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过对草坪基质施用不同粒径的生活垃圾堆肥,研究了水分胁迫下垃圾堆肥对高羊茅生理生态的作用.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粒径垃圾堆肥对高羊茅生物量及株高的增加产生积极影响,叶绿素含量也有所提高.经粒径300nm的堆肥(堆肥1)处理,高羊茅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出37.3%和14.9%;根长和须根数也有较为明显的增加,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5.8%和27.8%(P<0.05).不同粒径的堆肥对水分胁迫下高羊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其中堆肥1处理3种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52.7%,65.3%和4.4%.水分胁迫下,堆肥处理对脯氨酸含量影响较小.但施入堆肥能明显降低高羊茅叶片丙二醛含量,其中以300nm粒径的堆肥1和1 700nm粒径的堆肥4处理分别比照降低了19.7%和35.1%.可见,在水分胁迫下,高羊茅草坪基质中施入不同粒径垃圾堆肥,尤其小粒径堆肥(300~600nm),可明显改善植物的生理生态调节功能,缓解水分胁迫带来的伤害,提高高羊茅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
麻疯树幼苗耐旱的保护性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麻疯树幼苗叶组织中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60 h胁迫中,麻疯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明显下降;处理36 h内,丙二醛(MDA)含量略有增加,但增幅不大,叶绿素含量增加;处理36 h后,MDA含量大幅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抗坏血酸(ASA)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凤仙花对铅的抗性,采用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对凤仙花幼苗进行浇灌处理,测量其株高、叶片数、茎叶重、根系重、叶绿素含量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株高降低、叶片数减少、茎叶重降低、根系重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处理浓度低于500 mg/kg时,铅浓度的增加对凤仙花幼苗生长影响较小,当加入浓度达到1500 mg...  相似文献   

4.
硅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和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砂基培养方法,研究硅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和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硅使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保护酶(SOD、POD、CAT、AsA-POD)活性显著上升,抗坏血酸(AsA)含量明显增加,玉米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显著下降,叶片质膜透性降低。硅提高了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增强了光合速率,因此硅可减轻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以野生型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中花11’(WT)、抗坏血酸合成关键酶GLDH基因的上调(超表达)株系GO-2及下调(干涉)株系GI-2的离体叶片为实验材料,用甲基紫精(MV)高光诱导的光氧化胁迫处理,研究内源抗坏血酸对水稻叶片抗光氧化能力的影响.MV高光处理后,超表达型水稻叶片的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和干涉型.水稻叶片的膜脂过氧化加剧,可溶性蛋白发生了降解,其中干涉型受到的影响最大.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的变化体现了超表达的优势.结果显示抗坏血酸含量高的超表达株系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胁迫能力,而干涉型株系的抗氧化胁迫能力最差,从而说明了内源抗坏血酸能明显增强水稻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纳米陶瓷材料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在生活垃圾堆肥基质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5%、1.0%、1.5%、2.0%、2.5%、3.0%)的纳米陶瓷进行高羊茅培植,测定高羊茅的种子萌发、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的活性.结果表明:纳米陶瓷添加量为0.5%时,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物量略有增加,幼苗叶绿素和MDA含量轻微下降,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RuBisCO活性保持不变;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物量显著下降,幼苗叶绿素和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先增加后下降,RuBisCO的活性呈下降趋势.总的来看,堆肥基质中适量添加(质量分数为0.5%)纳米陶瓷会促进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量添加(质量分数大于0.5%)则对高羊茅的生长构成了逆境胁迫.  相似文献   

7.
铅对小麦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方远 《河南科学》2001,19(2):209-211
通过栽培污灌试验,研究了小麦幼苗在铅协迫下的脂质过氧化,膜系统伤害,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铅处理浓度的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加,细胞内的电解质大量外渗,叶绿素含量下降,由此揭示了铅对小麦幼苗危害与自由基代谢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铅对小麦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方远 《河南科学》2001,19(2):209-211
通过栽培污灌试验,研究了小麦幼苗在铅协迫下的脂质过氧化,膜系统伤害,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铅处理浓度的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加,细胞内的电解质大量外渗,叶绿素含量下降,由此揭示了铅对小麦幼苗危害与自由基代谢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津春4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外源苯丙烯酸对弱光下黄瓜幼苗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含量以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50μmol苯丙烯酸(CA)处理2天后,MDA和H_2O_2含量降低,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提高,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8天后,弱光胁迫显著提高了MDA和H_2O_2含量,提高了DHAR,MDHAR,APX和GR的活性以及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CA预处理则降低了弱光胁迫下MDA和H_2O_2含量,提高了DHAR,MDHAR,APX和GR的活性以及AsA和GSH含量.外源CA预处理通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缓解了弱光下黄瓜叶片的膜脂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4种草坪草种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4种常用草坪草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d.)、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普通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分别经质量分数为0.35%、0.5%、0.65%和0.80%的NaCl溶液处理后发芽率、叶片长度、脯氨酸和叶绿素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草坪草种的发芽率、叶片长度、叶绿素与脯氨酸含量与盐溶液质量分数表现显著的相关性,且差异显著.随着NaCl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4种草坪草种发芽率、叶片长度较对照均有所下降,但变化幅度各不相同.通过测定经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处理后草坪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发现,脯氨酸含量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降低,两种变化趋势也各不相同.综合比较分析表明,4种草坪草种耐盐性大小为: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普通狗牙根.  相似文献   

11.
汞污染对水鳖的毒害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Hg^2+溶液培育水鳖,研究Hg^2+对水鳖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SOD、CAT、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随着Hg^2+浓度的增加,水鳖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CAT活性逐渐减小,而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先升后降。研究表明,Hg^2+处理破坏了水鳖叶片中的抗氧化酶系,造成活性氧过量积累,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Pb2+对条斑紫菜植物体叶绿素a含量,POD、SOD活性,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含量,POD、SOD活性,MDA的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质及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条斑紫菜对Pb2+具有较高的耐性.  相似文献   

13.
Ag+、Pb2+对轮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不同剂量的Ag 、Pb2 胁迫轮藻,从生理生化上研究轮藻的生态变异.结果表明,随重金属胁迫剂量的加大,轮藻叶绿素含量、CAT、POD及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倒“N”形规律变化,即降-升-降的变化,这和在重金属诱导下,轮藻自身的防御机制运行有关,Ag 和Pb2 对轮藻的胁迫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4.
采用砂基栽培,研究不同浓度(0,0.1,1,10 mg/ L)多环芳烃芘(Pyr),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水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Pyr在0.1 mg/L及以下浓度,对秋茄幼苗叶片Chla、Chlb、叶绿素总量以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明显;而浓度达1 mg/L及以上水平,则幼苗叶片Chla、Chlb和叶绿素总量均随之提高,Chla与Chlb比值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净光合速率则随之降低;Pyr浓度达1 mg/L及以上水平,对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Pyr浓度的提高,幼苗原胚轴组织水势逐渐降低.Pyr浓度为0.1 mg/L,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表现了PAHs的正刺激作用;浓度为1~10 mg/L,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降低.秋茄幼苗对环境Pyr胁迫的抗性适宜生长的浓度范围在0.1~1 mg/L之间.  相似文献   

15.
NaCl胁迫对河南道地红花幼苗生理特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培养法,以7个河南道地红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NaCl(0、50、100、150、200mmol/L)胁迫对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及抗氧化酶(SOD,POD和CAT)7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对7个红花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延津红花和刺红花幼苗Chl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其它品种均呈下降趋势;盐胁迫下MDA和SS含量较对照均有显著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下降;除封丘红花SOD活性及南阳红花POD活性随盐浓度升高逐渐下降之外,其它品种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依据7项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得出耐盐性的大小顺序为:封丘红花白沙二号南阳红花延津大红袍延津红花刺红花、虞城红花.  相似文献   

16.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抗性的大麦品种(系)被黄花叶病毒侵染后,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有规律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后,大麦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感病品种下降幅度大于抗性品种,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抗性品种增加的幅度比幅度比感病品种大,同时发现,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病情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以种子经卫星搭载后SP1代抱子芥植株的叶片为材料,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叶绿素a含量升高,而叶绿素b含量降低,使叶绿素阿a/b比值明显升高.本文讨论了抱子芥中生理指标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锰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的影响,以向日葵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沙培盆栽法研究不同Mn 2+浓度胁迫下向日葵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Mn2+浓度的增加,向日葵幼苗叶片中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以及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而幼苗叶片叶绿素、蛋白质(Pr)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对‘绿岭’核桃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富硒核桃生产中合理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15年生‘绿岭’核桃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在果实成熟期采集果实,测定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促进了核桃种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减少了丙二醛(MDA)在植株内的累积,提高了植株的抗氧化性;种仁SOD、POD、CAT活性分别以喷施200、80、120mg/L亚硒酸钠处理最高,活性分别为2.65、9.30、246.98 U/(g·min),较清水喷施的对照(CK)分别提高61.59%、31.54%、104.89%;亚硒酸钠喷施质量浓度为120mg/L处理时,种仁MDA含量最低,为2.27μmol/g;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后,提高了核桃坚果产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60mg/L时,核桃单果质量最大,为13.42 g,较CK提高了6.85%;种仁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总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在叶片喷施亚硒...  相似文献   

20.
以沉水植物苦草为试验材料,通过实验室水培试验,经过不同浓度磺胺(0.01,0.02,0.05,0.08,0.1mg·L~(-1))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磺胺污染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叶片生理生长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和b含量比值(c_a/c_b)等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外源磺胺浓度增加,苦草相对生长率降低,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降低趋势,叶绿素a含量下降速度大于叶绿素b;c_a/c_b先增大后减小.(2)磺胺胁迫下叶片的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MDA和SS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磺胺胁迫使苦草叶细胞中叶绿体被膜破裂至消失,类囊体膨胀、破损;叶细胞中类囊体呈现出分布不均、出现空腔等.当磺胺浓度为0.01m·L~(-1)时,苦草叶片外观形态结构未表现出受害症状,而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显示,类囊体开始出现轻微的分布不均现象;当营养液中磺胺浓度为0.02mg·L~(-1)时,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叶片边缘呈现枯黄至坏死症状,叶绿体超微结构显示类囊体膨胀、变形至空洞现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距离减小至消失.研究结果表明,磺胺胁迫导致苦草叶生理代谢失衡,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亚细胞结构出现不可逆损伤,期望该结果为研究磺胺污染的作用机制及苦草在抗生素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