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非月经期的4000名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常规宫颈刮片,涂3%的醋酸及复方碘溶液,可疑部位病理活检.结果4000名女工中发现宫颈原位癌1例;宫颈浸润癌1例;宫颈CINⅠ136例,CINⅡ28例,CINⅢ6例.结论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结果准确、可靠.对于宫颈癌(外阴、阴道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是基层医院大规模普查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2.
液基超薄细胞技术宫颈涂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和Bethesda系统(TBS)在宫颈病变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4226例患者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就诊,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4226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342例(8.09%),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273例(6.4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7例(1.5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2例(0.28%),TCT与阴道镜病理检查符合率为42.69%.由此可看到TCT技术结合TBS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与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门诊的98例CIN患者,每位患者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提示宫颈CIN后,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术后组织送病检,比较两种方式诊断CIN的差异。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CKC术病检一致率随着CIN级别升高而升高,阴道镜下活检与CKC术后病检结果诊断的完全一致率为49%(48/98),在炎症和CINⅠ一致率为0,CINⅡ、CINⅢ、宫颈癌中分别为26.1%、55.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术后病检级别升高13例(13.3%)。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在CIN级别较高病例中诊断准确性升高,所以阴道镜下活检和CKC手术对CIN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宫颈三阶梯式诊断程序,正确诊断宫颈病变。方法介绍宫颈病变的三阶梯式诊断程序:细胞学筛查-阴道镜检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正确运用三阶梯式诊断程序,能实现在子宫颈癌前诊断,阻断子宫颈癌的发生.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牢及死亡率。结论在宫颈病变的筛查工作中遵循宫颈病变三阶梯式诊断程序,能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结合宫颈细胞学ASCUS检查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者8500例。结果回报为ASCUS的640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302例阴道镜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取活检并送病理,338例阴道镜检查为慢性炎症,给予阴道上药3个月,3个月后复查宫颈TCT,8例仍为ASCUS,在阴道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剩余的330例复查阴性者定期复查。结果:310例取活检的患者,检出CINI-III级165例,宫颈癌5例,慢性炎症140例;330例随访3~24个月,复查宫颈细胞学无明显异常,减少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损伤几率。结论:对于基层医院,阴道镜结合宫颈细胞学可有效地排除宫颈癌,减少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不同宫颈病变中人类乳头状病毒(HPV)16/18感染与Ki-67表达的关系和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114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进行HPV16/18型检测和Ki-67抗原表达的观察。结果HPV16/18型阳性者60例(52.63%),其中慢性宫颈炎(CC)9.38%(3/32)、子宫颈尖锐湿疣(CCA)Z7.27%(6/22)、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IN)78.57%(22/28)、子宫颈浸润癌(ICC)90.06%(29/32);Ki-67抗原阳性表达为61例(53.51%),其中CC12.5%(4/32)、CCA31.82%(7/22)、CIN71.43%(20/28)、ICC93.75%(30/32)。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HPV16/18阳性率和Ki-67表达率逐渐增高。CC与CCA比较,HPV16/18和Ki-67阳性率均无差异(P>0.05),但良与恶性宫颈病变比较,HPV16/18和Ki-67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HPV16/18感染阳性的宫颈病变进行Ki-67检测,在预测宫颈良恶性病变的准确度上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林南娟 《广东科技》2009,(14):76-76,118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细胞检查呈良性改变中的临床应用与价值.方法:对2005年至2008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行TCT检查细胞学结果为良性改变,但临床见宫颈重度糜烂或可疑病变的29I例行阴道镜检查,并与组织学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炎症265例占91.06%,CIN Ⅰ 17例占5.70%,CIN Ⅱ 5例占1.65%,CIN Ⅲ 1例占0.33%.浸润癌3例占1.03%.结论:TCT结果异常并不是进一步行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的唯一指征,对代TCT良性患者尤其宫颈严重糜烂者不能放松警惕,应联合阴道镜进一步检查,能明显提高宫颈疾病的准确率,减少漏筛.  相似文献   

8.
探究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金塔县妇幼保健站2018年进行宫颈癌筛查,1月至12月共筛查35-64岁的妇女5216人,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诊断表为金标准,分析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经TCT筛查异常人数为193人,TCT联合阴道镜检查160人,筛查确诊宫颈癌1人,高度病变10人,低度病变11人;单一行TCT检查灵敏度为27.27%,特异度为96.40%,准确度96.11%;TCT联合阴道镜检查灵敏度为54.55%,特异度为97.15%,准确度为96.97%。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检查准确率,且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宫颈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种有效的诊断访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我院收治106例宫颈CINⅢ及CINⅢ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宫颈脱落细胞筛查、在阴道镜下对可疑病变多点定位取材、锥切后病理检查-三阶梯技术应用;及宫颈锥切术尤其是LEEP的应用,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诊断及治愈率高;满足部分患者生育需求。结论宫颈脱落细胞筛查、在阴道镜下对可疑病变多点定位取材、锥切后病理检查-三阶梯技术应用于宫颈CIN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高;宫颈锥切术尤其是LEEP的应用,具有治愈率高,且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并发症少,又可保留部分患者生育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技术(TCT)和Bethesda系统(TBS)用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6月-2007年3月利用TCT,结合TBS分类对1500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结果患者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1500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92例,其中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0例(21.7%),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11例(12.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6例(39.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2例(23.9%),宫颈鳞癌3例(3.3%),病理符合率为92.4%.结论:TCT用于宫颈细胞学诊断,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