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现     
《科技潮》2008,(3)
希特勒曾计划"太空移民"1939年3月,希特勒第一次会见了冯-布劳恩等科学家。希特勒对眼前这位眼界开阔的科学家颇为赞赏,特别是谈到"太空移民"等想法时,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一份详尽的太  相似文献   

2.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26-27
人类探索太空绝不仅仅是为了移民太空.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人类自己,因为直到今天,无论从字宙的起源还是人类的起源.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太空也有许多奇怪的现象,而以下十种现象尤为科学家所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人类已经迈入二十一世纪,火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为太空专家预言,移民太空肯定会在这个世纪实现,火星将是优先选择。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在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而是人类依靠哪些科技把火星改造成“第二个地球”。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小哥白尼》编辑部里的这些未来科学家们都是怎么想的。要移民火星,首先应解决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4.
三大步骤实现移民火星梦据美国媒体报道,为了给将来的载人火星飞行做初步考察准备,欧洲宇航局和法国太空局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在南极进行多种“人类适应太空”实验。  相似文献   

5.
想不想只花几千块钱就去太空旅行?绝对不是天方夜谭。太空旅行不会只是宇航员和少数大阔佬的专利,也许再过几十年,我们普通入也能潇潇洒洒游览太空,因为科学家们正在考虑研制  相似文献   

6.
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的视野引向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世界,那是一个无菌、高真空、高洁净、微重力(失重)的世界。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地面上无法做到的事情。太空制药,就是科学家利用太空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青年科学》2014,(1):42-43
前苏联科学家爱把狗送上太空,美国科学家则更热衷于让猴子成为“太空先锋”。不章的是,大多数美国“太空猴”都在早期的太空实验中魂断九霄。  相似文献   

8.
正大家好,这里是EDEN-ISS!—个由立志促进人类太空事业发展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我们从世界各地来到南极,猜猜我们在这里研究什么?造火箭?不对,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恰恰是让太空事业减少对火箭运输的依赖。设计新的空间站?呃,有一点沾边了,再扩展一下思维,不光是空间站,还有未来的太空基地,我们能让它们变得更适合人类长期生活。哦喔喔,没错!就是那个——太空殖民……的食物研究。我们啊,在南极——种菜!  相似文献   

9.
英国科学家日前宣称,他们正在开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机,可以将太空发射的成本降低十分之一,这种飞机有望在10年内问世。"这种飞机可以从跑道上起飞,直接爬升到太空,发射卫星后,自动安全地返回地球。我们公司对Skylon飞机  相似文献   

10.
环球     
正哺乳动物在太空环境中能否正常繁衍生息?这是科学家们一直探索的前沿课题。近日,中国科学家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宣布,首次在太空中实现小鼠的胚胎发育,并在全球第一次于地面上看到了小鼠胚胎在太空发育的清晰照片。?暗物质粒子真被"抓"过吗?"四大金刚"可能会给个说法。科学家们已有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交通     
<正>欧盟给地球套个太空环防止变暖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首次描述了陨石从月球坠落到我们地球上的经历。对月球陨石进行的地质学分析结果表明,它在坠落过程中经历3次碰撞,在此之前它被爆炸波抛射到太空中,陨石的成分使科学家能确定它来自月球上的伊姆布里乌姆海。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普通人的印象当中,太空科技和探索是少数顶尖科学家们的事,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回顾人类航天航空的历史却能惊奇的发现,太空科技和探索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很多东西最初是应太空活动的需要而发明,各行业使用的不少技术也来自宇航机构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科技知识动漫》2008,(3):42-43
在多年的太空探索之旅中,随着太空成像技术的不断升级,科学家得以将一张张令人惊异的太空照片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球上频发的战争和环境危机,使人们开始把人类未来的梦想建立在开发地外空间上,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太空移民计划。也许移居太空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设想,然而在太空建旅馆,已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有商业公司正在投资开发太空旅馆,并有望在2020年以前建成。届时,它将比目前太空游客到空间站观光更舒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科学家通过NASA太空望远镜在太阳系边缘的一个矮行星拥有自己的卫星,这个矮行星被命名为2007OR10,是我们知道的太阳系第三大矮行星,大约955英里宽。这个发现是由三个NASA太空望远镜协同实现的,这意味着我们在太阳系当中几乎每个超过600英里的大矮行星上都发现了卫星。天文学家开始认为,2007  相似文献   

17.
正如同古人不惧艰险,长途跋涉,前往未知的他乡,如今的人们探索太空也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更美好。人们设想在月球建立基地,移民火星,找到另一个如地球一样宜居的星球,并为此付出艰辛努力。吃、穿、住、行是生活中的小事。爸爸妈妈帮我们安排得好好的,同学们不会觉得它们是问题。但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就不一样了,这看起来很平常的四件事直接决定了宇航员能在太空中待多久、走多远。《火星救援》,想必许  相似文献   

18.
蓸曼 《科学世界》2010,(7):53-57
有一种微生物,可以在100℃热水、或者酸性堪比硫酸的环境中生存。有一种昆虫,被丢在太空里一年多,依然安然无恙。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类似这样的“颠覆生存概念”的生物,它们完全不在乎残酷的生存环境。对它们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窥期待移民太空的人类的未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生物令人叹服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太空诊所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宇航员进入了太空,工作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前线。然而,太空环境也影响了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导致一些太空疾病出现。为了能及时医治这些疾病,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太空诊所,计划把它安装在永久性空间站内。太空诊所内配有小型现代化诊断器,如X光机、B超机和CT扫描机,可用于对宇航员做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1998,(2)
打从"盘古开天"以来,我们的老祖宗对于升天飞行、尤其是到其他星球去旅游或探奇揽胜,都看作是白天做梦——不可恩议的事情,最多只能编造一些神话故事,不过聊以自慰罢了。可如今,人类这一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不仅早已有飞机上天,人造卫星升空,而且载人宇宙飞船已在太空邀游,登上月球,并向其他更遥远的星球进发。更令人兴奋的是,人类移居太空外星球的日子将为期不远!然而,目前宇航员、特别是将来地球移民所需要的食物首先要得到解决,因为倘若全都生活用品和食物都依赖地球供给,耗资巨大不说,其数量和保鲜问题就受到严重制约。要是能在太空轨道站"开垦"菜地,种上各种日常必需的蔬菜,那么宇航员乃至移民们的健康便有了保障,而不像现在宇航员光靠吃从地球上带去的食品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