fenton体系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几种不同的氧化体系对水溶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进行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降解效率依次为:UV/FentonUV/H2O2无光Fenton>UV/Fe2+UV>H2O2;紫外光与Fenton体系之间存在协同效应;UV/Fenton体系是高效的降解体系;pH值、H2O2浓度、Fe2+浓度是光化学降解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活性染料X3B在酸性的均相杂多酸(pH1.0)和中性的固体杂多酸盐水溶液(pH6.5)中的紫外光催化降解行为.在均相溶液中,主要考察了磷钨酸浓度对降解X3B的影响,并探讨了X3B的降解机理;在固体磷钨酸钾水溶液的光催化中,考察了电子清除剂H2O2对X3B降解的影响,发现电子清除剂的加入能加快X3B的降解.结果显示:杂多酸(盐)在光催化处理水中有毒污染物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纤维毡(ACF)为阴极,通过电芬顿反应降解艳红染料X3B,考察了X3B降解反应动力学和初始催化剂的离子形态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了反应过程中电极表面和溶液中Fe2+/Fe3+的含量.结果表明:X3B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机理,初始催化剂离子形态对降解效果影响不显著,ACF表面和溶液中Fe2+/Fe3+的转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5.
采用UV/Fenton试剂降解SDB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在初始p H为3.0,Fe2+浓度为0.033 mol·L-1,H2O2分2次投加,总投加浓度为0.89 mol·L-1时,室温下紫外辐射反应30min,SDBS降解率可达89.01%.将UV、Fenton、UV/Fenton 3种体系处理SDBS废水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UV对Fe2+催化H2O2氧化降解有机废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Fe掺杂浓度的Fe-In_2O_3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元素能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分析了样品的形貌与微观结构,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测试了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Fe掺杂量的增加,In_2O_3晶粒的形貌由短纤维构成的不规则厚片状向纤细的薄片状变化,最终呈现花朵状.表面形貌的改变使样品的吸附性增强,并导致OH键(H_2O)的振动加强,样品形成了新的化学键Fe—O—In,使晶体衍射峰的峰位发生偏移.Fe掺杂也抑制了In_2O_3晶粒的长大,同时随Fe含量的增加,In_2O_3的光吸收范围逐渐向可见光方向移动.最终发现Fe掺杂可以明显提高In_2O_3的光催化性能,在紫外光照射下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96%.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证明空穴和超氧自由基是光催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7.
UV/O3处理有机溶剂中4,4'-二溴联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光(UV)、O3和UV/ O3方法降解4,4'-二溴联苯(4,4'-DBB),考察了溶液pH、4,4'-DBB初始质量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降解机理,并采用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4'-DBB的主要降解产物为4-溴联苯和联苯;3种方法对4,4'-DBB都可以达到一定的去除效果,UV/ O3降解效果最好,0.5g/L 4,4'-DBB溶液UV/ O3作用8 h后4,4'-DBB的去除率达到91.3%.动力学分析表明,4,4'-DBB在正己烷中的光化学反应为准一级反应,是一个逐步脱溴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8.
Fe3+-TiO2/SiO2催化剂对气相中甲苯光催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掺杂一定Fe3 之后,催化剂的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Fe3 掺杂浓度X(Fe3 /Ti4 )=0.3%时光催化降解甲苯效率最高,有水气存在的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有所提高.对于浓度为0.04mg/l左右的反应体系,甲苯的动力学方程式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9.
系统考察了Fe3O4/rGO复合材料催化臭氧和过硫酸盐降解磺胺嘧啶的效能与机制.研究发现两种高级氧化体系中GO与Fe3O4质量占比为15%的催化剂(Fe3O4/rGO15wt%)对SDZ的降解效率最佳,并观察到Fe3O4和GO之间在对O3和PS催化中的协同作用.同时,研究了水环境共存阴离子(Cl-,SO42-和NO3-)对SDZ降解效果的影响.通过淬灭实验明确了该催化剂在O3体系中SDZ降解中的活性氧化物种,既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和单线态氧(1O2).在PS体系中,活性氧化物种为硫酸根自由基(SO4·-)和1O2.通过实际水环境的模拟实验和稳定性实验发现,与PS体系相比,该催化剂在O3体系对含SDZ的水体表现出较强的降解效能与更稳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新型催化剂S2O28-/CaO.Fe2O3粉体。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助催化剂H2O2的用量、催化剂的投加量以及不同光源对罗丹明B溶液催化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S2O28-/CaO.Fe2O3粉体为固体超强酸,粒径处于纳米数量级,且其在紫外光区556 nm处有个紫外特征峰。在浸渍液(NH4)2S2O8浓度为0.5 mol/L、S2O28-/CaO.Fe2O3投加量为0.03g/25 mL、H2O2用量为1.00 mL/25 mL下,对浓度为0.6 g/L的罗丹明B溶液在自然光下静置1 h,其降解率可达99.2%。同时还初步探讨了催化降解过程中物理现象与化学性质分析、酸中心的形成机理及催化剂失活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然水体中引起广泛关注的环境雌激素问题,采用低压汞灯激活过硫酸钠(PS)方法构建UV/PS复合体系,降解水中残留的典型环境雌激素17β-雌二醇(E2).实验考察了在UV/PS体系下溶液初始p H值、过硫酸钠的初始浓度、常见阴离子(Cl~-,HCO_3~-,NO_3~-)等环境因素对E2降解的影响,并对反应动力学机理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UV/PS体系降解E2遵循拟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反应最佳p H值为7.0;增加过硫酸钠投量,可促进E2的降解;环境阴离子可促进E2的降解;体系中降解E2的主要自由基为·SO-4.研究为UV/PS高级氧化体系降解环境雌激素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活性染料活性艳兰K-3R在Fe0-H2O/O2,Fe0-H2O/N2,Fe0-H2O3种实验体系中被Fe0还原降解的效果.结果表明:氧气对Fe0活性艳兰K-3R的还原降解有促进作用;Fe0与活性艳兰K-3R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在Fe0-H2O/O2体系中,体系的pH值为碱性,反应时间为10~15 min;增大转速、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以及Fe粉加入量,染料的还原降解效率提高,且Fe粉重复使用3~4次不影响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含氮杂环化合物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不断进入环境中,增加了对生态环境的威胁.考察了UV/H2O2对化工废水中含氮杂环化合物2,6-二氯吡啶(2,6-DCLPY)的降解特征,降解过程中的2,6-DCLPY浓度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对2,6-DCLPY降解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初始2,6-DCLPY浓度、H2O2浓度、pH和共存阴离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6-DCLPY在UV/H2O2体系下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该体系中羟基自由基(·OH)是降解2,6-DCLPY的主要活性物质,UV起协同作用;随着H2O2用量的提高,2,6-DCLPY的降解效率也逐渐提高,当H2O2和2,6-DCLPY的投加摩尔比为37"1,pH为7.2时达到最高降解率77.3%.共存阴离子HCO-3和NO-3因能与·OH直接发生反应,对降解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吡啶环上存在氨基等给电子基团有利于吡啶类污染物的降解,而氯等吸电子基团会抑制吡啶类污染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14.
高级氧化技术中羟基自由基产生的机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综述了羟基自由基(·OH)的特点和反应性质,以及O3/UV,O3/H2O2,H2O2/UV,UV/O3/H2O2,H2O2/Fe2+(Fenton'sreagent),H2O2/Fe2+/UV,电解Fenton法和非均相光催化氧化等各种高级氧化技术(AOP)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以Keggin型铁取代杂多阴离子PW11O39Fe(Ⅲ)(H_2O)4-(PW11Fe)为可见光活性组分构建了一个类光-芬顿体系(PW11Fe/H2O2),并用于模型污染物罗丹明B(Rh 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同时考察了H2O2浓度、PW11Fe浓度、Rh B初始浓度及溶液p H值对Rh B可见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影响,讨论了Rh B光催化降解的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 H=4.5时,由0.6 mmol·L-1PW11Fe和4 mmol·L-1H2O2构成的体系对Rh B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0.01 mmol·L-1的Rh B在250 W金卤灯照射下反应60 min,其降解率达到100%,反应240 min,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约48%。羟基自由基猝灭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实验表明,PW11Fe/H2O2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导致Rh B的快速降解,降解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为(6.2±2)×10-2mmol·L-1·min-1。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具有中空状的氧化铁(Fe2O3)粒子,然后以卤素灯为光源,以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水溶液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了Fe2O3的浓度、DOP的初始浓度、p H值及H2O2浓度等因素对DOP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DOP的光催化降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需添加H2O2时,当Fe2O3粒子添加量为100 mg/L、DOP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及p H值为7时,DOP光催化降解速率最大;降解过程中首先从苯环支链开始降解,之后发生苯环开环,最终矿化为CO2和H2O.  相似文献   

17.
采用UV/Fenton氧化处理难降解腈纶废水,研究了Fe2 和H2O2的投加量、pH值、光照时间、光照强度、有机物的浓度等条件对降解腈纶废水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了UV/Fenton试剂氧化处理腈纶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原水样pH3,Fe2 浓度为10 mmol·L-1,H2O2浓度为20 mmol·L-1,紫外光照强度为l000W(λ=365nm),光照时间为50min,COD降解率最高达62.77%.  相似文献   

18.
UV/Fenton试剂降解染料甲基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UV/Fenton法降解甲基绿溶液,探讨了H2O2浓度、Fe2 浓度以及pH值对甲基绿脱色率与去除率的影响.UV对甲基绿光降解反应的速率起促进作用,H2O2浓度决定甲基绿的去除率,Fe2 浓度是影响降解速率的主导因素,而随pH值降低甲基绿反应速率明显增大.比较了甲基绿在光降解过程中的色度去除率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之间的关系,表明总有机碳去除率滞后于色度去除率.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臭氧微气泡(OMB)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以活性艳红X-3B模拟印染废水,考察了X-3B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臭氧浓度对X-3B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X-3B在酸性条件下,X-3B初始浓度越低,臭氧浓度越大,去除效果越好.当X-3B浓度为50 mg/L,O_3浓度为5.40 mg/L,溶液初始pH值为5时,反应30 min后X-3B的去除率为99.74%.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动力学分析显示X-3B臭氧微气泡氧化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猝灭实验验证了体系反应过程中有·OH和O■的产生,且主要活性物质为O■,为降解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价态铁对硝基苯的厌氧降解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基苯厌氧降解为考察对象,研究了Fe0/Fe2+/Fe3+对硝基苯的降解,并探讨了初始硝基苯质量浓度、pH值及葡萄糖质量浓度等对硝基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基苯厌氧降解主要生成苯胺,显著提高了其生化可降解性;硝基苯在初始pH=6的厌氧污泥体系中可被完全降解,不同初始硝基苯质量浓度对其最终降解率影响不大;在含有不同价态铁、初始pH=6的厌氧污泥体系中,对硝基苯降解起主导作用的是厌氧污泥,Fe0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硝基苯的降解,而Fe2+,Fe3+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尤以Fe3+最为显著;但当反应体系初始pH=9时,Fe2+和葡萄糖的存在则显著促进了硝基苯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