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30多年前,从中国东北的辽西地区这一片热土之下出土第一件古鸟类化石开始,鸟类演化的历史就被掀开了新的篇章。让我们跟随古生物学家去探秘。鸟形态各异的身姿,婉转动听的鸣叫声赢得无数人的爱慕与向往。鸟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1亿多年,现代鸟类的种类数量达到了1万多种,  相似文献   

2.
宛新荣 《自然杂志》2005,27(3):151-155,F004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个蚂蚁王国,在蚁群占主导的丛林中,蠕虫类和其他节肢动物的生存受到明显威胁;营养物质贫乏、水体偏酸的亚马逊河也不利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存和繁衍.由于这些处于食物链基础环节的类群受到抑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效应,影响到食物链中上层的两栖、爬行、鸟类、兽类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生态与进化     
为数极多的生物种类地球上生存着极多种类的生物.其中,对哺乳类和鸟类已作了各种调查研究,种类的数目大致上已清楚了.所以,去年在日本冲绳发现新的鸟类品种小春秧鸟后,作了大量宣传报导.但是,对于生息在热带多雨森林中的昆虫类等动物,可以认为其大部分是未知的种类.事实上,在今天,昆虫的新品种平均每天新发现的有20种. 现在已有记录的生存着的生物种类有170万种.其中,超过半数的,即100万种是节肢动物,而在100万种中又有90万种是昆虫类.  相似文献   

4.
早期的鸟类     
《科学之友》2005,(11):57-57
哪个出现?是鸟,还是恐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类鸟动物形象,证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鸟类是由它进化而来。不过,仍然有很多古类鸟动物的羽毛与今天的鸟类极其相似。19世纪末期,查尔斯·达尔文的朋友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实际上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近代的发现使得很多古生物学家(研究化石的科学家)相信这可能是真的。这就意味着6500万年前早就已经消失的恐龙,与现代鸟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5.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3,(4):18-19
古生物学家近日在中国辽宁发现了一种长有古怪牙齿的鸟类骨架化石,距今已有1.25亿年。化石保存得极好,能清楚看到残留的胃容物。研究者称,奇怪的尖牙使这种古老鸟类能够咬开昆虫或蜗牛的坚硬外壳。这一新发现的鸟类体型只有知更乌大小,生活在距今1.21至1.25亿年前,属于已经灭绝的反鸟亚纲。反鸟亚纲是中生代数量与种类最多的鸟类,几乎都具有牙齿和爪状的肢体。  相似文献   

6.
鸟类撷趣     
灯笼鸟 非洲的基尔森林里,有一种周身长满含磷镁成分的羽毛因而发光的鸟叫“灯笼鸟”,“灯笼鸟”不但能发光,而且还有百灵的歌喉、鸳鸯的美貌。每当夜晚,“灯笼鸟”周身放光,恰似熠熠闪光的灯笼。其他鸟类,仰其光芒,常常相随行动。林中迷路的人们,也可借助“灯笼鸟”的光亮识别方位、路途。 灭火鸟 在南美洲森林中有一种名叫“沙利特”的鸟。这种鸟全身乌黑,肚子长得象个大瓶子,里  相似文献   

7.
蚂蚁的文明     
蚂蚁和蜜蜂、白蚁一样,是昆虫中为数不多的社会型昆虫。蚂蚁不但种类多,而且数量惊人,一个蚂蚁群体中个数可多达50万头以上,曾有人估计,整个蚂蚁的数量可能会超过其他全部昆虫的总量。 微型文明 分工紧密 蚂蚁社会主要由不生育的母蚁组成,其中个体较大、发育稍好的母蚁便成了兵蚁,担任蚂蚁杜会的警戒、保卫及战斗任务,个体小的蚂蚁  相似文献   

8.
辽西早白垩世今鸟亚纲两新属与现生鸟类的起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周忠和  张福成 《科学通报》2001,46(5):371-377
报道发现于辽宁省的两种新的中生代今鸟亚纲的鸟类化石:马氏燕鸟(Yanornis martini gen.et sp.nov.)和葛氏义县鸟(Yixianornis grabaui gen.et sp.nov.)。它们代表了今鸟亚纲在早白垩世纪已知最完整的化石记录。在形态特征上,这两种鸟类较今鸟亚纲的辽宁鸟进步,与另外两种今鸟朝阳鸟和松岭鸟比较接近。与早白垩世的其他鸟类,如孔子鸟、辽西鸟和始反鸟等相比,燕鸟个体较大,头骨显著伸长;它还具有相对较长的前肢。今鸟亚纲化石新的发现表明,在早白垩世,无论是与现代鸟类关系较远的反鸟亚纲,还是包括现代鸟类共同祖先在内的今鸟亚纲的辐射和分异都已十分显著。与始祖鸟、孔子鸟和反鸟亚纲不同,燕鸟与义县鸟在飞行结构上和现生鸟类已没有明显的区别;尽管如此,在其他一些结构上,这两种鸟类仍然保留一些原始的特征,如上、下颌骨具有牙齿,较发育的指爪,以及耻骨的远端联合等,这表明现生鸟类的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还要在更晚的时期才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9.
据考证,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鸟类是“始祖鸟”,它大约生存在距今1.5亿年前。在始祖鸟出现5000万年后,又出现了另一种鸟类——黄昏鸟。它是一种不会飞行。但体型像鹏鹧一样的潜鸟。大约在距今三四千万年前,始祖鸟已演化成现代鸟类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10.
鸟龄的鉴定     
你知道鸟的年龄吗?会鉴定鸟龄吗?鉴定鸟龄,考察鸟群年龄的构成,是保护和管理鸟类的重要手段。掌握鸟龄,对于鸟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野生经济鸟类的驯化和繁殖,对农林益鸟的保护和招引,对害身的驱除和防治都非常重要,在国民经济建设上有着重要意义。 推断鸟龄的方法 羽色推断法 人们往往凭经验观察鸟的羽毛颜色,就能大体推断  相似文献   

11.
章金钢 《科学通报》1992,37(22):2110-2110
榛鸡(hazel grouse),又名飞龙、树鸡,是鸡形目松鸡科榛鸡属的鸟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一带,是稀有珍贵野生鸟类之一,不仅对森林生态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是上等山珍并曾视为皇室贡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为了保护和开发野生动物资源,在对榛鸡驯养的同时,我们对榛鸡最重要的病毒性疾病——新城疫进行了免疫研究。应用国内  相似文献   

12.
蚂蚁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也是脑细胞数量最多的昆虫。蚂蚁的大脑由大约25万个细胞组成。通过对蚂蚁群体的长期观测和研究,科学家发现蚂蚁能够轻而易举地化解现代人类社会的棘手难题。比如交通拥堵问题,作为地球主宰的人类对此却无可奈何,一筹莫展。因此,人类虚心向蚂蚁朋友学点生存智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盘古 《科学通报》1999,44(4):337-338
本刊自1992年发表“辽宁中生代早期鸟类化石的初步研究”[1]以来,1995年又发表“侏罗纪鸟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2]和1996年发表“中国发现侏罗纪龙骨突鸟类”[3]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华夏鸟、孔子鸟和辽宁鸟已成为当今研究早期鸟类演化必参考的重要科学资料.至今才几年的时间又在辽西发现了2个早期鸟类群:早白垩世的华夏鸟类群和晚侏罗世的孔子鸟类群,这是世界已知最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群,它不仅包括大量(数以千计)的孔子鸟,还有现生鸟类最早的代表———辽宁鸟.本刊第3期(p311~314)发表的侯连海、陈丕基的“最小的早期鸟类—…  相似文献   

14.
夏威夷的美色食虫鸣鸟(honeycreeper),即被当地人称为"波欧鸟利"的这种小鸟可能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鸟类.科学工作者认为,在当前世界上一共只剩下了3只:一只雄性的和两只雌性的.它们柄息在毛伊岛哈利卡拉火山东北坡茂密的热带森林中,雄鸟和雌鸟相距1.5英里,而据科研人员所知,雄鸟和雌鸟从未汇合在一起.除非它们不久就进行交配--否则这种鸟将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种群? 种群是个体的集合体.物种在其分布区范围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不连续的间断分布,因为物种只能在分布区内适于生活的地方存活,例如一种鱼只能在分布区内的各个彼此分离的湖泊中生活,一种森林鸟类只能在一片片互不相连的森林中营巢繁殖.这样,同一个湖泊中的鱼或同一森林中的鸟,就形成  相似文献   

16.
徐星 《科学》2007,59(4):13-13
[本刊讯]在中国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大约8500万年前沉积的岩石中,发现了巨型似鸟恐龙化石,这一发现为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似鸟特征的进化模式提供了重要信息,代表我国学者在鸟类起源研究领域取得一项新的重要成果。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和内蒙古国土资源系统的学者合作完成,并发表在6月14日出版的英国Nature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早期的鸟类     
《科学之友》2005,(21):57
哪个先出现?是鸟,还是恐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类鸟动物形象,证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鸟类是由它进化而来的.不过,仍然有很多古类鸟动物的羽毛与今天的鸟类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18.
<正>啄木鸟的羽毛五颜六色,以用尖尖的喙啄食树木而闻名,是著名的森林鸟。全世界大约有210种啄木鸟,我国境内现有27种,其中广泛分布的有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四川、云南、福建等地的白腹黑啄木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同品种的啄木鸟形体大小差别很大,例如,绒啄木鸟体长约15厘米,北美黑啄木鸟体长约47厘米,橡子啄木鸟体长约20厘米,红头啄木鸟体长与橡子啄木鸟相似,19~23厘米。啄木鸟以害虫为食,主要有天牛幼虫、囊虫、象鼻虫、伪甲虫、甲虫、螟虫、臭虫、虫卵和蚂蚁等。它们一般要把整棵树的囊虫彻底消灭后,才转移到另一棵树上。遇到虫害严重的树木,啄木鸟会连续工作几天,直到把全部害虫清除掉。如果在13.3公顷的森林中栖息着一对啄木鸟,那么一个冬天便可啄食90%以上的吉丁虫。  相似文献   

19.
四海 《科学之友》2005,(8):29-29
据《科学》杂志报道,中国台湾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窃蛋龙骨盆部位的化石标本。在一对输卵管内保存着带壳卵,这种生殖构造介于原始爬虫类与鸟类之间,这个重大发现同时支持并强化鸟类是由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鸟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吗?近几年来,这已成为古生物学界的热门话题。古生物学家一直积极寻找更多的证据以支持鸟是从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但恐龙到底如何演化成为鸟类,在科学上仍有许多失落环节有待衔接起来。古生物学家根据在江西挖掘到的7000万年前恐龙化石,从窃蛋龙骨盆腔内发现两颗接近成熟的恐龙蛋,也首次证实兽脚类恐…  相似文献   

20.
奇鸟哈佩雕     
惊人的英武威猛,它不仅是飞鸟之王,而且是飞鹰之王。森林中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非常怕它,猴子为了逃避它,有时会像水果一样从37米高的树上垂直落下,请看──哈佩雕是世界上形体最大的鹰,而且很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强劲有力的鸟。惊人的伟岸勇猛,高而隐秘的栖居场所和稀少的存活数量,使哈佩雕成为世所罕见的一种奇鸟。哈佩雕栖息于中、南美洲的热带低地,即从墨西哥东南部到阿根廷北部的原始热带雨林中。除上述两地外,目前人们在圭亚那、委内瑞拉、伯利兹、巴拿马、巴西、厄瓜多尔等国都已觅见其踪迹。哈佩雕仪容不凡,它头具双冠,羽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