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广东科技》2007,(12):23-24
无可置疑,这是一场"中国经济大省与世界的精彩对话".8年来,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始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每一次会议都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参与,为广东经济发展出谋献策.而广东则巧妙地登上了国际巨人们的"肩头",以国际化视野对广东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决策.  相似文献   

2.
建设“创新型广东”,其核心是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引领我省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这一历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世界经济论坛在《全球竞争力报告2002-2003》中提出“核心技术创新国或地区”的概念。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总体战略研究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广东自2004年开始,进行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总体战略研究。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的分析,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战略目标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4.
王拥军 《广东科技》2012,21(16):40-44
广东专业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最具特色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阐述广东专业镇已有的发展基础及特征,结合“十二五”期间广东专业镇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存在问题,提出若干创新措施,为广东专业镇未来的发展提供破解思路。  相似文献   

5.
叶景图 《广东科技》2011,20(1):65-67
编者按:近期,为充分利用广州举办第16届亚运会的契机,积极对外宣传广东经济发展成就,由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三会”新闻宣传工作小组办公室联合召开的“十一五”科技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我省科技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以及“十二五”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路平 《广东科技》2006,(12):4-6
2006年,广东前所未有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而自主创新的观念似乎也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广东的科技投入、专利申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技术产品产值等指标,也排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前列。似乎广东的“自主创新”的基本问题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再多费唇舌了。但是,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广东资源紧缺,人口膨胀,土地匮乏给发展形成的巨大压力以及发达国家、跨国资本对技术的垄断和资源的控制,不对称的、不利于发展国家(地区)的国际规则和秩序的形成和覆盖,使广东今后发展只有“自主创新”华山条路。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0,(24):1-2
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推广广东自主创新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推动形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转变,兴起广东自主创新高潮,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以“科学发展、创新广东”为主题,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广东十大创新人物”和“广东十大创新企业”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11,(5):44-45
【序曲】“广东十大创新人物”和“广东十大创新企业”评选活动启动 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省科技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20个单位联合组织开展的“广东十大创新人物”和“广东十大创新企业”评选活动(简称“双十”评选)在南方新闻网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9.
陈宇山 《广东科技》2008,(17):60-62
二十世纪后期,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四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腾飞,从经济不发达地区跨入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行列,创造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因而获得“亚洲四小龙”的称号。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经济走在全国前列,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殷切期望,广东要“用20年赶超亚洲‘四小龙’”。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于11月15日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举行,经过仔细周密的论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亲自选定了大会的主题——“广东实现现代化途径的探索”。25名国际工商界和学术界的巨子就这一主题做了精彩的发言。看来在世纪交替之际,“现代化”的问题又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世界经济论坛在《全球竞争力报告2002-2003》中提出“核心技术创新国或地区”的概念。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总体战略研究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广东自2004年开始,进行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总体战略研究。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的分析,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战略目标被提上议事日程。如何理解这一战略性目标?如何认识“创新型广东”一词的内涵?版块一(“创新型广东”)着重从概念剖析的角度出发,来谈相关问题。分别代表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不同专家代表…  相似文献   

12.
清末十年,广东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加速转型,官绅对城乡控制能力大为减弱,社会普遍动荡不安,造成民怨沸腾,“民变”蜂起。“民变”作为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既打击了清王朝在广东的基层统治,促进革命形势的高涨,但同时又有很大的破坏性和局限性,不宜颂扬过多。  相似文献   

13.
一、2008年广东科技发展环境分析 1.国际经济与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007年,世界经济在美国经济降温、国际油价居高以及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由于全球消费需求旺盛,商业投资活跃,国际投资及跨国并购金额继续增长。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广东日益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在《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广东勾画了“十二五”时期的科技发展蓝图,提出了四大主要任务和十三个发展重点,但如何衡量这些举措所取得的成效?科技发展目标的科技指标因此成为核心。与过往的五年计划相比,“十二五”时期对科技发展目标追求有何新变化?本文从指标、数据的角度,解读广东科技发展指标的选取与趋势,并通过与江苏的对比找出广东科技发展的优势与差距。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08,(17):29-30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省委、省政府最近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既与世界接轨又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当全国现代产业发展排头兵。  相似文献   

16.
, 《广东科技》2012,21(20):16-16
曾在上世纪90年代重奖科技人才引起轰动的广东,为加快创新型广东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奖励力度,出台一系列“引才引智”政策:拟用8000万至1亿元的工作经费,引进广东省优先发展产业急需的国际一流创新和科研团队;用3000万至5000万元的经费引进国内顶尖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和科研团队;用1000万至2000万元的经费引进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和科研团队;同时重点引进两院院士和相同等级担任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大工程项目首席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每人一次性提供5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和100万元(税后)住房补贴。  相似文献   

17.
《广东科技》2006,(6):1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整个世界为之震动,中国举全国之力完成的“两弹一星”大大地鼓舞了中国人。而振奋的背后,我国科技能力的飞跃,才是这项伟大“科学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最实质的贡献:正是这样的大科学计划为中国的国防科技和基础工业科技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也正是这样的“技术”的集中开发,引导了中国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迅猛进步。这种技术知识的积累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比如在中国的核工业,比如电子工业……  相似文献   

18.
张长生  刘殿兰 《广东科技》2012,21(18):39-43
“十一五”以来,广东以“大科技、大开放、大合作”理念,实施了省部院产学研合作、重金延揽世界一流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大力发展新型科研机构、选派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颁布全国首部自主创新地方法规等举措,努力构建开放型国际化的区域产学研合作新体系,从而显著提升了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科技》2009,(19):74-74
【公司基本情况】 广东信达化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化纤”)位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旅游城市”和“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中国广东省开平市境内。公司由中央直属企业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信达投资有限公司,与广州市鸿汇投资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31日共同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8,407万元。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十六大以来广东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分析了十六大以来广东民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原因,并结合十六大以来,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广东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进一步加快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