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羽毛球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步法训练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如何发展和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下肢力量、下肢灵活性、步法移动速度。通过实践证明这样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对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基础和专项下肢力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决定短跑成绩的好坏,主要来源于平时科学的训练.尤其是发展下肢肌肉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本文从发展静力练习,发展对抗肌力量练习等角度入手,对发展短跑下肢力量的训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现代短跑力量训练是以速度为核心,以肌肉专项收缩形式为依据而进行的专项力量训练。本文根据现代短跑技术和我国短跑运动员下肢力量的特点,分析了短跑下肢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并简要介绍了髋、足、膝三个部位力量练习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下肢力量是跳水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常用的下肢训练法有最大力量训练、爆发力训练、超等长训练等。跳水的下肢力量训练方法和内容应该根据项目的不同以及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而制定。总结和阐述了中国国家跳水队常用的下肢训练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比复合训练法与非复合训练法对下肢力量影响的结果,从而探索出发展下肢力量的更优方法,旨在为广大教练员在下肢力量训练的方法选择上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方法 将24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复合组、非复合组和控制组3组,进行为期6周的训练。安排相同的负荷总量,安排顺序不同。复合组将力量训练与超等长训练安排于同一节课;非复合组先进行3周力量训练,再进行3周超等长训练;控制组不做任何专门练习。以1RM负重半蹲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1)复合组1RM负重半蹲平均增长(25.00±8.45)kg,提高幅度为21.5%;非复合组1RM负重半蹲平均增长(26.25±9.91)kg,提高幅度为24%;(2)对3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复合组和非复合组1RM负重半蹲与实验前纵向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复合训练与非复合训练都能够提高初级训练水平男性大学生的下肢力量,两者的训练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现代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在比赛中获胜。因此提高专项力量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如何能利用系统、科学的手段发展下肢爆发力,正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查阅、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合理的快速力量的练习方法,可有效提高青少年的下肢爆发力。  相似文献   

7.
立定跳远训练主要要训练腰腹力量,下肢力量;针对腰腹肌肉及下肢肌肉特点,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大多年龄偏小,因此在实际的下肢肌群专项力量训练中需要根据个体需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使运动员能够在短时间内经过预赛、半决赛以及决赛的考验,获得优异成绩。但是当前由于下肢小肌群训练的机会较少,运动员下肢力量薄弱,在比赛中容易出现失误的情况,需要运动专家学者制定准确的训练方案。本文主要对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下肢小肌群专项力量训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训练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依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注重上肢力量训练、注重腰腹力量训练、注重下肢力量训练、注重对抗性练习训练、注重综合训练方式等有效方式。希望教练在对柔道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能够采取多元化的措施,结合运动员实际情况与身体特点,制定完善的训练计划,进而增强核心力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低负荷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对男性大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和厚度的影响,招募男性大学生2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人,进行每周3次为期5周的训练实验,分析5周训练前后下肢肌肉质量、厚度和力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周训练后,对照组肌肉力量显著提升(P=0.00),实验组肌肉质量、厚度和力量均显著(P=0.03;P=0.05;P=0.00)。说明血流限制有益大学生肌肉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1.
王豫 《洛阳大学学报》2006,21(4):125-128
依据当今速度力量的研究成果,制定专家问卷、教练问卷,以河南几所高校排球教研室和少年体校为调查对象,针对男子排球运动员下肢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做出综合统计分析,以期为排球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将减肥训练营中80名肥胖青少年看作研究对象,对照组不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组需进行4周训练。实验后核心力量训练组体重、腰围、腰臀比非常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BMI、臀围、大腿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后核心力量训练组左下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非常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身体脂肪量、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左上肢脂肪量、躯干脂肪量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实验后核心力量训练组基础代谢量非常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台阶指数、肺活量高于对照组,总能耗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核心力量训练后,受试者血清SOD含量显著性高于训练前和对照组(P0.05)。实验后核心力量训练组血清NOS含量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经核心力量训练后,受试者血清MDA含量非常显著性低于训练前(P0.01),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经核心力量训练后,受试者血清GSH-P含量显著性明显高于训练前,非常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改善肥胖青少年血清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王健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6):117-120,142
通过对短跑技术摆动动作的分析,特别是对短跑过程中髋部动作一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一平动运动的特征分析,认为短跑力量训练应以发展专项摆动力量为主,一般力量训练为辅,紧紧围绕摆动动作的肌群力量着手,在优先发展髋部屈肌肌群力量与上下肢力量均衡协调的基础上,改进短跑技术,并提供了短跑摆动专项力量训练的相应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能够有效改善糖调节受损(IGR)老年人胰岛素敏感性和提升肌力、心肺耐力、平衡和步态表现的运动方案,招募75名IGR老年人,进行胰岛素敏感性、糖代谢、下肢肌力、耐力、平衡和行走能力等测试,然后进行随机分组,将受试者分为肌力训练组(M组)、心肺耐力训练组(C组)、平衡训练组(B组),按照每组训练方案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各组训练皆以3~4人团体进行运动,每次30~40min,每周4次,总共48次训练,在最后一次训练干预结束后3d内进行后测,项目与前测一致.结果:C组和M组对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取得显著改善作用(p0.05),而平衡训练组虽具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髋屈曲肌、膝屈曲肌、踝跖屈肌和踝背屈肌肌力均有显著增加(p0.05).M组和C组的受试者在心肺耐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采用肌力训练和心肺耐力训练方案的老年人6min行走测试后测结果显著优于接受平衡训练的老年人(p0.05).M组、C组、B组受试者平衡能力均取得显著进步,且C组在串联行走测试的结果显著优于M组和B组(p0.05);心肺耐力训练组经过12周训练,行走速度、行走步频、步幅均显著增加(p0.05);肌力训练组和平衡训练组经过12周训练,行走速度、步频、步幅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心肺耐力训练组显著高于肌力训练组和平衡训练组(p0.05).得出心肺耐力训练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下肢肌力、心肺耐力、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等得到显著改善,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对下肢肌力、平衡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篮球跳投动作中各肌肉的激发顺序和用力大小,采用表面肌电仪和SONY摄像机同步记录了篮球运动员完成原地跳投动作时上下肢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观察了定量运动训练时肌肉的疲劳情况.结果表明:跳投动作上下肢肌肌电活动开始与结束的激发顺序各不相同,在整个跳投动作中,腓肠肌后段在各组中作用最大,其次是手伸肌群和肱三头肌;上肢肌群比下肢肌群的作用大.结论验证了“用力顺序”是“自下而上”的观点;运用肌电技术的研究方法能够准确测试篮球运动中各肌肉的激发顺序和作用大小.  相似文献   

16.
最大力量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它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其中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发展最大力量的主要决定手段。此外,运动员最大力量水平与训练中各种肌肉收缩形式所占比例高度相关。肌肉的生理横截面、血睾酮水平和血皮脂醇水平等与运动员最大力量水平发展关系密切。最大力量发展的敏感期、发挥肌肉潜力的能力与技术等因素对发展最大力量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某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0例;随机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主要有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共治疗8周,每周治疗5 d,每天训练2次。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还进行等速肌力训练。通过、FMA评分表、ARAT上肢运动测量评分表、上肢肩关节外展和腕关节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肌电积分值对上肢功能进行评价。通过BI指数和DASH量表对生活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峰力矩、峰值力矩体重比、平均功率、总功四个力学指标对肌力进行评价。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指标、生活方面评分指标和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各指标均有很大的改善。可见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关节屈伸肌力,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式运动功能改善,帮助患者加强自理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企业要科学实施奖惩制度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体系,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以人为本的培训与发展制度,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并积极探索职工持股等奖励手段。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少年网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内涵;从专项起动、专项跑动、快速挥拍能力、体力、肌肉力量、肌肉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网球技战术能力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少年网球运动员专项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发展少年网球运动员专项能力应注意以下问题:敏感期专项能力优先发展;重要专项能力重点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稳步发展;科学进行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20.
超等长练习的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是人体进行运动的首要素质,发展力量的方法多种多样,同样效果也各有不同,作为发展速度性力量(爆发力)的超等长训练,已日益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所接受,但由于他们对其生理机制了解甚少,缺乏训练的科学性,因此采用时,伤病也经常发生,因而有些专家及教练指出:超等长训练应三思而后行。本文旨在通过超等长训练生理学的分析,阐述其训练的科学依据和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使运动员能理解运用它,指导自己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