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地震之后首先是抗震,抗震之后我们会思考:有办法让我们的家在地震中固若金汤吗? "固若金汤",字典里的解释是形容工事坚固,防守严密,难以攻破."金"是指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是指蓄有沸水的护城河.汶川的满目疮夷让幸存的人下定决心建一个像防御工事那样固若金汤的家.  相似文献   

2.
行星粉碎机     
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或者那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碎"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3.
"大爆炸"是怎么回事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成员,而太阳只是银河系里3 000亿颗恒星中的一个中等成员.可见,我们的银河系作为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可算得上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天体大家族了.实际上,宇宙中的任何一个星系,都是包含众多天体的大家族.  相似文献   

4.
McNally  P  邵水浩 《世界科学》1989,11(6):47-50
机器人的发展及其由之出现的新兴权利将对整个司法犯罪体系和我们的社会机构的哲学政治世界观产生重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迫使我们对"活的"概念和权利概念重新定义.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展,机器人将被认为是活的.机器人在下一个25至50年很可能会有权利.电子司法机关有可能代替法院审理案件.妨碍我们理解机器人和人有相似性的是我们的"人类中心论".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我们的宪法和法律可能需要修改或重写.有朝一日可能出现机器人法官和机器人律师在法庭上进行唇枪舌剑的场面.不可能的并非总是幻想的,幻想的并非总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刘伟 《科学之友》2005,(17):93-95
一 我到过一个神奇的地方,差点儿陷在那儿回不来--要不是有个"心心相通"的孪生哥哥,今天我就不能坐在这儿给你讲故事啦! 那天,我们小哥俩在老爸的试验室里,见到一个又大又笨的机器.老爸说,这是他们的新成果,能把人送进一个平时看不见的"微宇宙"里去.  相似文献   

6.
<正>鲁迅(http://www.saohua.com/shuku/xiandai/lunxun/luxun886.htm)在给一个文艺青年回信时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  相似文献   

7.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世界睡眠日"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汇,绝大部分人尚未认识到有必要把睡眠专门作为一个日子来讨论.睡眠对生命非常重要,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活4天,没有睡眠,我们无法生存.在"世界睡眠日"到来之时,也许我们是该反思自己的睡眠问题,问问自己:我睡得好吗?我是否因为自己的睡眠质量问题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及学习.  相似文献   

8.
行星形成     
在过去几年,由于深空探测特别是几个彗星任务的科学结果、以及理论模拟的突破,使我们对行星形成的过程有新的想法.其中包括微星体和行星胚胎的产生可能部分以小圆石块积生而成,而"星尘号"和"罗塞塔"彗星计划告诉我们一方面太阳星云的固态尘埃粒子曾经大规模的混合,另一方面挥发性冰晶物质含有很大量的星际物质成分.彗星67P含有丰度仅次于水分子中的氧分子亦是一个完全未预期到的结果.再加上系外行星的发现和第9行星的搜寻,太阳系来源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月亮的描绘是非常丰富的.赏着同一轮明月,诗人吟着"古月今照",儒生颂着"君子如月",道士数着"月圆月缺",禅客品着"月映万川"……月亮,并不是一个表里一致的星球,它是有结构的——它的表面覆盖着土壤,内部为月岩,我们看到的"月亮",实际上只是"月壤".2020年底,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登月,带回1731克月壤.我们就从月球地质学的角度来探究月壤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身处何方?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GPS"定位和导航系统。这一发现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有的人认路能力非常强,有的人却是典型的"路盲"。无论认路能力差异有多大,但大多数人都能够认识回家的路。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又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以便于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到底是什么在指引我们  相似文献   

11.
早晨,上班的男女员工刚进入工作室,领班经理就打开了特定的草莓味空调,人们的"超脑"一"闻"到草莓的香味,马上从有点"昏睡"的状态中活跃起来…… 这是科幻小说吗?其实,每一个时代的人类都有自己的幻想,很多幻想都已经成为现实.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在最近10年的科学发现超过了过去的5 000年.科学的进步为人类提供了乐观的理由:很多"超脑"的梦想都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笑是一张好牌 研究者发现笑有一个特征: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很少笑.马里兰大学心理和神经学家罗伯特·普罗文说:"社交场合中笑的频率是独处环境下的30倍,在大多数情况下笑不是别的,而是交流工具."  相似文献   

13.
我们习惯于"X籍华裔科学家"的说法.一个科学家的一生可以有几个国籍,通常以最后的国籍来认定,但这并不确切.这位科学家诞生在哪里?何处受教育?为哪个国家做出过重大科学贡献?一生为哪个国家服务?这就不是"最后国籍"所能概括的.于是有了"国属"问题,即科学家一生贡献属于哪一个国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声音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东西。声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传统领域,研究声音的物理性质,比如振动如何产生声波,声波如何在媒介中传播,声波的频率、强度、速度,等等。然而,我们对于声音的感知,或者推而广之,动物对于声音的感知,还有超出以上性质的很多问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有没有声音?"简单来说,这里的"声音"可以有两种含义。一个含义是客观的声音本身,  相似文献   

15.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 m2的居住面积,开1.6 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达2 611 t.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半月板与膝关节 半月板是在我们膝关节的胫骨平台和股骨踝之间做填充的一个结构.由于两个股骨髁都是球形,与膝关节的胫骨平台贴合在一起时稳定性较差,所以这里必须要有半月板的存在,它可以包绕在球形的股骨踝周边,形成"旋涡状",使关节两边的股骨头都能够卡在"旋涡"里,从而稳定整个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7.
一提到航天技术,人们往往有一种神秘感,认为它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实在是太遥远了。其实,现在的许多航天技术已经或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其应用将更多地造福于人类。在这一方面,中国的老百姓最为熟悉的莫过于近几年出现的"太空蔬菜"了,然而,现代航天技术不仅会给我们的"吃"带来新感觉,它还会给我们的"医、住、行"增添一个又一个惊喜。到太空去疗养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群体.关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是贯彻落实"一起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生活在一个"用完就扔"的社会中,塑料袋已经成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的一颗毒瘤.可以想象,如果塑料袋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在未来的某个周末,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郊外,所看到的将不再是美丽的田园风光,映人眼帘的是篱笆下成堆的塑料袋在风中使劲地拍打着.不要怀疑这样的画面,这很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社会中最平常的一幕.  相似文献   

20.
<正>500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某些时候,它代表"多"与"丰富"在某些时候,它代表"强"与"卓越"在某些时候,它代表"积累"与"升华"大千世界,有无数的秘密与500这个数字相连。而在已知的背后,还有更多的精彩等待我们去探索。500,是一个窗口,我们由此窥见世界神奇的一角,并以此为起点走上探究之路,500的精彩,你也可以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