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 遗传工程是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它使人类进入了定向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新阶段。所谓遗传工程也就是根据人们的意愿,采用工程建筑的手法,按照予先设计的方案,借助于实验室手段将一个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去,使后者获得人类希  相似文献   

2.
遗传工程自本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最近10年,遗传工程技术已不再单纯应用于科学研究,并已直接为人类服务,如将人体干扰素范围转移到细菌中,细菌发酵就能大量生产干扰素;用遗传工程方法改造脓杆菌,使其失去产生肿瘤的能力,用于植物根癌病害的防治等。但由于遗传工程研究手段的限制以及生物体遗传背景的分子生物等基础不十分清楚,目前遗传工程尚有很大的盲目性。许多实验结果不能预测、控制和解释,甚至出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开发海洋的重视,一门新兴的学科——海洋生物工程应运而生。这门新兴学科,是在近代生物工程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脱颖出来的,是生物遗传工程与海洋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开发海洋生物化学资源,改良海洋生物品种、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获取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生命伦理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就了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当今的生命伦理学,不仅高度关注医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等发展,并接受这些领域中不断产生的伦理法律社会等问题的挑战,而且,它还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如何把一般伦理等加以更好的协调,以应对诸多的现实问题。生命伦理学在兴起和发展过程中,本身还提出了一些现代社会特征的根本性理念,并一再凸现了自古以来人类便提出的终极性命题。  相似文献   

5.
由南京大学、扬州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近日成功建成。 据介绍,小鼠是继人类之后第二个完成基因组测序工程的哺乳类动物,其基因与人类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小鼠的遗传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最前沿,直接影响基因药物产业和相关医疗领域的研究,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可估量。但长期以来,我国开展遗传工程的小鼠都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6.
小鼠也科技     
老鼠虽然长相不好看,也不怎么招人爱,但它却为人类的科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正因为如此,它们可是科研单位的“宝贝”。目前南京大学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遗传工程小鼠资源中心,资源库现有小鼠品系264种,在养小鼠达到3万余只。  相似文献   

7.
遗传工程的出现,是分子遗传学的一项重大突破。遗传工程或称基因工程,简单说来是将基因(遗传物质的单位)从一个生物转移到另一个生物的技术。即是在分子水平上在生物体外用人工方法进行遗传物质(DNA)的重组。再重新输入生物以改变生物性状,创造生物新品种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分子遗传学的一个分支,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和常规育种的区别,就是突破了种的界限,极大地扩大了基因交流的范围。譬如说,不仅细菌异种间可以交流基因,甚至细菌与动、植物及  相似文献   

8.
人类基因治疗是遗传工程在人类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该方法是应用遗传工程的方法,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的体细胞内,使其在细胞内得到一定的表达,产生正常的基因产物以补尝或修正突变基因的功能,从而使人类的遗传病得到根治,本文对人类基因治疗研究中受体细胞的研究、基因转移方式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回顾上个世纪所走过的里程,有两件大事值得联系起来加以审视:一件是20世纪40年代从美国开始,随即扩大到西欧、日本,到60年代发展为世界性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它以微电子、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其内容还包括合成化学工业、遗传工程、自动控制、激光技术等,由于这些技术创新促进了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并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模型动物的成功克隆在基因疗法上的应用,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人类衰老的秘密,探讨了“FT”基因的发现具有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同时介绍了遗传工程技术、生物工程育种和人体器官再生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回顾遗传工程的飞速发展,展望21世纪的辉煌前景,认真谨慎地发展遗传工程,可以而且一定能够使之造福人类,泽被子孙。  相似文献   

12.
酶是一种可以催化生物反应的特殊蛋白质,酶大部分来自于微生物。它可应用于食品、药物和化学工业中。随着遗传工程的发展,将可能获得许多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酶,大量的酶必将在化学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毛裕民、谢毅教授课题组发明了“高效循环差减杂交全长cDNA克隆技术” ,运用该技术开展大规模人类全长新基因的克隆和测序 构建了包含 5 0多万条自主获得的人类EST序列、1 2 70 0余条人类全长cDNA基因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分析平台 对新发现的人类全长基因进行功能筛选和研究 ,发现一批重要功能基因和疾病相关基因 ,并根据功能分析申请了 340项基因药物发明专利 ,其中 75项已经进入国际专利 (PCT)申请阶段大规模人类全长cDNA克隆$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报导,遗传工程能够育成抗干旱、抗虫害的农作物品种,也能够培育出大型的动物品种。美国生物化学家James等教授说,在农业上采用基因移植法直接处理主要农作物和动物,作为一种必要的研究手段继续得到迅速的发展;遗传工程已在动物和  相似文献   

15.
家蚕(Bombyx mori),属鳞翅目昆虫,近些年来,它作为遗传工程中的新宿主,已引起世界各国遗传工程研究者的极大兴趣。1984年,日本鸟取大学的年青学者前田进首先成功地用家蚕NPV多角体病毒作为载体,在家蚕中表述了人的α-干扰素,从而为古老的蚕丝业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由此而导致的粮食问题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项十分棘手的问题.要满足人类的粮食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可以讲,随着遗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程度也将越来越大,遗传工程技术的应用也会受到公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遗传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整合组建情况,介绍了实验室优化以及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整合组建的遗传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观赏植物花色调控及遗传工程在花色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综合评述了观赏植物花色遗传工程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硫杆菌是一类自养细菌,由于它能在完全无机的环境中生长,并且在细菌浸矿、煤和石油的脱硫以及工业废水的处理等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在实际应用中,硫杆菌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这就需要用遗传工程的方法对菌株进行改造。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载体。在遗传工程中,一般常用噬菌体和质粒作为载体。但从已报导的文献来看,在嗜酸性细菌中还没发现有噬菌体存在,因此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以信息工程、遗传工程、新能源、电子计算机工程和材料工程等为代表的新时代。本文综述了材料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着重论述了材料科学与新能源、信息工程及电子计算机工程的关系,指出了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