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9-9
“现有防洪工程洪水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开发”是以海河流域为背景,以缓解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为主线,依托现有防洪工程体系,围绕“如何有效控制洪水”和“如何合理利用洪水”,着力解决基于预报信息源的水库动态调控洪水资源技术、受强烈人类活动影响的复杂河网区河系闸坝洼淀防洪工程洪水调控技术、现有防洪工程体系联合调度调控洪水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雨洪水资源化技术通过改变以往的治水策略,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方式,增大现有雨洪量的有效蓄存,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论文以天津市北三河系为例,进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通过分析雨洪水发生的季节特性和分布规律,摸清洪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和可利用潜力,提出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原则、前提条件、利用模式以及工程技术选择,并提供合理的调度方案,并以大黄堡蓄滞洪区为典型,重点研究雨洪水资源利用中比较敏感的损失、效益、风险等特征进行评估,丰富了雨洪水资源化利用和洪水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该项目是中荷两国2009年JSTP(Joi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框架下的研究课题之一。项目以中国西北资料缺少、生态脆弱的河西走廊干旱内陆河区为背景,通过空间对地观测及地面水资源监测网络数据的融合,发展多尺度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通过同化降水、蒸发、冰川、地下水及开发利用等数据,研究水资源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合理评价流域水资源;通过同化驱动水文与水资源模型,提出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下的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策略;通过联合研究,促进两国科技交流,提高科技人员水平。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其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资源状况恶化,特别是近20多年来下游断流频繁发生,不仅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而且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冲击."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研究项目在深入研究黄河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规律的基础上,探索黄河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的新问题.以水循环和水资源演化为主线索,在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型的基础上,以可再生性维持理论为指导,以综合调控为手段,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深入揭示水沙过程变异机理、河道萎缩及小水大灾形成的机理,提出恢复流域生态环境和河道行洪能力的措施,为缓解黄河水危机和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及水灾害提供理论和应用的科学依据.通过近两年来的研究,项目已取得一些理论性和应用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6):47-47
“大庆市黎明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2003AA601090)是国家863计划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依托单位为大庆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管理处,由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庆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承担。课题主要目标是:以源头控制和生态改善为基础,充分利用流域内的特有水文与地理条件,重点解决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含油水体净化、河道一湖泊水质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流域水系水质监控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等一系列技术关键,借助示范工程的合理配置,实现黎明河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和水环境改善,为寒冷地区水环境的改善、湿地生态恢复、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可推广利用的技术与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6.
海河流域是我国各类水问题最为突出的流域,其主要原因是流域水循环的驱动力、循环结构、循环参数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二元演变效应,并导致了各种不良后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5)课题“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与水资源演变机理”(2006CB405401)主要从流域二元水循环理论、不同时间尺度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与机理、强人类活动作用下流域四水转化关系这三点关键科学问题出发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变化环境下水循环的基本认知模式、区域性水文极值事件频发机理、现代环境下水资源衰减规律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渭河流域水资源极度短缺、流量难以保障,以及浓缩果汁加工等区域特色产业污染减排压力大等问题,通过4年研究,突破浓缩果汁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创新水资源利用与调控方式,创建流域污染源管理和基流保障智能化平台,“量”“质”同步统筹,实现区域特色产业清洁生产,有效提升流域水污染管控水平,强力支撑渭河关中段水质改善。  相似文献   

8.
本项目为2004年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0421000300),在研究中充实了复杂系统水资源动力学特征分析的理论体系和复杂系统水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丰富了水文水资源要素预测的预测模型;构建了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提出了水资源配置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的有机耦合技术,建立了基于优化模型和模拟模型耦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系统,并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水资源合理配置;详细介绍了典型城市(郑州市)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的编制;探讨了多水源供水的水价格体系;研制了南水北调工程河南段水资源优化利用与管理决策软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可再生性基本理论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对水资源的可再生性进行研究是为了实现基于生态环境用水优先的水资源持续利用.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定义,提出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的两个层次,剖析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本质特征,给出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概念模型,并探讨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理论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项目客观地了解和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分布现状,分析研究了其相互关系,掌握了其时空变化规律,预测了其发生、发展、演变趋势,进而寻求拟定了相应有效的生态环境防护治理对策和建议,为调查区盐矿、石油等矿产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区域性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依据。其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及终端成盐系统理论对区内寻找地下淡水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如尕斯库勒油田阿拉尔水源地淡水资源边界的确定就是基于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龙形水系为人工水景,水系总长2.7km,水面面积16.5hm^2,蓄水量18万m^2,以再生水作为主要水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水质保持、雨水的控制与利用成为落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重点。希望以奥运工程水环境综合研究的成果,为我国大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大都市之一,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北京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保护和利用好北京地区的河流资源,不仅对北京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对北京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68-68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水资源短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农业成为缺水最严重的行业;另一方面,我国又有大量的劣质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并由于不科学利用而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劣质水安全灌溉技术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劣质水农业利用已有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微区(测桶、测坑)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室内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等手段,重点开展了劣质水灌溉安全控制指标、主要作物劣质水灌溉制度、污染物运移及预测模型,以及劣质水灌溉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劣质水灌溉的安全控制指标体系1套、主要作物的劣质水灌溉制度及灌水技术规程4套、建立了污染物在作物-土壤-地下水系统中转化运移模型1套、提出了污灌区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预测技术1套、建立了劣质水灌溉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1套。研究成果对于实现我国劣质水资源的农业安全高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了发展经济,中下游大量超采地下水,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编制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提出了治理的目标、布局和措施。目前,流域治理已经全面启动,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1,(13):58-59
1研究背景 国家近些年虽然立项了有关水资源、草地资源和沙化防治等方面的科研项目,但以“水-草-畜”系统平衡为核心内容,综合考虑区域性水资源、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遏制草原沙化、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和提高牧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项目几乎处于空白状况。  相似文献   

16.
王小平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3):16-16,21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主要饮用水源,承担着市区居民80%的供水任务,目前密云水库的蓄水量不到总库容的1/4,而面对目前北京密云水库可利用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近自然森林经营和森林健康经营技术理念,进行集中试验示范,完善形成水源保护林培育与经营的成套技术和水源区新的流域管理模式,成为提高我国水源保护林经营管理水平,保障北京市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任务和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桃曲坡水库碾压式均质土坝,坝顶高程792m,水库限定水位不得超过790.5m,其相应库容为4420万m^3。为尽可能多地利用洪水资源来多蓄水,增加水的有效利用,特提出漫坝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8.
石羊河流域生态水利调控问题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劣变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先天不足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以及上下游间用水失调、结构不合理、严重挤占区域生态用水所致。在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基础上,调整内陆河流域灌区和平原水库的生态功能及水资源调度,启动下游生态输水回补工程,科学调度恢复部分河湖和生态灌区建设用水,重建阻隔地表水、地下水联系通道,回补地下水,使其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构建地表水、地下水、外流域调水、土壤水四维治水的生态水利综合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7,(8):54-54
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目前水环境领域面临的重要水危机。加强水污染控制和污水的再生利用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膜一生物反应器(MBR)作为新型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近年在国际国内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0.
课题的总体目标是以现有雨洪利用技术为基础,针对奥运场区内硬化铺装、绿地、树阵、下沉广场、市政道路和场区环境建设的特点,研究满足部分公共设施和景观用水需求、经济适用的雨洪控制和利用技术,以减少区域内因开发建设造成的降雨径流系数增大、严格控制外排水量增加,涵养本地水资源,增加本地可供水量,从而落实奥运“三大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