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多功能麦芽糖化仪单片机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EBC法糖化麦芽手工操作的诸多不便,对Ⅰ型糖化仪作了改进,研制了Ⅱ型麦芽糖化仪。该仪器采用MCS-51系列的803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对EBC糖化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并兼有提取酵、恒定水温的功能。控制程序废除了Ⅰ型仪器中所用的、使被调参数振荡的两位控制的方式,采用PID算法对参数进行控制,以保证被调参数的精度。控制程序同时增加了设置温度和时间功能,使0~99.9℃温度、0~999min时间可调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BaFClxBr1-x:Eu2+(x=00,02,04,06,08,10)四元系列氟卤化合物.对于不同的Cl/Br比值样品,研究了其在X射线和紫外线激发下的发光性质;同时研究了在X射线激发下的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发现这种关系随Cl/Br比值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最后,测量了在紫外线激发下,其光致荧光寿命与Cl/Br比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微细NaY分子筛的合成.以工业化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导向剂的老化温度和时间、分子筛的成胶温度、凝胶的老化温度和时间、以及晶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NaY分子筛细化的影响,并经优化合成条件,合成出了SiO2/Al2O3≥55,粒度分布范围小,平均粒径小于300nm的微细NaY分子筛.测定表明差热破坏温度为895℃,BET比表面积、微孔体积及外表面积分别为1050m2/g、04ml/g和155m2/g,所合成的FCC催化剂MA达89,生焦量为48%.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lidocaine)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HCEP)细胞系细胞,利用光镜观察、MTT、荧光染色、DNA电泳、TUNEL、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利多卡因对 HCEP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光镜观察和 MTT检测结果显示,质量浓度 125~1000g/L的利多卡因对 HCEP细胞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O/EB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质量浓度 0625~10000g/L的利多卡因可引起 HCEP细胞的质膜通透性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也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DNA电泳和 TUNEL检测结果显示,利多卡因能引起 HCEP细胞发生 DNA断片化;TEM观察结果显示,利多卡因能引起 HCEP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了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如胞质空泡化、染色质浓缩、线粒体膨胀且嵴的结构紊乱、出现凋亡小体等;AnnexinV/PI染色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利多卡因能引起 HCEP细胞质膜中的磷脂酰丝氨酸(PS)发生外翻变化;ELISA检测结果显示,利多卡因还能引起 HCEP细胞中胱冬肽酶3、8、9、10表达量的增加,表明利多卡因确能引起 HCEP细胞发生细胞凋亡,而不是细胞坏死。由此可见,利多卡因在质量浓度大于 0.625g/L时对 HCEP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其毒性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在眼科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5.
豇豆幼叶多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依次经粗提、φ为35 % ~60% 硫酸铵分步沉淀、φ为70 % 丙酮沉淀、DEAECellulose柱层析、Sepharose Cl4B柱层析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等步骤后首次从豇豆幼叶得到电泳均一的、亚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 000 的多胺氧化酶. 纯化倍数为4733, 产率为131 % . 该酶在01 mol/LPBS(pH70 ~75) 中较为稳定, 冷冻( - 15 ℃) 贮存则可保持20 d 内不失活  相似文献   

6.
使用合成的钡镁猛矿(TODOROKITE),碱硬猛矿(HOLLANDITE)型的MnO2及电解MnO2修饰碳膏电极,报告了它们在+01V~-01V电压范围和01MKCl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Todorokite和holandite的循环伏安图相似,都没有显明的电流峰。而电解MnO2的循环伏安图中,有两个阳极峰(+01V,+05VvsSCE)两个阴极峰(00V,-015VvsSCE)。  相似文献   

7.
对Ⅱ、Ⅲ期乳腺癌69例综合方法疗效对比分析。全组5年生存率536%,Ⅱ期78%,Ⅲ期472%,Ⅱ期各组(S,S+C,S+R,S+R+C)无显著差别;Ⅲ期各组S142%,S+C33%,S+R473%,S+R+C60%(P<005)说明综合治疗方法对生存率有影响,增加放疗对Ⅲ期尤为显著;加放组淋巴区胸壁3年复发率与未加放组比为1∶2(9/50:7/19),其复发平均时间为318∶135(月),说明加放对局部控制效果的肯定。增加化疗(CMF/CAF/CEF)与未加化疗比生存率有改变,前者为595%(22/37),后者为333%(3/9),而除S组外,增加化疗使S+R+C达60%,S+R473%组无显著性差别(025>P>010)。S+(S+C)与(S+R)+(S+R+C)组5年生存率,前者为368%(7/19),后者为60%(30/50)。  相似文献   

8.
提出用码激励线性预测(CELP)实现GSM半速率编码器的一种方案。该方案把中心削波和结构化码本相结合,并推导了加权滤波器响应的公式,使码本搜索的计算量大大降低,存储量显著减少,并获得高质量语音。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本方案编码速率为675kbit/s,合成语音MOS得分为35dB~40dB。该方案可以在一块TMS320C30上实时实现。  相似文献   

9.
以10月龄BALB/C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珍珠口服液对衰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珍珠口服液使脑B型单胺氧化酶比活性下降1899%(P<0001);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1883%(P<0001);心肌脂褐素含量下降2433%(P<001),表明珍珠口服液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小红 《甘肃科技》2000,16(3):61-61
MOTOROLAV998+手机的电源及音频处理模块由一块GCAP(U900)完成,EPROMT和EEPROM由一块U701完成,SYN-MDEM(频率合成及调制节调)由一块MAGIC(U913)完成。逻辑控制CPU是WHITECAP(U700)。1介绍各个电压在逻辑控制下的先后产生过程1.1B+电压当EXT-B+供电时,U900的F10脚输出高电平,Q942的S-D截止,B+由EXT—B+产生。当BATT+供电时,F10脚输出低电平,Q942的S-D导通,B+由BATT+产生。CR940为隔离二极管。1.2V-B0…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与效益的核心是如何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开发与应用的程度。围绕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通过构建适宜个体发展的教研环境,同时建立健全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凝聚力和稳定性的措施及机制,全面促进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以计算机为基础、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机械量测试仪的软硬件结构设计方法,以及它在测量与分析应变、振动等各种机械量时的应用,并讨论了如何进行它的功能拓展。  相似文献   

13.
VB软件在编制测控程序方面应用广泛.本文阐述了串口通信的方法及其在VB中实现通信的途径,讨论了智能仪器的串口通信特点和格式,并在VB环境下编制了一真空计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程序.  相似文献   

14.
铁路养护便携式智能综合测量仪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低功耗89C55型CPU与少量外围芯片、宽温型背光点阵式液晶显示器、高精度传感器结构智能铁道测试仪。其操作方式由液晶汉字提示,测量数据由仪器自动检测纪录,故障自动提示并声音报警。作为铁轨直线段和小曲率半径线段的综合测量仪器,可测量两条轨道的内侧宽度、两条轨道的高度差和测量记录点的定点距离。经过大量现场测量试验,其全部性能基本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主要回顾了仪器的发展历程,讲述了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化仪器概念,重点探讨了它的网络结构和开发软件技术,最后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网络化仪器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以图形编程语言为基础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这套系统称之为LabVIEW,是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开发的虚拟仪器系统,它在科研,工程,教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较最后给出了LabVIEW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作为CAI的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本文详细地介绍了PCM信令仪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该仪表能较好地监视通信系统的运行状态,对及时排除系统故障,作好系统维护,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气动测量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新型气动量仪,它不仅能用于测量尺寸误差、形状误差,而且还可以测量相互位置误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少数民族医学现在研究的快速发展,及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不断提高,两者的结合应用在少数民族医学向社会应用型转变的各个环节均起着关键作用.现代仪器在少数民族药的含量测定、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药理学、药效学、毒理学等方面均有很好的作用.本文就这些仪器在少数民族医药研发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学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模块化虚拟液压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压系统的仿真,一直滞后于机械和电气系统。计算机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模块化构建虚拟液压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用虚拟仪器图形化编程软件,可以构建各液压元件的仿真模型,建立元件耦合模块,用液压元件仿真模型就可以建立虚拟液压系统仿真模型。虚拟仪器能够将真实的设备与虚拟仿真模型连接起来,将设备运行时的参数实时输入仿真模型,实现对系统运行监测和故障预报。采用该技术提高了液压技术水平,拓展了虚拟仪器的概念,真正实现了虚实结合,将虚拟仪器拓展为虚拟仪器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