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为增产灵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生理根据。增产灵能提高叶片含氮率,有促进营养器官中碳水化合物向谷粒运转与再分配的作用,从而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抽穗期前后施用增产灵可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硝酸稀土应用于农业生产是一个新课题,今后将可为农业化肥提供广阔的来源。本试验部分地阐明了硝酸稀土应用在农作物上的生理根据。硝酸稀土处理水稻,可使鞘、茎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谷粒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从而促进谷粒灌浆的生理过程,为增加结实率提供物质基础。硝酸稀土处理花生植株,可以提高根部对磷素的吸收、运转以及加强结荚侧枝和发育中子房的分配率,有利于花生的荚果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
水稻强,弱势粒灌浆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改变水稻源、库关系的方法探讨了水稻强、弱势粒结实差异的生理原因。水稻谷粒灌浆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强势粒优先灌浆充实。在灌浆过程中,强势粒的可溶性糖、水分含量、呼吸强度及ATP含量变化等均比弱势粒强。谷粒的能障水平与许多代谢强弱呈负相关。此外,谷粒内源ABA有促进灌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始穗期施用赤霉素(920)可以提高喂叶的输出率,促进叶内C~(14)同化物的转移,施药后1—10天效果明显。幼穗形成期处理,亦可提高输出率。赤霉素能促进C~(14)同化物流向代谢中心,提高分配率。在出穗过程中,可加速C~(14)同化物流向茎部;而在灌浆过程中,可加速C~(14)同化物流向穗部。在幼穗形成期,可减少同化物流向分蘖,而增强对主茎营养物质的供应。始穗期施用赤霉素,可使茎部纤维素、木质素的合成比率提高;也能使淀粉、糖等物质的含量增加,但其合成比率却有所降低。在灌浆初期,穗部的C~(14)同化物基本上是可溶性与稀酸溶物质,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合成极少,且与对照几无差别。本研究提出了赤霉素(920)在水稻应用上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山楂盛花期喷布50—70ppm赤霉素溶液,能增加叶面积和比叶重,但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略低于对照。赤霉素处理能提高山楂叶片的光合速率,对提高山楂座果率、提高产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增产灵、增产素及苯氧乙酸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始穗期或灌浆初期,叶面喷施增产灵30—40ppm,增产素30—40ppm或苯氧乙酸80ppm,均能提高叶片含氮量,促进叶中C~(14)同化物的输出和提高在谷粒中的分配率,有利于谷粒的灌浆过程,从而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GA)是一种发现较早并在果树上应用较广的植物生长物质。本文综述了GA在果树体内的运输代谢方式及作用机理.着重介绍外用赤霉素对果树各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在果树生产上表现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于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试验于1973年进行。采用品种:早造用“珍珠矮”,晚造用“广华”。1.在水稻幼穗第一苞原基分化期(广华)和第一枝梗原基分化期(珍珠矮)施用氮素肥料,能增加有效穗数、第二枝梗数和谷粒数,但千粒重稍有下降。2.晚造“广华”在幼穗第一苞原基分化期喷施赤霉素(5ppm.),并不增加有效穗,但可显著增加第二枝梗;喷施NAA(250ppm.),虽可增加有效穗,但第二枝梗和谷粒数下降,因此,这两种激素单独使用时增产并不显著,只有配合使用氮肥,才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早造“珍珠矮”在始穗期喷施赤霉素(10ppm.)或赤霉素加矮壮素(0.5%)增产效应明显。3.增产灵30ppm.在幼穗分化期和始穗期施用有增产作用,而以20ppm.在幼穗分化始期使用,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古小茴香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式,研究了10 mg/L锌浓度下,不同水杨酸浓度(100μmol/L,200μmol/L)处理对茴香植株株高、生物量、地上部和根系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胁迫下,水杨酸处理不利于茴香植株株高的生长,且高浓度水杨酸对株高生长的抑制较大;高浓度水杨酸处理能显著降低茴香植株的生物量累积,但可提高茴香植株的根冠比;200μmol/L水杨酸处理能显著促进茴香植株对锌的吸收累积;水杨酸处理在茴香不同阶段对锌的吸收累积的影响不同;水杨酸处理后,不利于锌在茴香植株体内的迁移.  相似文献   

10.
用1mg/LDATCD-A溶液喷施黄瓜幼苗叶片,吸收后直接影响着根系生长的代谢。与对照比较,DATCD-A处理促进根的生长速度,提高脱氢酶活性,相对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但同工酶谱带增多。随着DATCD-A处理时间延长,蛋白质含量下降,而蛋白水解酶比活性和核酸总量增高。说明DATCD-A的调控主要通过影响核酸和蛋白质代谢及酶的活化而起作用,促进根的生长发育,提高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与运转能力,保证黄瓜整株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镉对杂交水稻幼苗毒害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水稻幼苗,研究镉对杂交水稻幼苗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植株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均下降;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细胞膜透性大幅度增大.镉的毒害可导致体内保护酶活性受到抑制,膜系统受到伤害,从而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硼在植物体内参与细胞伸长和组织分化,酶代谢和木质素形成,有利于碳水化合物运输及蛋白质代谢。因此硼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作物抗性,提高授粉率,促使作物早熟和改善品质。红A硼是英国CMI公司生产的浓缩、速效、速溶叶面喷施硼肥,即使在低温下也可以完全速溶解于水。其含硼量≥21%,红A硼粘附性强、渗透性快、易被植物吸收对作物肥效显著。水稻是属于对硼敏感的作物,我场属于缺硼地区,为掌握红A硼在水稻中增产作用及施用方法。特做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3.
从稻蟹生态种养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3株对水稻恶苗病具有防治作用的拮抗细菌,其防治效果可分别达到69%,60%,62%。经鉴定,3株拮抗细菌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J2(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芽孢杆菌属J3(Bacillus sp.)和枯草芽孢杆菌F3(Bacillus subtilis)。3株拮抗细菌均可代谢产生蛋白酶与纤维素分解酶,致使病原菌菌丝顶端部分膨大,从而抑制菌丝生长,降低恶苗病发病率。拮抗细菌也可同时促进水稻苗期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的增加,诱导水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提高,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下降,进而提高水稻防御能力,降低病害发生。3株拮抗细菌均表现出对水稻恶苗病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生长产生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以5份同源四倍体水稻和5份相应的二倍体水稻为材料,对其谷粒性状、垩白度、胶稠度、碱消值、糊化温度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谷粒性状中长宽比和长厚比降低的水稻材料较多,其他性状大多表现为显著增加,其中谷粒体积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单粒重;水稻染色体加倍后垩白度变化差异较大,同源四倍体水稻大都没有达到优质米水平;胶稠度中红米四倍体达到优质水平,在糊化温度中同源四倍体水稻基本达到中糊化温度;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中3个四倍体材料均有显著增加,幅度最大的为圭630(4),另外2个材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同水稻品种染色体加倍后对其籽粒大小及米质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筛选及改良有望获得高品质的同源四倍体稻米.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处理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采用超声波、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种子,研究其对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20~50 min,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超声波处理35 min效果较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相对提高59.3%和17.8%,处理种子比对照提前2~3 d发芽;超声波和赤霉素共同作用种子,产生了相长的效果,其中以超声波作用35 min、赤霉素浓度1 200 mg/kg、浸种18 h效果较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相对提高54.5%和16.5%。超声波、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能够明显促进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两株产ACC脱氨酶的内生菌蜡状芽孢杆菌SZ5和荧光假单胞菌DLJ1为材料,探讨其在辣椒促生和预防线虫病害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虽然两菌剂处理不能促进种子萌发,但对幼苗生长有短暂促进作用;促生作用消失后,植株体内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仍高于对照,DLJ1组高于SZ5组.挑战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接菌组植物体内的POD等酶活性以及总黄酮等物质含量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菌剂处理降低了植株染病率和染病程度,提高了辣椒产量和品质;萌发期一次处理效果优于后期的多次处理,DLJ1的处理效果优于SZ5.总之,DLJ1在辣椒种子萌发期一次接菌就可以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植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提高辣椒产量.该作用可能与萌发期菌株的有效定植、生长期的抗氧化能力的维持与高效反应,以及有效降低乙烯产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色光对蛇足石杉离体叶状体生长和石杉碱甲(Hup A)累积的作用,设置了二极管白光(W)、二极管蓝光(B)、二极管红光(R) 3种不同色光处理,以普通荧光灯(CK)为对照,研究不同色光下叶状体生长和Hup A累积的差异及其与IAA、ZT、ABA、GA几种内源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光处理对蛇足石杉离体叶状体生长繁殖有促进效果,但对Hup A含量累积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蓝光相较CK提高了叶状体的生长量和Hup A的含量,其叶状体Hup A生产率最高达1 811. 728μg·L~(-1),较CK提高了49. 67%;蓝光处理的叶状体IAA/ZT值、ABA含量、ABA/ZT值、ABA/IAA值在全生育期均高于CK.依据不同类型激素功能,该研究结果说明:蓝光培养的叶状体中存在高水平的生长型激素IAA/ZT,促进其生长,增加了生物量,且其体内成熟型激素ABA的高水平存在,促进了次级代谢产物Hup A累积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模拟水稻温室育苗的条件下,以不同含氧量的去离子水作为培养液,研究了根系环境中不同含氧量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其内部代谢活动的变化作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如下: 1.在温室无土育苗的条件下,根的干物质重、根长和根冠比随着根系环境中的含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水中的含氧量对株高和茎叶干物质重的影响不明显。 2.在温室无土育苗的条件下,胚乳的贮藏养分转变为水稻植株的有机物质的转化率随着水中的含氧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3.对根系内部代谢活动的初步研究表明,当根系环境中水的含氧量降低时,水稻幼苗根中出现氨基酸和苹果酸的积累,而粗蛋白含量下降。说明根系环境中含氧量减少时,三羧酸循环的运转受阻,根内蛋白质合成减弱。  相似文献   

19.
MYB家族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功能广泛,这类蛋白在植物器官形态建成、次生代谢、激素代谢和信号途径起关键调控作用.从水稻中克隆R2R3-MYB家族转录因子OsMYB8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OsMYB84为拟南芥MYB84同源基因,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研究显示OsMYB84为核定位蛋白.器官表达谱和原位杂交分析实验显示OsMYB84在水稻叶枕、茎以及根中高表达.构建OsMYB84过表达体系,筛选出纯合株系.与野生型相比,OsMYB84转基因水稻的株高明显矮化,因此推测OsMYB84可能通过影响茎和叶枕处侧生分生组织进而改变株高.另一方面,激素和胁迫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OsMYB84受到ABA、高盐的显著诱导.同时,OsMYB84显著提高了转基因水稻的耐盐特性,减少细胞损伤并且也提高了转基因水稻种子对ABA的敏感性,这暗示着OsMYB84基因可能通过依赖ABA信号通路参与水稻盐胁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20.
土壤追施锌肥对水稻植株锌累积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在水稻(扬育粳2号)分蘖期及灌浆期追施锌肥,探究不同生育时期及锌肥施用水平对水稻成熟期植株吸收和累积锌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两个时期施肥后,水稻成熟期各器官锌含量和植株锌累积量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锌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也随之改变;施肥处理后,营养器官茎中锌含量最高可达到对照组的4.3倍(分蘖期),而糙米锌含量较对照组最大增幅分别为20.9%(分蘖期)和29.7%(灌浆期);相同锌肥水平下,分蘖期施肥植株锌累积量(最高454μg)均高于灌浆期(最高266.2μg),而锌收获指数(最大0.194)均低于灌浆期施肥(最大0.336).总之,土壤追施锌肥可以显著增加水稻植株锌的累积,并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籽粒中锌的含量和累积量;灌浆期较分蘖期追施锌肥更有利于提高水稻籽粒锌水平,是通过土壤追肥方式提高水稻籽粒锌水平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