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林德操 《科技信息》2008,(5):209-209
对于公力救济和社会救济法律都有明文的规定,其范围也由法律所设定,但是私力救济的范围却不是可以通过法律来清晰地界定出来的。因而对于其界限的划定。是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公力救济、社会救济、私力救济三者之间的区别来划分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社会救济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占有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体现了财产秩序,法律之所以要保护占有,是为了维护社会财产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稳定,并非是为了寻求对真正权利人的保护。占有保护请求权不同于物权请求权,它是以保护占有的现实状态为宗旨的独立的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包括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妨害除去请求权、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在立法中如何规制占有保护请求权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构建我国占有保护请求权体系,对于占有制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私力救济就是与公力救济相对而言的一种救济方式,主要是指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依靠私人或是社会团体的力量来进行救济,以解决纠纷、实现权利。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私人或者是一些社会团体等私力,而不是依靠国家机关等公力进行救助。本文主要分析私力救济的概念特点,在法的实现中的独特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充分发挥私力救济的最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韩宝 《科技信息》2013,(6):18-18
WTO现行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时间滞后、不溯及既往、执行力不强等缺陷,不能有效制约成员方滥用贸易救济的行为。改革WTO,取消成员方自行调查和决定适用贸易救济措施的私力救济权或完善争端解决机制提供的公力救济都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可行的做法是在现行体制下,巧用私力救济制约私力救济,从而达到对私力救济的滥用进行合法有效救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民事权利的保护可以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私力救济又可以分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自助行为,而我国法律并未对自助行为作出规定。民事自助行为是对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构建自助行为制度是民事法律权利保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6.
私人刑事调查作为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的主要实现方式,它实现法制化在私力救济和当事人主义视域下具备强烈必然性.首先在私力救济视域,对私力救济的合理使用要求必须实现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其次在当事人主义视域,推动当事人对等性和强化当事人对程序的处分性也需要实现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  相似文献   

7.
从私力救济的概念、性质、类型和成立条件出发,分析了我国关于私力救济的刑法立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私力救济制度构建所应持的理念和态度,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法律对私力救济进行社会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物权请求权是物权法对物权进行保护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国<物权法>在第三章"物权的保护"中已宣示性地规定了几种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物权请求权类型,它标志着我国物权请求权制度在立法上的最终确立,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蕴.但该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可行,值得我们追问和反思.在对物权请求权制度的类型化进行具体评析、理性省思的基础上,结合本土资源,继受传统民法上物权请求权制度的理论要旨,重构我国物权请求权制度,以期为我国物权请求权制度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检察官职务保障权的司法救济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保障检察事业顺利发展的一项重要机制。纵观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对检察官职务保障权的司法救济制度都作了明确规定。而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检察官的职务保障权,在职务保障权的救济上却存在很大缺陷,突出表现在缺乏司法救济。完善我国检察官职务保障权的司法救济制度,应当首先确定司法救济的原则,并要明文规定检察官享有司法救济权,废除立法中对司法救济权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籍明明 《科技信息》2007,(12):215-216
行使诉权是公民利用国家公权力对私权予以保护的重要途径,在私力救济途径的范围被限制在极小的领域内、公力救济成为公民对私权进行保护的主要途径的情况下,充分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诉权就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完善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和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立法明确规定刑事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但司法实践表明,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不仅承受着实体权利的丧失,程序权利也未得到有效保护。我国应通过保障被害人的司法信息知情权、赋予被害人独立的上诉权、扩大损害赔偿请求权范围、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和被害人救助制度等来完善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社会对发展权的逐渐关注,发展权的概念逐渐从“应然人权”发展到了“法定人权”和“实然人权”。国际贸易法上涉及发展权实现的主要有“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和“反向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我们应从促进“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的完善、加大对发展中国家优惠的可行性和幅度、给予受惠国一定程度的发言权等方面来完善发展权的国际贸易法救济。  相似文献   

13.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定解除权的行使,不仅需要满足法律上严格的限定条件,也要遵循相应的法定程序与方法。合同解除后必然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对这些方面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承、发包双方当事人正确理解、慎重行使合同的法定解除权。  相似文献   

14.
荣誉权被侵害的样态:妨碍、破坏应当获得荣誉称号的人获得荣誉称号的行为;侵占权利主体的荣誉权;否定权利主体的荣誉,侵害荣誉权;毁损、侵夺权利主体荣誉证书、证物的行为。荣誉权被侵害的救济:对权利人应当获得荣誉称号而遭受侵权没有获得的,或已经获得荣誉称号而被非法剥夺荣誉称号的,一经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就认为被侵权方享有该荣誉称号,无须重新颁发、补发荣誉证书;其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在财产损失为要求:对权利主体物质损害的赔偿,应当判令侵权方支付或退还权利人应得的奖金和其他物质损失,引起诉讼造成权利人经济损失的,也应包括对权利人精神损害的救济。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法定物权贬降说是说明自然物权本质的适宜理论,并认为自然物权中亦蕴含道德义务.自然物权的受领和保有权能,是自然物权产生民法效果的基础,民法需对自愿给付后的效果加以保护,自然物权依此得恢复为法定物权.此外,自然物权可以获得实证法上的支持,民法规定自然物权具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权利     
道德权利指的就是道德主体依据道德所应享有的能使其利益得到维护的地位、自由和要求。较之于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具有作用范围大、救济手段软、与义务不完全对等等特性。道德权利在公民社会中表现为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道德主体的被尊重权、道德行为公正评价权、请求报答权等。研究道德权利,是对传统伦理学的重大补充,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道德权利的认识,推进新时期的道德建设而且能适应法治建设的需要,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食品大规模侵权不同于一般侵权,鉴于食品侵权的受害者常常陷于索赔难的境地,而侵权责任法以及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的实现仍面临很多障碍,目前食品安全领域大规模侵权的法律救济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尤其在立法层面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对食品大规模侵权的现状及损害救济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考量,提出了建立涵盖实体法救济、诉讼救济以及社会化救济的多视角和多元化损害救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行政救济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疏导矛盾、纠偏矫治、协调利益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指出完善行政救济制度有利于维护和谐社会中的基本秩序,实现社会正义、政府诚信和人权保障的目标。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完善我国现行的行政救济制度,应以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为主导目标,在现行宪政体制框架内实现行政救济制度的创新,全面、系统地推进各项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