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会歌 《科技信息》2010,(35):J0329-J0329,J0302
同形词在日语词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对于母语是汉语的我们而言,往往因受到母语影响而出现望文生义等,以致在使用的过程中误用甚至错用。本文试以日语中的一部分中日同形词为例,分析其在日语和汉语中各自不同意义,并结合相关的用法用例,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为资料,探讨汉日母语者在进行请求行为时的异同点,得出以下结论:在请求行为的方式上,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日语母语者较多使用间接请求或含蓄请求。而当与对方的社会关系属于明显的上下级时,汉语母语者和日语母语者都避免直接请求,显示出类似的使用倾向。在请求行为中所使用的前置语列方面,日语母语者较多使用"道歉型"前置语列,而汉语母语者则较多使用"顾及周围型"前置语列,并根据与对方的社会关系使用不同的前置语列。  相似文献   

3.
在翻译汉语“让”字句时,汉语母语日语学习者常将其用法简单地对应成日语初级阶段就学习到的“使役形”,即使到了日语水平很高的阶段也很难在人称之间灵活转换,自如地翻译出“让”字句,为此将汉语的“让”字句和日语“使役表达”的意思重合部分按照人称进行分类,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日语高级学习者和母语者的使用差异,总结日语高级学习者“化石化”的误用类型,并且运用“视点”的角度加以分析,提出日语“使役表达”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习汉语普通话的日语母语者普遍存在着难以分辨汉语前后鼻韵母的问题。为了揭示他们与汉语母语者前后鼻韵母知觉机制的异同,根据鼻韵母3段划分——元音、鼻化元音及鼻韵尾,利用拼接合成语音样本的方法,合成出包含不同成分的语音样本来研究两类人群的鼻韵母知觉分辨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鼻化元音段对汉语母语被试判断鼻音类型起决定作用,对日语母语者却不是。缺少鼻化元音段时,元音段对中日被试感知鼻韵母的影响相似:元音段的声学差异越大,两类被试判断鼻韵母类型的准确率都越高。该研究结果不仅增进了对汉语鼻韵母知觉特点的认识,也有助于改进对日学生的鼻韵母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5.
罗坚 《科技信息》2010,(30):I0151-I0152
本文尝试从日文中带"を"格的动词单句结构特点与汉语的及物动词单句结构特点来进行对比研究,并从中文句子中的述宾结构的角度来探讨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将助词"に"与"を"误用的原因,提出避免误用的方法,以期在今后的日语教学中能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外语学习。母语的迁移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伴随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发音、词汇等各个层面上出现的母语迁移现象,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努力克服母语迁移的负效应,发挥母语迁移的正效应,从而对日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洁 《科技资讯》2012,(29):184-186
本文以中日礼貌用语比较——敬称的构成及特征分析为题,细致分析中日敬称的构成及特征。意在避免学习者受母语影响误用日语敬称,加强敬称互译的准确性。汉语敬称的人称代词是汉语的独有特点,亲族、拟亲族称谓系统丰富,社会通用称谓兼有敬称和礼貌称谓的双重特征。日语的敬称的由接头词、接尾词的构成是日语的特点。日语中有统一的社会通用称谓。由于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产生了中日敬称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1先行研究中日两国语言由于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无论字、词,乃至句式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总会感觉掌握日语并不困难,但在那些初看来为相似之处并认为其会对日语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会由于母语的影响而对日语学习引起负迁移作用。很多外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以下现象:当一句话出现在眼前,需要用外语表达时,首先想到的是用中文如何表达,然后将中文的意思表达直接译成目标语。这一现象在日语学  相似文献   

9.
李慧 《科技咨询导报》2009,(23):189-189
日语中由色彩词构成的色彩词汇为数众多。汉语母语者在理解色彩词汇时往往会遭遇联想碰壁从而影响对色彩词汇的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在于就日语色彩词汇联想碰壁现象进行分析,并就联想碰壁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日语学习中,持续体"テイル"的学习贯穿初中高年级,是个重点的语法项目。其语法功能强大,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结果的状态、反复习惯、经验记录、恒常特征(工藤1995)。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日语水平较高的学习者中,仍然存在"テイル"和其他时体表达的误用混用现象,可见"テイル"的习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汉语动词缺乏曲折变化,时体的实现主要通过时间副词、个别的时体标记,而主要还是依赖于上下文语境。日语在表达时体时主要依赖于动词的曲折变化。汉日时体表达的差异导致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テイル"的习得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做实验调查,探寻汉语对"テイル"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日语的母语话者的AIDUCHI为基准,将中国的高水平学习者的AIDUCHI进行了功能方面的分类,考察学习者使用的AIDUCHI在各个分类里将如何体现。在考察中,将说话人提供的信息分为“确定”的信息与“不确定”的信息。以“确定”信息为背景,把学习者的AIDUCHI分为“已理解”、“已理解+确认”、“已理解+态度”三种功能,分析了学习者如何通过“重复”、“换言”及“肯定”、“否定”、惊讶等的“情感表露”及“评论”等AIDUCHI的形式体现这些功能的例子。考察结果显示作为考察对象的学习者虽然日语能力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在AIDUCHI的使用上呈现出不稳定性、不均衡性和使用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日同形词之对比--以两字词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日语学习者中导致同形词误用的主要原因是母语句式及习惯表达,同形词在中日各自语言中的专用、内含的褒贬、描写对象的范围和倾向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3.
恰当、有效地使用英语抱怨语是体现英语学习者是否具备良好的外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语篇补全式问卷调查法对20位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15位母语为英语的美国和澳大利亚大学生的抱怨语进行了语料收集和对比、分析。发现两个受试群体的英语抱怨语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施抱怨中出现的语用方面的失误,提出了加强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汉字又是表义符号,具有异常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应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留学生传输一些中国文化的知识,并力求取得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记忆日语汉字和假名词汇时所关联的脑神经机制,本研究比较了日语汉字和假名在编码和提取过程中所诱发的ERP成分的差异。在学习阶段,汉字和假名条件的各ERPs成分的波幅-潜时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汉字条件的P300和N400的波幅都显著大于假名条件,潜时也比假名条件出现得更早,这些结果说明汉字的编码加工比假名更快更深刻。在提取阶段,相对于旧假名,旧汉字诱发了低波幅·短持续时间的FN400和高波幅·短持续时间的LPC(晚期阳性慢波)。这些结果显示了旧汉字的熟悉性效果更大,旧汉字能被更快更好地回忆起来。而且它们的编码和提取具有明显的半球优异性特征,说明了与汉字和假名的记忆相关联的脑神经机制不同。本文认为,由于假名的记忆加工比汉字复杂,增加了假名的记忆负荷,导致记忆成绩比汉字差,解明汉字和假名的记忆特征对日语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汉语为本族语的人和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英汉互泽时往往需要采用变通译法。本文以句子的组成单位——词为着眼点,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中各自用词的特点,归纳出英语译成汉语时几种最主要的词类转换方式。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日语和汉语一样也使用汉字。所以,在词汇的读音、表记、意义和用法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立场出发,以日语使用者本身的错误为重点,对比分析研究中国人学习日语时经常出现的词汇错误,以及因为对日语词汇的理解错误而造成的误用。  相似文献   

18.
日语学习者在和日本人进行会话时,因交流而产生严重误解,导致无法交流下去的情况是很少有的。因为有来自于母语说话者一方的“协力”。凡事都有两面性,会话中的这种“协力”,对初学者或水平还较低者来说,是有必要和有帮助的。然而对于已有相当程度的学习者来说,相反,这种“协力”却会成为自已在日语学习上的一种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