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WTO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倾销与反倾销案等国际贸易纠纷日益凸显。西方某些发达国家从贸易保护主义利益出发,利用未认定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和我国企业间的无序经营及某些行业的薄弱环节等经常对我国实施倾销和反倾销。从中国入世三年来所遭受的倾销、反倾销案探讨其生成原因,并分析中国加入WTO后对国外的倾销、反倾销措施应采取的对策,指出中国企业应关注并完善世贸组织规则,建立并完善倾销、反倾销法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为依据实施贸易救济。  相似文献   

2.
倾销造成贸易扭曲,但反倾销常被滥用。我国要变“廉价取胜”为“优质取胜”,对反倾销案要据理抗辩。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倾销与反倾销已成为新闻中使用颇率越来越高的词语。那么,什么是倾销和反倾销呢? 根据关贸总协定第六条及《反倾销反补贴守则》所下定义,凡"出口价格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上正常可比价格,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的持续扩张,市场竞争不断激化,倾销与反倾销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国际贸易中,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迅速增长,中国已成为“倾销与反倾销”下的最大受害国。本通过对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倾销与反倾销的现状、特点、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反倾销行为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补贴与WTL《补贴与反补贴措施 协议》(SCM协议)概述 补贴是指一国政府以各种收式的价格支持或收入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某种产品的出口或者减少某种产品进口的政府性措施。在国际贸易中,补贴经常被作为刺激出口或限制进口的一种手段。补贴措施的形式多样,包括直接的资金转移(优惠贷款和贷款担保)、免除到期的政府收入(税收减  相似文献   

5.
反倾销是WTO组织允许各成员国采用的保护国内产业、抵制非公平竞争的救济手段。WTO的反倾销规则极为严密。中国反倾销的任务十分艰巨,反倾销立法是中国为保护国内产业而举起的盾牌。中国企业要熟悉、掌握并善于运用WTO反倾销法的规定和我国《反倾销条例》,合法有效地保护与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前中国企业尤其要学会运用WTO反倾销法对抗欧美滥用反倾销手段,善于利用WTO反倾销的有利条款做好积极应诉工作,人民法院必须加强对WTO反倾销行为的司法审查权。  相似文献   

6.
该文是利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三级价格歧视模型与价格领头制这两种模型的结合,来说明,在国际贸易中,外国的倾销将会损害和阻碍被倾销国幼稚产业的成长。所以,被倾销国为了防止这种损害,以使该国的幼稚产业能够得到正常地发展,其政府有必要用税收手段来反倾销,以保护该国的幼稚产业。为简化起见,文中略去了保护的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立我国反倾销会计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针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以及反倾销中反映的会计问题,就国际反倾销与反倾销会计保护体制、我国反倾销会计建立的必要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借鉴欧美法律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反规避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产地规则的作用在于确定货物的原产地,因此在一国反规避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原产地规则在反规避方面的规定是否完备,直接影响政府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效果。然而,在目前欧美等国家已经把原产地规则作为一种“灰色”政策工具灵活自如地对中国频频发起反规避调查时,中国的原产地规则的反规避条款却仍不够完善,以至于到目前为止我国也没有针对国外的规避行为发起过一起反规避调查,导致外国规避行为的日渐猖獗,严重影响我国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效果。完善原产地规则反规避条款,保护本国经济,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中的倾销是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在判断是否构成倾销的时候,由于欧盟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所以用替代国制度确定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这样做提高了裁定倾销存在的可能性、反倾销税税率和中国应诉企业的应诉成本.中国与欧盟所选定的替代国往往在生产规模、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不具有可比性,替代国的选择具有不可预见性,欧盟对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待遇是不合理的.我国应该努力争取“市场经济”待遇,积极组织应诉,改善出口结构、杜绝恶性竞争,利用我国的反倾销措施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10.
试论国际贸易中的倾销、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旭鹏 《科技资讯》2006,(6):221-223
倾销和反倾销是国际经济中的一种现象,它早已有之,并且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变化。特别是随着世界市场的日益饱和,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倾销和反倾销的矛盾愈加激烈。在这方面,我国的企业可谓经受了倾销与反倾销的双重冲击与考验。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对当今国际贸易中反倾销的发展现状研究,并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分析探讨我国应对外国倾销的对策,更好利用反倾销对策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以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如何应对外国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保护我国企业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孙厚娥 《科技信息》2007,(28):160-160
倾销的经济定义是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价格歧视,其法律定义则指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并由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为了抵制倾销,许多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反倾销法,通过反倾销措施来抵消外来倾销产品对本国产业所造成的损害。但是,如果反倾销超过了其合理范围和程度,就会成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文章分析了我国遭受反倾销的原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应对反倾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外国对华倾销与反倾销的现状及原因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 ,西方国家一方面在中国大肆倾销他们的产品 ,占领中国市场 ;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发动反倾销调查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本国的 ,又有外国的 ,对此中国只能按照国际贸易规则沉着应付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自由贸易的思想已广泛地为人接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较以往更加活跃和频繁,国际贸易的繁荣必然会引发了大量的国际贸易摩擦。世贸组织的成立,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大幅度降低,反倾销逐渐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反倾销的产生原是针对国际贸易中以掠夺性的定价进行的产品销售,是为了维护公正合理的贸易秩序的一种合法的权利。而反倾销的频繁使用乃至于滥用,无疑是对WTO《反倾销协议》公平原则的误读。本文对反倾销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阐述分析,同时对反倾销措施的滥用与对WTO《反倾销协议》公平原则误读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只有从丛林法则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解读WTO《反倾销协议》中的公平原则,从而才可能有效地避免反倾销措施的滥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倾销与反倾销同国际贸易相伴相随,其争端不断且逐年激化。 一、中国被国外反倾销和倾销的现状 自1979年6月欧共体对我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调查到2002年6月,已有40多个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15.
孙晗霆 《科技资讯》2009,(22):153-15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倾销与反倾销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正确解读国际反倾销中的若干会计问题,建立起预防和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保护机制,充分发挥会计在国际反倾销中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将全面分析建立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0月20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和印尼的铜版纸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11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国铜版纸做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初裁。美国对华铜版纸案启示我们,在加强自身国内纸业的发展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WTO的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制度,并运用WTO的规则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WTO协议中直接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文件有《信息技术产品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及投资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等。加入WTO后,这些协议将直接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倾销与损害因果关系模型中理论价格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倾销与损害因果关系模型中,作者引入“理论价格”的概念 ,并建立理论价格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判定倾销与损害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在建立理论价格模型时,假设了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的前提,结合反倾销的理论及实践,从各种寡头竞争理论价格模型中最终选用豪泰林模型作为基础,重新确定模型的假设前提,并对模型进行适用性的修正。经过推导和数学建模,确定出倾销造成的申请人理论损失的理论价格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将倾销造成的损失与所谓“排除因素”造成的损失区分开,因此可以用来直接判定因果关系,同时还可对产业损害进行计量描述。  相似文献   

19.
倾销和反倾销蛎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尤其是近10年,倾销和反倾销大国际贸易中被频繁使用,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反倾销被滥用来限制进口及保护国内工业和市场的强硬手段,导致了贸易负面摩擦的加深。文章分析了倾销存在的合理性和反倾销不合理使用的危害性,得到基于自由贸易、比较优势及自由竞争的倾销不应该受到谴责,而利用反倾销以限制它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应该休矣。最后  相似文献   

20.
徐波 《创新科技》2002,(1):58-60
<正> 一、欧盟对华商品反倾销问题倾销是一种价格歧视的存在形式,指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以不同的价格进行销售。根据WTO前身GATT第六条(1947),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并对进口国相关工业造成损害即构成倾销。据WTO反倾销委员会统计,1987年到1997年间,WTO成员国反倾销调查案2196起,共有1034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