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哈代“威塞克斯”小说创作,是他心灵历程的记录。本文依据其心灵发展的历程,旨在探讨哈代“威塞克斯”小说创作的三个时期,就是他心灵经历的三个阶段;达观-悲观-批判。  相似文献   

2.
正心灵遥控,意念驱动,用你的大脑操纵一切!星期六18:00奇迹大剧院,《心灵遥控术》魔术演出,新世界的大门向你开启!——魔术师布雷恩敬上捏着这张宣传单,安迪的眼睛在发光。他向来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魔术当然也是其中之一。可惜,他的朋友本杰明显然不这么认为。不过没关系,安迪有信心用激将法说服他。请开始你的表演当天晚上,大剧院里座无虚席。安迪和本杰明刚坐下没多久,魔术表演就开始了。"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心灵遥控术》的现场!在下是魔术师布雷恩。"一个穿着燕尾服、戴着礼帽、留着小胡子的高个儿男人站在台中央,向台下优雅地鞠了一躬。受到邀请后,台下观众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安迪更是激动地站了起来,举手喊道:"选我,选我!"和他相比,旁边坐着的本杰明完全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3.
"乌台诗案"后,仕途上一帆风顺的苏轼被贬黄州。精神的困顿,生活的贫穷,心灵的抑郁,使他转向了宗教,渴求在禅宗里安顿心灵,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苏轼接受禅宗的"明心见性","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五蕴皆空","心无所住","人生如梦"等义理,并将它们与儒道两家融合一体,"浩然不见其涯也"。在黄州,在赤壁,苏轼用他的如椽之笔写下三篇赤壁词赋,深刻体现了他对禅宗的认知和体悟。  相似文献   

4.
东西对现实世界有着清醒澄明的洞悉,他善于用委婉幽隐的反讽叙事来冲击悖立的本真生活。他的反讽叙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言语反讽、结构反讽和情境反讽。他的反讽叙事不仅揭示了生存的艰辛与苦难,颠覆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神话,颠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直指我们的心灵,对中国人当下的人性给予了犀利深刻而又不失诗意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意在从民间的角度对张承志的创作进行富有新意的阐释。三块民间天地基本上构建起他从知青到教徒的精神屏障,也清晰地标示出他的心灵轨迹。民间的行走不仅是一种精神漫游,而且是一种孤独的心灵追问。张承志创作立场的民间化已表明了一种决不随流从众的姿态,在人们为信仰与精神危机苦恼的时候,他皈依了民间宗教,以独特的方式向人们提示信仰之于人生的价值意义。这或可称之为世纪末的民间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6.
“走进孩子的心灵”是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教育成功的奥秘。李老师致力于与学生开展心灵的对话。他对两件事“乐此不疲”:一是找学生谈心——当然更高兴的是学生主动约他谈心;二是用心灵写诗一用“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许多听过李老师讲座,  相似文献   

7.
“以理遣情”是士人常用的一种排遣痛苦的方法。自西汉的贾谊之后,很少有人在创作中充分体现。苏东坡特别善于“以理遣情”,并多次将此心灵历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他在苦闷不堪的时候,都是用“以理遣情”的方法获得精神解脱的。其诗、词、文各体都具有超脱旷达的风格,此种风格形成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他善于“以理遣情”。  相似文献   

8.
白先勇的散文表达了心灵的痛楚:蓦然回首人生的凄怆之痛,对亲友的伤悼之痛,对岁月流逝今昔对比的沧桑之痛。在这种心灵言说中,白先勇没有去刻意表现自己的痛楚,而是让一种痛彻骨髓的隐痛若隐若现地弥漫在文中,形成了一种浓浓的苦痛氛围,让读者深深地体悟到了他心灵无言的痛楚。  相似文献   

9.
单路编码是目前3D信号广播使用的主要方式,为了更好地恢复亚奎斯特图像以减少失真,选择好的内插模板是关键.本文通过对单路编码的四种方式进行了频谱分析,提出使用一种新的二维Fourier加窗内插模板.在对图像边界拓展方面。指出使用偶拓展可以更好地降低失真,并通过实验验证,使用15×15无窗、单窗和双窗三种模板对三种亚取样3D图像进行恢复处理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处理方法,并获得8dB的增益,提高了3D恢复他图像的主客观质量.  相似文献   

10.
洪昇与泰山     
洪昇在客居京城的十七年中,十二次往返奔波于京杭之间,其中有四次途经泰山,留下近二十首吟咏泰山的诗篇,曲折地反映了他的家难、家祸,生动地记载了他旅途的艰辛、心灵的痛苦和对泰山的景仰崇拜,成为泰山诗卷中瑰丽的篇什.  相似文献   

11.
刘过为南宋辛派重要词人.本文从刘过词的实际出发,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其诗,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他的爱国调的三个特点:关怀国事,力主恢复;歌颂抗金英雄,斥责投降妥协;抒写报国无门、壮志难民的幽愤。刘过以布衣身分,与张孝祥、辛稼轩、陆放翁、陈同甫、张元干等一样,用诗词唱出了当时高扬的爱国主义主调.  相似文献   

12.
高建刚 《科技信息》2003,(3M):56-59
墨是大自然的骨髓,我们用科学手段把她抽出来,再用一颗真、善、美的心灵去把她塑成我们心中大自然,我认为这就是绘画、画家李国柱把墨放在在内心深处孕育,当他打开心扉,  相似文献   

13.
森子似乎一直都在至少是两线作战 :前者 (如《卡夫卡日记》类的作品 )似乎是战斗在革命的前线 ,甚至构成他的标志性面具 ,而后者才是“合乎于心灵和性情”的个人写作 ,他不张扬 ,不轻谩 ,很好地隐敝在喧嚣的“当代”的面具后面 ,是心灵与语言搏斗、个人经验与当代特征相互契入的“深度描写”。森子的《乡村纪事》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至少一种可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舌头如刀     
一个幼儿园老师恨透了一个顽皮捣蛋的男孩,在班上,她问全班小朋友:“他像不像一头笨猪?”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稚声稚气地齐声回答说:“像!”我想,那个顽皮的小朋友,肯定会一辈子记住这一句恶毒的话,而这也意味着,他心灵所受的伤害,可能伴他一生。舌头是柔软的,但也是血做的刀,稍不慎,开口就会伤人,伤在他人的心灵。舌头如刀  相似文献   

15.
刘静 《科技信息》2006,(1):24-18
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有着引人争议的作品。他的小说是传统的,因为大部分都是以事件和人物为中心的,而他的作品又是非传统的,因为他对问题、人物的赤裸裸的描写上。而他最突出的是他的心理描写,他对人类心灵的捕捉,因而他的小说被称为心理小说。本文旨在对他在心灵刻画、表现方法上面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姜夔词以他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这与他大量使用清冷意象群有着密切的关系。白石在词中使用清淡、冷凝的意象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心灵,这些意象与白石的心灵水乳交融、互为一体,充分表达了词人悲凉的心境。意象与心灵的交融充分体现了白石词抒情方式的悲凉性、情景设置的交融性和语言风格的刚雅性。  相似文献   

17.
以名抵债     
印第安人克瓦部落有一奇特的习俗:谁要借债,就要用自己的名字作抵押。在他没有还清债务之前,他便成了“无名之辈”。别人只能用“喂”、“你”等词称呼他,直到他把债还清后才能恢复自己的名  相似文献   

18.
明清易代之际的文坛泰斗吴梅村先是与清廷对抗,表示誓死不仕清的决心,后又做了屈辱的“贰臣”,而又用他的全部后半生赋出其生命永远的悔,其思想的矛盾,行为的反复与他尴尬的生存处境和懦弱的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吴梅村的变节是屈辱的、无奈的、同时也是值得同情的,后人应有博大的胸怀,宽容地包容一位有心忏悔决意悔改的末路文人,使他获得心灵的救赎。  相似文献   

19.
宋仁宗景■三年,欧阳修被降为峡州夷陵令。这是他仕途中的第一次遭贬,也是他在政治与心灵上受到的第一次打击。本文就欧阳修对这次贬谪的认识、在贬所的生活状况及心态情趣等作了较全面具体的探讨并认为,这样的研究,对正确理解与把握欧阳修的再贬滁州、他的生活道路与创作道路,都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组织工程学的进展及其动物实验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前言因战伤、交通事故、疾病等各种原因造成的组织器官的功能缺损或丧失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也是人类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除了急性死亡之外,慢性组织器官缺损不仅导致机能丧失、生活不便并且给患者心灵上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社会的不公正,人们的歧视,使他们在上学、就业、晋职等方面特别困难,使他们承受着生理和心理双重的痛苦,意志薄弱者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走上绝望之路。所以,组织器官损失后的修复和重建不仅在于恢复功能,弥补缺陷,更为重要的是治愈心灵的创伤,恢复患者的生活勇气。当前临床治疗器官组织功能障碍或缺损有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