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白族歌谣是反映白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民族旅游逐渐走向市场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挖掘白族歌谣文化的旅游功能,发挥它在旅游景观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白族歌谣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开发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大理白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等特征,白族传统体育能满足个人需要,增强民族凝聚力;由于受现代商品经济的冲击,白族传统体育在现代商业社会被简单化和商业化,民间体育的精神价值正在消失。并指出只有加大对白族传统体育的扶持力度,普及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使其更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莲池会”是白族民间以观音信仰为主集众神祭拜为一体的中老年妇女组织,从该组织的成员构成、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以及发挥的文化功能来看具有明显的母性文化特征。从“莲池会”对白族妇女主体意识的提高,对白族生殖崇拜和本主文化的传承以及观音老母信仰的事实出发,探讨其与白族母性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4.
白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白族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视。《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一书,是一部白族文化研究的力作。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很有特色:一是用文学作统摄,全面观照白族碑刻;二是综合各类文献,以时代新思潮解读;三是以文化为视野,充分揭示碑刻的意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学史来读,也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化论著来读。  相似文献   

5.
大理白族建筑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在中华民族建筑中享有盛誉。本文从文化角度阐述了白族建筑特色怎样植 根于本土文化沃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并经创新而形成。总结出白族建筑遵从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充分和谐 以及体现了白族人民典雅、素净、细腻、宁静的审美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龙舟竞渡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一项集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水上运动项目。大理白族龙舟竞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从文化视角分析大理白族的龙舟竞渡文化,旨在揭示白族龙舟竞渡的社会文化价值,丰富中华龙文化的内涵和影响,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大理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自古至今沿袭下来的白族服饰文化更以其独特性和审美鉴赏价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白族服饰的文化意蕴,无疑是了解白族、认识白族文化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就白族本主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作粗略探析,试由此出发揭示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认为本主崇拜是白族的一种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其产生、形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它和白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哲学、村社生活、民族意识等密切相联,形成了一种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以村社和水系为纽带的民间宗教文化。白族本主文化与白族其它文化一样,是一种多元的开放性文化。  相似文献   

9.
白族档案是白族世代相承、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特定文化空间的永久保存载体。基于民族文化的白族档案研究,是以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为三个基点,综合考虑民族档案的立体式存在状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进行白族档案研究,在全面、深入地对云南大理凤羽白族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揭示白族档案在这一地区发展演变规律,进而提出解决民族档案资源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这一关系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1840年以后的滇西,出现了三个著名的商帮:喜洲帮、鹤庆帮、腾冲帮。其中的喜洲帮和鹤庆帮,大多是由白族商人组成,又被称为白族商帮。白族商帮在造就了令人称奇的经济奇迹的同时,形成了商帮的经营理念、文化精神以及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构成了白族商帮文化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关于白族扎染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西南夷的纺织简史和白族扎染的形成及其工艺史略,结合白族扎染现状的透视方式,对白族扎染进行文化思考,从而对白族扎染的文化、审美属性以及生产作出相应的结论。论点是:中国纺织史可以追溯到商代或西周。西南夷纺织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汉。张骞在大夏见到的蜀帛,其中就一定有西南夷生产的布帛。西南夷泛指西南的少数民族,而当时河蛮人数众多,其活动中心主要在滇池和叶榆(大理),这是白族扎染的基础。白族扎染浓缩着白族千百年来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故白族扎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主要属性是文化的、历史的,其次才是商品的。当今的白族扎染生产存在着危机和风险,要走出困境必须保持白族扎染的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也才能保住白族扎染的文化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12.
南诏铁柱是南诏时期留下的著名文物,本文从铁柱的立柱情况以及与铁柱相关传说的考释出发,提出了铁柱已不仅仅作为崇德报功之物存在,还是白族人民对其它多种文化吸收、容纳和创新的历史见证.成都武侯建柱的传说与蜀汉文化的传入,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会与大黑天神的创新,独具特色的白族本主文化以及白族自身发展的历史足迹等都印在了南诏铁柱的祭柱文化中.  相似文献   

13.
竹不仅影响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质生活,而且深刻地影响着白族人民的的精神生活。白族的竹民俗文化、竹宗教信仰、竹人格魅力、竹文学艺术、竹绘画艺术和竹园林艺术共同构成了白族竹文化的精神层面。对其进行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将为大理白族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重要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理学院体育教学开设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理学院是一所设立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服务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是其办学宗旨之一。白族传统体育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白族文化就应当重视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体系。作为大理白族地区的高等院校,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传承和弘扬白族体育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汉、唐时期历史文献考究可知:白族开发盐业,不仅历史悠久,成就辉煌,而且在汉代就形成了影响巨大,极其有名的"金马碧鸡"神话传说和其它文化现象。本文分三个部分论述了唐朝时期白族盐业生产的辉煌成就,白族"金马碧鸡"盐神文化的千古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白族服饰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服饰中体现的民族审美文化特点与该民族的居住环境、性格特征、审美爱好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文化,既蕴涵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又呈现生机快然的传承新姿。在中国民族服饰家族中,云南鹤庆县的白族女性服饰堪称一枝独秀,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是民族服饰艺苑中一朵独具特色的奇葩。  相似文献   

17.
绕三灵是白族文化中最有特色的民族节日,在绕三灵的盛会中包涵着许多白族历史文化的内容和信息。 根据以往的资料,人们大抵知道绕三灵的一些概貌。但是,绕三灵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它是怎么产生的?它为什么有持久的传承惜?为什么它分张乐进求、蒙细奴罗牵连在一起等等,仍然是尚待破译的迷团。  相似文献   

18.
本主庙是白族宗教文化最典型的物质形态,内容丰富、雕饰精美,集中体现了白族建筑中高度成熟的建筑、雕刻、彩绘、书画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原始宗教文化、汉文化、周边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在建筑中的交融与叠合。本主庙借助建筑外观形式、装饰、色彩等要素,用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丰富而深邃的文化信息,主要表现在敬神礼人,以人为本;求吉祈福,乐天安命;文化整合,雅俗共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以追溯西南夷的纺织简史和白族扎染的形成及其工艺史略,结合白族扎染现状的透视方式,对白族扎染进行文化思考,从而对白族扎染的文化、审美属性以及生产作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大理白族青年女装富有一种多元的视觉,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它始终与本民族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它的选材、造型、工艺、图案等,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和心理,它不仅是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整合,还体现了审美主体内心的情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出白族在特定社会结构下的民族生活、民族习俗和民族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