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控制性促排卵(COH)过程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孕酮(P)浓度与IVF-ET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分析350个IVF-ET取卵周期,均采用黄体中期垂体降调节方案,按HCG日血清孕酮浓度分为3组,分别为A组67例(1.0≤P2.0 nmol/L)、B组133例(2.0≤P3.0 nmol/L)、C组150例(3.0≤P4.77 nmol/L).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卵子及胚胎资料、周期取消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HCG日血清孕酮浓度在3.0~4.77 nmol/L组时,获卵数、MII卵数及受精数均高于其他组;同时种植率及妊娠率亦最高.结论:HCG日血清孕酮浓度水平在3.0~4.77 nmol/L之间能获得更成熟的卵子,同时不增加因多卵泡发育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导致的周期取消率.  相似文献   

2.
比较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基础血清及卵泡液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分析AMH与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IVF结局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MH在IVF治疗PCO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本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69例PCOS患者和95例排卵正常非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血清AMH水平、取卵日卵泡液AMH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对相应的IVF结果进行比较.使用t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PCOS组血清AM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LH/FSH比值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基础窦卵泡数(antralfolliclecount,AF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获卵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中,血清基础AMH水平与基础窦卵泡数、总获卵数及MⅡ成熟卵数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PCOS组血清基础AMH水平与基础窦卵泡数呈正相关(P0.05),但与总获卵数、MⅡ成熟卵数及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两组患者血清AMH水平均与垂体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呈负相关(P0.05);(3)两组患者卵泡液AMH水平与血清基础AMH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PCOS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低于异常受精者(P0.05);对照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与异常受精者无差异,但低于PCOS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P0.05);(4)两组卵泡液AMH水平均与相应的胚胎质量无相关性(P0.05).PCOS患者血清基础AMH水平与AFC数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在PCOS患者血清基础AMH水平及AFC明显升高的情况下,采用相对较低的Gn起始剂量,对减少PCOS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及获得理想的卵泡数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另外PCOS患者卵泡液AMH水平升高可能会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及其正常受精,为预测卵母细胞能否正常受精提供了新的指标.但卵泡液AMH水平并不能预测相应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低反应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IVF-ET治疗后表现为卵巢低反应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中药组在进入下一个IVF-ET周期前给予中药人工周期序贯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无中药治疗,直接进行IVF-ET助孕。统计两组患者窦卵泡数、平均促性腺激素(G n)用量、获卵数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窦卵泡计数和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平均G n用量较对照组减少,妊娠率较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能减少卵巢低反应患者IVF-ET助孕中G n用量,并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符合卵巢反应低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空白组、中药组、针刺组,在进入体外受精治疗程序前3个月进行预处理,对观察组行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对中药组行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对针刺组行针刺治疗,空白组不做任何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后的FSH水平、在IVF-ET中的Gn用量、取卵数、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Gn用量、获卵数及胚胎数高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针刺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针刺组Gn用量、获卵数及胚胎数高于空白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针刺组Gn用量、获卵数及胚胎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率35.7%(10/28),空白组妊娠率23.3%(7/30),中药组妊娠率26.7%(8/30),针刺组妊娠率27.5%(8/29),经t检验方法统计分析,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其余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妊娠率高于空白组、中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妊娠率高于空白组,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卵巢低反应患者的内分泌水平的调节具有良性作用,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卵巢反应低下患者进行促排卵前预处理,对增加后续IVF-ET术中可移植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对提高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妊娠率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周期中多原核发生与否,对获卵数较低的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在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实施辅助生殖治疗的情况。共纳入1 306个IVF周期,发生多原核受精的患者为A组(388例),无多原核受精的患者为B组(918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累计妊娠率、累计活产率、出生体质量等周期结局。结果:A组的抗缪勒管激素水平(AMH)显著高于B组,而可利用胚胎数显著少于B组,两组间的窦卵泡计数(AFC)、平均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和移植胚胎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累计妊娠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累计活产率也小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可利用胚胎数为1~3枚时,随着可利用胚胎数的增加,累计妊娠率和累计活产率相应上升,而当可利用胚胎数为4~5枚时,累计妊娠率和累计活产率达到平台期。结论:当获卵数低的患者出现多原核受精时,患者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因可利用胚胎数减少而降低,会对周期结局产生影响,只有当可利用胚胎数≥4枚时,才可考虑胚胎移植,以达到较为满意的累计妊娠率和累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时差成像技术观察二至益真胶囊在改善高龄妇女胚胎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肾阴虚高龄妇女,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直接进行IVF-ET治疗,中药治疗组62例先行二至益真胶囊中药治疗,然后进行IVF-E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胚胎动力学参数及异常卵裂事件发生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等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平均获卵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可利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药治疗组有增多的趋势.两组患者的正常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原核消失时间(t_(PNF))、2细胞出现时间(t_2)、3细胞出现时间(t_3)、4细胞出现时间(t_4)、5细胞出现时间(t_5)时段中,中药治疗组胚胎发育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的s_2(从3细胞分裂为4细胞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胚胎的异常分裂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药治疗组胚胎异常分裂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应用二至益真胶囊,可有效改善高龄IVF-ET患者的早期胚胎发育迟缓,同时对异常卵裂的发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最终可能通过提高胚胎质量而改善高龄女性的生育力.  相似文献   

7.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在广西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行体外受精助孕治疗的456例患者资料,将观察到多原核受精的235例作为多原核受精组,未观察到多原核受精的221例作为无多原核受精组,比较两组间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窦卵泡数(AFC),促性腺激素(Gn)总剂量及天数,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HCG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HCG日大卵泡(≥14mm)数,获卵数,受精密度等助孕治疗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人类体外受精中多原核受精的影响因素。结果提示,Gn用量小,HCG日血清E2水平较高,卵泡数及获卵数较多,受精率较高的周期中出现至少1个多原核受精合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对 6 0例不孕症患者采用GnRH -a FSH HCG超促排卵方案治疗 ,应用HTF培养基培养胚胎。采样 6 0个取卵周期 ,5 8个周期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周期妊娠率达34.5 %。从临床效果可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解决输卵管因素不孕最直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60例不孕症患者采用GnRH-a/FSH/hCG超促排卵方案治疗,应用HTF培养基培养胚胎。采样60个取卵周期,58个周期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周期妊娠率达34.5%。从临床效果可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解决输卵管因素不孕最直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343个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琰  柴三明  倪亚莉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5):194-194,176
目的:探讨本研究所从2009年1月~2009年12月,用体外受精-胚胎移(IVF-ET)治疗343个周期不孕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采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343周期患者资料。结果:343个周期(其中移植周期324个)平均获卵10.96+6.11个,受精率78.06%,卵裂率97.45%,平均移植胚胎数2.15+0.55,临床妊娠115例,总妊娠率35.49%。结论:随着IVF-ET技术的提高,采用适宜的个体化超促排卵方案和培养条件的改善,是可以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249个周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本中心2年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单精子卵泡浆内显微注射(ICSI)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GnRHa/FSH/HOG和GnRHa/FSH/HMG/HOG、GnRHa/HMG/HOG及OCP/GnRHa/FSH/HOG四种超排卵方案治疗225对(249个周期)不孕夫妇。结果:取卵3383个。平均每周期取卵数13.59个;获受精卵3062个,受精率90.51%,卵裂率97.10%;249个周期植入胚胎762个,平均每周期移植3.06个。生化妊娠112例,临床妊娠95例,17例自然流产。截止目前已出生35个试管婴儿。其中。男婴14个,女婴21个,双胎妊娠4例,三胎妊娠2例。西北首例ICSI婴儿已1岁半,发育正常。结论:IVF—ET和ICSI是治疗不孕症的一种有效手段,特别是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卵巢功能状态及子内膜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超排卵方案和应用不同的药物剂量。随着技术中各个环节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妊娠率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选择基础促卵泡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10 IU/L),年龄≥35岁不孕症患者81例,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a(思则凯)结合促性腺激素超排方案进行89个周期超排卵治疗,根据获卵数判断卵巢反应性,分卵巢反应正常组和低反应组,探讨在月经周期第2d及周期第6d监测卵巢窦卵泡计数来预测卵巢低反应性的价值。结果显示:卵巢反应低下组在月经周期第2d及周期第6d测得的窦卵泡数均显著低于反应正常组。月经周期第6d的卵泡数的相关性较周期第2d的要好。这表明经阴道超声动态监测月经周期第2d及周期第6d的窦卵泡计数可提高GnRHanta方案超排卵治疗高龄不孕患者卵巢低反应的预测率,月经周期第6d的窦卵泡计数比周期第2d的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内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与卵子质量及卵泡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阴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35例患者给予HCG日的卵巢内动脉血流搏动指数和穿刺取卵日的卵巢动脉血流搏动指数,获成熟卵率、卵泡液激素水平、颗粒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穿刺取卵日测得的PI与获成熟卵率成正相关(r=0.429,p=0.0126),和颗粒细胞的凋亡成负相关(r=-0.383,p=0.0278),和卵泡液的孕激素含量成负相关(r=-0.429,p=0.0126),仅给予HCG后PI与总获卵数成负相关(r=-0.393,p=0.0235).结论:穿刺取卵日的测到PI值与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及卵泡的发育成熟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衡量卵泡黄素化、氧化以及卵泡质量的一个很好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声压级水平次声波(2~25 Hz/70 dB)对未孕大鼠卵巢结构和分泌功能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对孕鼠的胚胎和仔鼠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组:对照组A1与次声组A2各8只,处理后观察卵巢结构并测定血清中的雌二醇、睾酮、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其余雌鼠合笼,将孕鼠分为对照组B1与次声组B2、B3各6只,妊娠第6、12、18 d测血清中的雌三醇和孕酮;孕鼠分娩后记录仔鼠情况.结果:A1和A2组及B1、B2和B3组性激素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A1和A2组卵泡的数量及形态无明显差别,但A2组髓质层血管明显扩张.与B1组比较,B2、B3组仔鼠的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低声压级水平次声波可以增加卵巢的血液供应,但对卵泡的发育、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可增加仔鼠的体质量,但对胚胎无明显影响,低声压级水平次声波应用于孕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卵泡雌激素(FSH)受体结合抑制剂(FRBI)对卵巢组织中FSH受体(FSHR)和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并探究FRBI是否通过调控FSHR和ERβ的表达来抑制卵巢癌的发生.方法:将18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FSH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4个小组(n=30),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FRBI(10 mg/kg至40 mg/kg),测定卵巢皮质厚度(OCT)、次级卵泡的最大横径(MTD)、FSHR mRNA的表达水平和血清雌二醇(E2)浓度.结果:FRBI可以减少OCT和卵泡数量.较高剂量的FRBI(30 mg/kg~40 mg/kg)可抑制卵巢和卵泡发育,降低卵巢内ERβ和FSHR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减少E2产生.结论:FRBI可下调卵巢组织FSHR和ERβ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试验是1979年8—12月间进行的。以FSH和LH处理10头供体母牛,起排效果明显。使用两路式牛用采卵管行非手术子宫取卵,冲洗11次,其中6次采得胚胎(受精卵)14个,采卵成功率55%,采卵率为12.3%。通过凯苏枪将胚胎移植到4头受体母牛的子宫角,其中一头母牛4—5个情期未见返情,经直肠检查,确诊妊娠,已于1980年9月4日生下一头母牛,幼犊健壮。产仔率为25%。  相似文献   

17.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患者卵巢功能和妊娠率的影响。将8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于术后给予GnRH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主要症状(痛经、盆腔痛、性交痛)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囊肿复发率和妊娠率。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用药后部分患者出现低雌激素水平症状,但可耐受,症状严重者经对症处理后即缓解。随访2年发现观察组囊肿复发1例,占2.38%;妊娠16例,占38.09%。对照组囊肿复发9例,占21.43%;妊娠8例,占19.05%。两组囊肿复发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应用GnRHa能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的子宫内膜成熟胞饮突表达判断冻融胚胎移植时机。方法对本科完成自然排卵冻融胚胎移植123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判断冻融胚胎的移植时机方法不同分为A组(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的成熟胞饮突判断)、B组(利用血LH峰来判断)。结果两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4.37%和17.58%,胚胎着床率分别为16.7%和8.6%。结论利用成熟胞饮突判断冻融胚胎移植时机可提高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  相似文献   

19.
切割采卵法及牛卵巢深层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牛体外受精(BIVF)过程中屠宰牛卵巢的利用率,本研究将采集的110个牛卵巢先用常规的注射器抽吸法采卵后,再用刀片切割法采集了位于深层的卵泡卵母细胞,并对两种方法回收的卵子分别进行了BIVF实验。结果表明,在先用抽吸法采卵每头牛可得到9.88±2.42枚可用卵子的基础上,切割法采卵又可获得平均8.74±3.48枚可用卵子。这使得平均采卵数达到了每头牛18.62±2.59枚。体外受精后,由切割法回收的深层卵子其卵裂率和桑椹胚、囊胚发育率分别为43.01%(160/372),14.24%(53/372)和10.48%(39/372),均明显低于抽吸法回收卵的73.62%(201/273)、31.14%(85/273)和19.05%(52/273),(P<0.01)。本研究证明了抽吸后再切割的两次采卵法对提高牛卵巢采卵效率有着明显的效果,而且这部分深层卵泡卵母细胞用于体外受精后可发育为正常的早期胚胎,但各项发育指标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与冻融胚胎移植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对妊娠成功预测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拟进行冻融胚胎移植术患者的92个周期,随访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32周期)和非妊娠组(60周期),比较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子宫内膜形态、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等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比较2组移植日血清LIF、HB-EGF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可能导致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LIF、HB-EGF水平对妊娠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子宫内膜形态、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移植日血清LIF质量浓度[(24.45±2.91) pg/mL]高于未妊娠组[(19.32±2.04) pg/mL],HB-EGF质量浓度[(3 320.59±300.74) pg/mL]高于未妊娠组[(2 430.55±261.37)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形态、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血清LIF、HB-EGF水平均是导致冻融胚胎移植术后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OR=3.074、2.563、4.437、3.881,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LIF预测冻融胚胎移植术后妊娠成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AUC分别为84.38%、76.67%、79.35%、0.760;血清HB-EGF水平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AUC分别为78.13%、73.33%、75.00%、0.722.结论:血清LIF、HB-EGF水平与冻融胚胎移植术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且两者对冻融胚胎移植术后妊娠成功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