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41个滩涂湿地样品中分离得到45株木霉菌株,并对得到的木霉菌株进行了平板耐盐实验和黄瓜种子发芽实验。结果表明,PDA平板中Na Cl浓度为0.4 mol/L时,供试菌株的耐盐率范围在17.9%~85.5%之间,大部分菌株的耐盐率在50.0%~80.0%之间,不同菌株的耐盐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哈茨木霉TW20015和TW20239耐盐率最高,分别达到了81.6%和85.5%。通过黄瓜种子发芽实验表明,种子发芽率随Na Cl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加入TW20015、TW20239后可以提高种子的耐盐阈值。在Na Cl浓度为20 mg/m L时仍有种子萌发,而对照组Na Cl浓度为16 mg/m L时已无种子萌发。2株木霉均提高了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和芽长,其中TW20015效果更好。本实验为进一步应用木霉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THSM选择性培养基,从西藏、山东和云南等地的土壤中分离获得木霉菌株Z19、CX58-4 和CY358-5。通过形态学特征、ITS rDNA和TEF-1α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个菌株属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复合种,分别是非洲哈茨木霉(T. afroharzianum)、深褐木霉(T. atrobrunneum)和西蒙斯木霉(T. simmonsii),均为木霉属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3.
木霉菌能够促进植物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研究选用耐盐木霉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的木霉菌株ST02,对其耐盐活性进行检测,具有较强耐盐活性.用ST02木霉菌株的孢子悬液对番茄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分析木霉处理对盐胁迫条件下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耐盐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显示:ST02孢子悬液促进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提高200 mmol/L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存活率、株高和鲜重,以及番茄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影响番茄幼苗的离子渗漏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说明木霉ST02孢子悬液处理能够通过提高植物的抗氧化防御反应促进番茄对NaCl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木霉菌的形态学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鉴定与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1株来自不同植物根际的木霉菌(Trichoderma spp.)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其中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有47株,绿色木霉菌(Tricoderma viride)10株,康宁木菌(Trichoderma koningii)和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ens)分别为两株,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分析,并采用UPGMA选取和类分析,结果表明,将距离系数D=13.8作为聚类分析阈值,61个菌株可分为A,B,C三个组,距离系数D=9.1时,A组可分为A1,A2,A3,A4,A5五个亚组,A组包括47株哈茨木霉菌,是主要成员。此外A组还有8株绿色木霉菌,两株绿木霉菌和一株康宁木霉菌,B组只有一株绿色木霉菌,C组由一株绿色木霉菌和一株康宁木霉组成,表明木霉菌具有明显的形态学多样性,而哈茨木霉是存在种下分类群,还发现蛋白质电泳分类结果与菌株的地缘有关。  相似文献   

5.
木霉是一种具有良好生防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灰霉病防治菌,但是目前的木霉菌株大多是在常温条件下筛选获得,造成其对冬季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防治效果较差.筛选鉴定耐低温且拮抗效率高的木霉菌株对低温地区灰霉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集冷凉地区的土壤样品,利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在16℃低温条件下分离培养木霉,共获得88株具有良好低温适应性的木霉菌株;利用平板对峙法对这些木霉菌株在低温条件下拮抗灰霉病菌的效率进行了研究,获得3株高效拮抗灰霉病菌的木霉菌株J4-1,J4-5,C2-7;经分子生物学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J4-1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J4-5为非洲哈茨木霉(Trichoderma afroharzianum),C2-7为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获得的低温环境下高效拮抗灰霉病菌的木霉菌株将为北方冷凉地区植物灰霉病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选取分离自河北安国中药材种植基地不同药用植物根区土壤的7株木霉菌,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初筛及玉米秸秆、甘草药渣固态发酵培养基复筛,联合筛选纤维素降解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经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初筛,有4株菌表现出纤维素降解能力,分别为HQ1、BB1、DS3和DS1.经2种木质纤维素底物固态发酵培养基复筛发现,BB1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基质时滤纸纤维素酶(filter paper cellulase,FPase)活性最高,HQ1以甘草药渣为基质时FPase活性最高.结合菌落形态、显微结构和DNA分子鉴定,HQ1被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BB1为非洲哈茨木霉(Trichoderma afroharzianum).2株菌生物学特性存在趋同性,适宜生长产孢pH为5~6,适宜培养温度为28~33 ℃,且都表现出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变差分解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木霉菌生长速率及产孢有重要影响.本实验可为后续进一步优化HQ1和BB1降解不同木质纤维素底物固态发酵培养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经典实验方法和分子鉴定技术进行了木霉菌株T11-W的鉴定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分散卵的寄生性研究。结果表明,T11-W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对南方根结线虫分散卵具有寄生作用,校正寄生率为73.46%,相对孵化抑制率为94.19%。本文丰富了木霉菌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理论研究,对哈茨木霉作为新型、高效的微生物杀线剂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镉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可引起植物生理紊乱、营养失调,甚至经食物链参与物质循环,对生物群落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本研究从土壤及海洋中分离纯化300株木霉菌株,通过筛选后获得1株具有明显镉耐受性的菌株Th02.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哈茨木霉.通过单因素优化寻找最佳培养条件,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关键因子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15 g/L蔗糖,8 g/L胰蛋白胨,pH值为6.0,28°C培养48 h.在最适条件下菌株对镉耐受可达6 mmol/L.研究结果将为后期对于木霉菌修复镉污染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长期覆膜农田土壤中筛选出一种能够降解聚乙烯的菌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将筛选出的哈茨木霉接种到以聚乙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培育30天,聚乙烯失重率约为10%,聚乙烯薄膜表面出现明显的孔洞和裂痕.  相似文献   

10.
从不同食用菌上分离到57株木霉,按Rifai和Bissett的分类系统共鉴定出6种木霉: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拟康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哈茨木霉(Trichodema harzianum)、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viride)、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和非钩木霉(Trichodema inhamatum)。首次从白灵菇的培养基质上分离到了非钩木霉、康氏木霉和拟康木霉,后两种是食用菌上木霉的优势种,分别占总菌株数的50.87%和26.32%。  相似文献   

11.
一株耐盐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校园草坪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够在20%NaCl的高盐条件下生长的耐盐细菌,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特征分析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sp.),并在GenBank中完成该菌株16SrDNA序列的注册,登录号为EU167738.  相似文献   

12.
木霉菌(Trichoderma spp.)是一类能够刺激作物生长并增强其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能力的多功能益生真菌,目前国内外对于生防木霉菌在增强植物耐盐性及其作用机理方面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了生防木霉菌LTR-2对椒样薄荷耐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0 mmol/L NaCl胁迫下,LTR-2有效缓解了盐胁迫对椒样薄荷的生长和光合的抑制。探讨了LTR-2接种的椒样薄荷耐受NaCl胁迫的生理生化基础,结果表明,LTR-2提高了椒样薄荷的抗氧化活力,减少了活性氧积累;增强了细胞膜和液泡膜H+-ATPase以及Na+/H+逆向转运蛋白等离子转运通道的活性,从而调节盐分的吸收和分布。这些结果为椒样薄荷在盐碱地区的引种及木霉菌剂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油葵杂交种P6、P29、P65、S13和P50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300、350和400 mmol/L 3个不同浓度NaCl和水培100、120和150 mmol/L 3个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的植株进行形态观察,并对水培120 mmol/L NaCl胁迫处理第9天的植株进行耐盐性鉴定;水培120和150 mmol/L NaCl胁迫处理,测定P50和P29的可溶性蛋白含量、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5项耐盐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探讨不同油葵杂交种间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5个油葵杂交种幼苗的耐盐性表现为P50> P65> P6> S13> P29。其中P50和P65的盐害指数分别为0和5.83%,为极强耐盐类型;S13和P6的盐害指数分别为40.28%和51.39%,为中度耐盐类型;P29的盐害指数为80.83%,为盐敏感类型。2)P50和P29品种间比较,5项指标呈现极显著差异;3)同一品种的不同浓度间比较,5项指标呈现极显著差异,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P50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P29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50和P29的Pro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50和P29的MDA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研究表明,盐逆境对油葵幼苗的生长有明显伤害,但P50与P29受到的伤害差异程度达极显著,整体上P50表现出对盐胁迫具有较强抗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盐胁迫条件下哈茨木霉LTR 2处理对黄瓜、萝卜和番茄3种蔬菜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LTR-2处理的蔬菜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未处理;LTR-2处理的蔬菜幼苗的株高、鲜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作用速率(Pn值)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未处理,而膜质损伤(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弱于未处理的幼苗。哈茨木霉LTR-2能够促进盐胁迫下蔬菜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提高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并降低膜质损伤,增强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从13个省、自治区的滩涂湿地中采集了土壤和水样品共计837份,从中分离出了827株木霉菌株。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样品比水样更容易分离到木霉菌,且土壤样品中的含盐量越低越容易分离到木霉菌。海拔高度也是影响木霉分布的因素,海拔高度在100 ~ 1 200 m之间木霉的分离率最高,这可能与该海拔区间中的植被相对丰富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多功能植病生防木霉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集的12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木霉244株。对峙培养发现其中对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拮抗能力的有114株;固体培养检测木霉的解磷和固氮能力,发现所有菌株都能够水解植酸钙,有74株能够水解磷酸钙,未发现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对抑菌圈和解磷圈最大的19株木霉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检测了解磷和解钾能力,其中菌株T13—8(1.792μg/mL)、123(1.652μg/mL)显示出较高的解磷能力,部分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不能解磷;部分菌株在液体培养下显示出解钾功能,其中菌株T47-4(20.585μg/mL)显示出较高的解钾能力。上述19个菌株的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表明,其中9个菌株为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8个菌株为rharzianum,另外2个菌株分别为rvirens和zcitrinoviride。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含盐浓度不同的培养基分离陕北花马盐湖盐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的内生耐(嗜)盐真菌并研究其物种多样性。从盐蒿组织中共分离得到1 215株内生耐(嗜)盐真菌,基于形态学和IT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上述菌株属于6个属,包括小球腔霉属(Leptosphaeria)、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镰孢属(Fusarium)。以小球腔霉属(Leptosphaeria)为优势属,其次为链格孢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78.8%和2.28%;共计9个代表种如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Aspergillus westerdijkiae、极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长梗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等。研究表明,陕北花马盐湖盐蒿中蕴藏着丰富的耐(嗜)盐真菌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