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普米族Y-STR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引物genescan技术,分析了云南普米族Y染色体8个微卫星标记,根据8个Y-STR在云南普米族中的高频等位基因和单倍型组成,对普米族Y染色体进行多态性分析。将普米族数据与报导过的汉族3个Y-STR基因座进行X^2检测,差异极为显著。并结合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证据来探讨普米族的Y染色体遗传进化历史。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绿树浓荫夏日长,又是一年火热天。酷热季节,仍然有许多人在作冷静而清晰的思考——即本期文章的所有作者。他们辛勤的劳作再次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在坎坷崎岖的小路上夸父逐日般的无尽追寻中,你会遭遇无数个巧合和偶然,也会有一个又一个的意外和错过。机会总是频频拜访那些有准备的人,在本期中,您将会看到“机会”、“巧合”、“意外”是怎样宠爱我们这些“夸父”。“数理化”栏目中,《元态理论对狭义相对论的认识(续)》一文继续用“元态理论”揭示能量的实在涵义。《非晶金属的激波微晶晶化、纳米晶化》一文研究了激波对FecuNbsiB非晶合金的影响。文章在各自的领域中都颇具新意。“信息科学”栏目中,《DHCP技术在高校校园网中的应用》一文采用动态主机地址配置技术进行IP地址的管理,有效地解决了高校校园网络规模大、用户移动频繁、IP地址配置不方便的困难,能减少网络的维护量,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生物医学”栏目中,《纳西族Y-STR遗传多态性研究》采用荧光引物genescan技术,分析了云南纳西族Y染色体8个微卫星标记,并将其与汉族8个Y-STR基因座进行X检测,差异极显著。《大理地区薯蓣野生和栽培品中皂素的含量研究》为人工繁殖薯蓣的质量保证提出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纳西族作为全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虽然在其他省区也有分布,并不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但是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纳西族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其中东巴文和纳西古乐堪称奇迹。本文对玉龙县纳西族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类Y染色体具有男性特有、父系遗传的特点。在排除基因变异的情况下,男性子代与其生物学父亲具有基本相同的Y染色体。我们可以据此寻找男性嫌疑人的家系,进而缩小侦查范围。郑州市公安局利用建立的Y-STR DNA数据库破获许多重特大案件,摸索出一系列的Y-STR家系排查技战法,为侦查破案提供了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永宁纳西族母系制与婚姻家庭研究综述胡阳全著云南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和婚姻家庭,是我国史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1962年宋恩常先生首次在我国公开发表了《纳西族母系家庭》(《民族团结》1962年8月号)一文。提出到民主改革前,在云南永宁纳西族的社会里...  相似文献   

6.
调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壮族无关男性个体的25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与其他12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采用Y27plex荧光检测试剂盒复合扩增67例样本,采用3130XL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使用Arlequin 3.5、Mega 7.0、SPSS19.0等一系列遗传学软件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统计。除2个双拷贝基因座DYS385ab、DYS387S1分别检出8、10个等位基因外,其余23个单拷贝基因座共检出86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个数为2~7不等,等位基因频率为(0.014 9~0.970 1),基因多样性GD值为0.058 8(DYS456)~0.823 6(DYS387S1),25个Y-STR基因座组成的单倍型共检出36种,其中66.7%为唯一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值为0.957 9。Rst遗传距离矩阵显示:贵州壮族人群父系遗传结构与文献中的福建畲族、内蒙古的蒙古族、山西汉族人群较为相似,与广西壮族、云南哈尼族、新疆维吾尔族、辽宁满族、吉林朝鲜族、萨尔茨堡人群差异明显。而与新疆哈萨克族、安多藏族、西非人群差异显著。25个Y-STR基因座在贵州壮族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可应用于父系亲权关系鉴定。  相似文献   

7.
云南迪庆藏族、丽江纳西族的服饰和居民建筑与云南滇西北特殊的自然环境、宗教、经济等相衬,形成了独特的服饰和建筑风格.在迪庆藏族、丽江纳西族的服饰和居民建筑中蕴藏着藏民族与纳西族人民对生活的希冀,也蕴含着许多的数学文化,值得我们去探析解读它.  相似文献   

8.
Y-STR多态与民族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染色体由于其非重组和父系遗传等特征在揭示父系谱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利用Y-STR来研究各种人种、民族及人群起源、进化、迁徙和融合,追溯父系祖先的演化历史.对Y-STR的特性和它们在民族的起源与演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运用国际法医学界推荐的"最小单倍型"共7个微卫星位点(DYS19,DYS389Ⅰ,DYS389Ⅱ,DYS390,DYS391,DYS392,DYS393)和1个高多态性微卫星位点DYS385,采用PCR结合银染显色技术,对采自临夏回族自治区东乡县的133个健康男性个体的DNA,进行了Y染色体8个微卫星的等位基因及单倍型分布状况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东乡族保留着较高的Y-STR遗传多态性,在测出的66个等位基因中共构建了110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98.9%,表明该系统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另外,我们的研究可以为东乡族这一穆斯林民族的起源提供有价值的遗传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东北三省汉族人群17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在获得书面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研究抽取了东北三省汉族人群中无直接亲缘关系的326份血样卡,其中,辽宁省63份,吉林省107份,黑龙江省156份。使用PowerPlex@21 System荧光扩增试剂盒对17个STR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再利用Modified-Powerstates软件计算其法医学参数。经分析得出,在17个基因座中,13个基因座的个体识别能力及遗传多态性较高,其中D18S51、FGA和PENTA_E 3个基因座尤为突出;剩余4个基因座中,D3S1358和CSF1PO中等,TH01和TPOX较低。同时对东北三省汉族人群和其他14个人群进行族源推断,通过对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主成分分析、遗传距离计算、多维尺度分析,研究发现14个人群中的所有汉族、云南白族、云南彝族、云南纳西族和韩国均与东北三省汉族的人群之间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而剩余人群则与目标人群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纳西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历程进行剖析,发现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纳西族文化内涵的项目,在体育现代化历程中极具生命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多数纳西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历史;拯救纳西族传统体育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建议:深化纳西族传统体育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必须保留体育项目中具有的纳西族文化内涵;让纳西族传统体育逐步走进学校。  相似文献   

12.
纳西语语音合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建立了一个纳西语按规则语音合成系统,该系统采用共振峰语音合成技术,以350个左右的无调单音节和4种声调模式为合成基元,该系统不仅适用于纳西语文-语转换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研究纳西语语音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丽江纳西族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从纳西族的文化发展看,道教的传播和影响与其自身文化的延续有着相互渗透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纳西族的生死观、和谐达观的审美姿态和纳西古乐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应用DOP—PCR与染色体涂染技术鉴别赤麂的Y染色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流式细胞仪分离小麂的Y染色体,并应用DOP-PCR扩增后标记作为探针,分别与雄性及雄性赤麂中期核型进行了染色体涂染,结果表明,只有雄性赤麂Y2染色体与探针有明显的杂交信号,说明只有Y2染色体与赤麂的性别决定相关,除除了相麂Y1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李霖灿怀着对纳西民族文化的热爱,依据东巴典籍中所述的纳西民族迁徙路线,跋山涉水探访文化的起源地,对纳西族的语言文字、歌谣、民间故事、民间信仰、婚丧习俗等进行调查,其许多论著堪称纳西文化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纳西象形文轮廓字体的设计及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轮廓字体是纳西象形文信息平台的核心.提出了纳西象形文印刷体的标准以及制作方法,为以后纳两象形文多种字体的开发以及其它应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纳西族地区东巴文化体系中的东巴舞谱舞蹈是纳西先民在地理、人文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祭祀舞蹈,它是纳西族鲜明独特思维意识的产物。它以凝情待发的内气运行展现出沉静敦厚的外部动作特征,以体现纳西族对生命力的看护,实现脚踏实地的诗意栖息。  相似文献   

18.
东巴经是由纳西东巴手抄口诵、世代相传下来的经书,是记录古纳西族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其中保留了大量的纳西古语、方言。《苦凄苦寒》是纳西族丧仪《挽歌》中的一部,突出反映了东巴经的语音特征,透过方言差异、古今音差异、同字异读三个方面可对东巴经的语音特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上海原住民的Y染色体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染色体是继线粒体之后的研究人类进化的又一热点,通过对其上的多态性位点研究也证实了非洲起源说.Y染色体上的各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组合成的单倍型与民族系统的时间发生尺度比较一致,所以是鉴别民族迄今最恰当的遗传材料.M119C这一SNP突变是百越民族的特色,M119C-M110C和M95T-M88G更是百越的特有种.良渚文化的族属是考古学界的一个争议焦点,有百越和三苗两种说法.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差异极大,其居民遗传上是否继承也是有问题的.本项研究通过对马桥地区良渚时期、马桥时期、战国、明代及现代居民Y染色体若干SNP位点的检测,重点考察了M119位点,发现马桥地区各时期的居民都有较高的M119C和M95T类型,具有典型的百越特征,而没有苗瑶的特征.这说明自古以来马桥地区居民都是越人,并且一脉传承至今.现代上海的原住民"宕傣"人与台湾原住民的遗传结构最接近,其次接近西南部的侗傣民族.主成分分析及主成分与Y染色体单倍型的相关分析发现,单倍型H9和H11区分了东越与西越,H7区分了苗瑶,H8区分出了氐羌,H11与H5区分了濮越系统与非濮越系统.各单倍型能对各民族系统较清晰地区分和代表,是族属分析的良好材料,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纳西古乐神话是在丽江致力发展旅游业的社会形势和宣科先生的鼎立宣传形成的。在由资源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作为文化商品的纳西古乐与曾经是纳西人生活一部分的丽江古乐已经有了本质的差别。纳西古乐神话只是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中一种营销手段、一种宣传结果。我们必须把作为商品的纳西古乐与原生的音乐相区别,不能让前者以后者的名义妨害了后者的生存。为此,必须整合市场、政府和民众三方面力量,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