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将该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新制定的《劳动合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劳务派遣的存在,劳务派遣丰富了劳动力市场的用工形式,推动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务派遣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对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被派遣劳动者三方的利弊,在探讨这种用工形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高校劳务派遣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制度是一种新型用工形式,由于该制度合经济性,备受公司企业青睐。随着高等学校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开始引入劳务派遣制度。劳务派遣制度利弊互见,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权益时有侵犯,《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范。高校劳务派遣亦应在《劳动合同法》规范下运行,尽管高校用人制度有其自身特点。本文通过对劳务派遣涵义、特征及其利弊进行分析,结合高校劳务派遣实际予以阐述,最后提出作者观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劳务派遣已成为我国企业中最常见的用工形式。本文对劳务派遣成为国有企业常见用工形式的原因及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国有企业在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下如何有效规避各类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的用工制度在中国产生将近三十余年,以其灵活的用工形式和人力资源成本的降低以及劳动效率的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目前已经成为重要的用工形式。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保持劳务派遣繁荣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管理难点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惠芹 《科技信息》2011,(15):402-403
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努力创建适应新情况的和谐的用工环境,才能保障事业单位协调、有序、持续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财务管理弱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春霞 《广东科技》2012,21(11):209-210
会计的集中核算制度是事业单位所有会计工作都集中在核算中心进行的一种工作组织形式,在这形式下,各事业单位对其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定期地递交核算中心审核支出,核算中心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我国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制度还不成熟。应当提高劳务派遣公司设立条件,实行行政许可的准入制度,应严格限定劳务派遣适用的范围,避免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划分不明确不利于对劳动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目前在我国成为众多用工单位规避雇主责任的出口,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相关立法价值取向不明,法律规制不完备。劳务派遣立法应当倾向于对劳动者的人格尊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在劳动力市场上坚持规范的双方性的劳动关系,将劳务派遣限定为辅助性、非主流就业方式的一种,应用于临时性岗位。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派遣用工形式在我国发展迅猛,国家已出台了《劳动合同法》予以规范.但在法律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纠纷,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用工企业没能正确处理好派遣用工所涉及的三方法律关系.该文尝试从派遣三方法律关系入手,就用工企业如何正确处理好派遣相关方法律关系,合法合理地降低用工成本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编制外人员是当前高校服务系统中的一支队伍,为高校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随着高校人员结构和人事劳动关系的变化,编制外人员的用工形式不断推陈出新。然而,编制外人员的使用与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使得高校如何依法加强管理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尝试通过对地方高校编制外人员的情况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被派遣劳动者和与其相关的"合同工、临时工、劳务工"等用工形式进行阐述,简述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现状和立法保护概况;在分析"单雇主"和"双雇主"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共同雇主"的立法模式更有利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权益;针对我国目前的立法现实,提出了劳务派遣应坚持从严到宽的原则、禁止逆向劳务派遣、明确劳务派遣工转化合同工的条件、实行劳务派遣审核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增设非法劳务派遣刑法罪名等法律建议,以完善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因单位用工成本降低、人事管理便捷专业等优势,劳务派遣这一灵活用工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迅速发展,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种雇佣和使用相分离的新型劳动关系带来的雇主责任分配、劳动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仍需要完善立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劳务派遣的特点入手,结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企业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企业防范劳务派遣用工风险的可行性建议,以实现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事业单位职能和业务的不断扩展,编制内职工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只能采取聘用临时人员的方式缓解人手不足的窘境。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事业单位编内及临聘用人形式并存的情况下,促进事业单位和谐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劳动用工环境的不断变化,劳务派遣用工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同时对于劳务派遣用工中风险控制也越来越关键。基于这种背景下,本文对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有效规避劳务派遣的用工风险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王栋梁 《科技资讯》2010,(33):253-253
当前,随着高校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劳务派遣人员的数目在不断地增加,劳务派遣人员已经成为了高校后勤工作的主力军和提供优质服务的依靠对象。但是,劳务派遣人员的党建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劳务派遣人员的党建工作,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一批优秀的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党组织,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激励高校劳务派遣人员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董贵明 《甘肃科技》2014,30(17):110-111
甘肃核地质单位是以铀矿地质勘查为主的专业地质队伍,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其内部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成分比较复杂,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并存。且有事业单位编制身份人员和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同时存在。探讨和研究了《劳动合同法》在甘肃核地质单位的适用对核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的劳动力配置形式,有别于传统劳动关系,在就业形式上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等优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劳务派遣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该文以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为基调,对涉及到被派遣劳动者利益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谢军伟 《科技信息》2010,(19):I0122-I0122,I0104
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双轨用工"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得出:它是改革实践中过渡时期必然的现象,同时它是为实现全员聘用制创造条件。部分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实践中,"双轨用工"却出现异化。本文根据"双轨用工"最根本原则为实现全员聘用制创造条件,针对"双轨用工"实际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