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马尧 《世界博览》2014,(18):16-18
正苏格兰独立问题闹到今天,可算是进入倒计时阶段。作为中央政府,英国政府是绝对不会坐视英格兰独立而不理的。近期,曾经显赫一时的英联邦国家内部,"独立"成了一个热门词汇。加拿大魁北克省独立公投刚刚结束,英国本土又开始上演独立公投。这次的主角换成了英伦三岛之一的苏格兰。独立问题由来历史上,苏格兰曾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同处一岛的英格兰一直希望用武力征服苏格兰,双方纷争不断。1296年,苏格兰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占领。1314年,苏格兰军队在班诺克本一役中大败英军,取得了独  相似文献   

2.
9月4日,加拿大在野近21年的进步保守党在大选中以压倒优势击败了执政的自由党。该党领袖45岁的马尔罗尼出任总理。此次大选,进步保守党大胜.自由党败北,并非偶然,有着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广大群众对自由党长期不能解决经济难题深惑不满,希望换个党执政,或可使经济有所改观。自由党1963年4月上台以来,除1979年6月至1980年2月外,迄今执政了20余年。特鲁多担任总理近16年。尽管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国内建树不少,如从英国收回制订宪法的权力;妥善处理了魁北克法裔要求独立的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七十年代经济发展较快,使加拿大跻身于西方七强之林。但十几年来推行加强政府干预、扩大财政支出的政策所积累的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在1861年建国,1926年获得外交上的独立。但是,直到现在,加拿大还没有自己的正式国旗。加拿大现总理、自由党的皮尔逊在1963年春天的竞选中,曾提出在当政后两年以内要为加拿大制订出一面国旗,来代替现用的在红色底子上,一角是英国国旗,一边是加拿大国徽的旗帜(见图)。今年5月,皮尔逊提出了他的国旗设计建议:白色的底子,左右各镶一条蓝边,中间是三片红色的枫树叶。枫树叶是加拿大国徽上原有的,两条蓝色的镶边则表示“从海洋到海洋”。皮尔逊认为,这样一面旗子,所有的加拿大人都可以承认它是国旗。现用的旗子,尽管已经沿用了五十多年,但是一直受到加拿大法裔居民(他们占全国人口 30.8%)的抵制。法裔  相似文献   

4.
杜思雨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6):15-18,24
1996年9月,加拿大联邦司法部长向最高法院请求就魁北克独立问题提供参考意见,经过开庭听证,1998年8月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发布了《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关于魁北克脱离的参考意见》。该《意见书》通过援引加拿大宪法基本原则,精辟、有力地论证了魁北克单方面脱离的违法性,从而成功避免了魁北克今后在分裂问题上的任意性行为,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金融界素以信誉高,经营作风稳健著称的加拿大的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因负债累累已经濒临破产,最近正在同债权银行进行艰难的谈判。这对于衰弱的西方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债主上门一石激起千层浪奥林匹亚与约克公司属于加拿大的亿万富翁保罗·里切曼家族所有。它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本土拥有众多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19日,加拿大魁北克人党在蒙特利尔举行了特别代表大会,对该党在魁北克省选举中的竞选纲领进行了表决。表决结果以921票对495票的多数赞成该党在竞选纲领中不再提出“独立”的要求。这是自1976年魁北克人党在魁北克省执政以来,第一次在党的重大决议中取消独立的要求,第一次不用“独立”这个字眼来争取选民。这无论在魁北克省还是加拿大联邦的政治生活中都无疑是一件大事。长期以来魁北克省的独立问题是加拿大政治中最棘手的间题。魁北克省多山川、湖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发达。绝大部分魁北克人都讲法语,都是法裔。他们同英裔居民一直存在着民族矛盾。魁北克省的丰富资源和发达的工业以及特有的文化、传统,长期激励着魁北克人去要求更大的自治权。加拿大联邦政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罗得西亚的独立问题,英国、津巴布韦爱国阵线、罗得西亚当局在伦敦举行了罗得西亚制宪会议。从一九七九年九月十日开始,经过三个多月的谈判,终于就制定独立的宪法、筹组政府的过渡期安排、实现罗得西亚当局同律巴布韦游击队之间的停火等三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为和平解决津巴布韦的独立问题打开了新的局面。走到谈判桌旁来自从二十世纪初大批欧洲移民侵入后,罗得西亚一直是英国统治下的“自治领地”。一九六四年十月,在英国的纵容下,当地的白人殖民政府把南罗得西亚改名为罗得西亚,并在第二年的十一月片面宣布“独立”,成立了以史密斯为总理的白人种族主义政权,而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五的非洲黑人(约六百二十多万)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这种极端不合理的状况,激起津巴布韦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九六六  相似文献   

8.
在麦克唐纳领导时期,加拿大对英国由最初的完全依赖、无条件的信任转为力求自主;对于加美关系,美国借口加拿大在19世纪60年代支持南方一事,一直没有放弃对加拿大领土的觊觎,麦克唐纳对此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也正是在这种压力下,麦克唐纳坚定并加快了兼并西北地区的步伐。从麦克唐纳对英美两国的外交政策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思想对加拿大联邦建立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成立的英镑区,是个排他性的货币集团,是英国用来抗拒美国势力的侵入、同美国争夺原料产地和出口市场,争夺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霸权的武器。目前英镑区包括英国本土、加拿大以外的其他英联邦国家,英国的殖民地、保护国和托管地,以及冰岛、爱尔兰、利比亚、缅甸、约旦、科威特和白人种族主义者统治下的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北方书店1963年出版的《他们怎样把我们的加拿大出卖给美国》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新书。这本书对美帝国主义在加拿大无孔不入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控制,用大量的事实材料,从各方面做了揭露。亚、非、拉丁美洲的反美怒潮,目前正在兴起。从这本小书中,我们也知道争取民族独立、保卫祖国的反美思潮也正在美国的近邻——加拿大人民中悄悄地传播着。作者明确地告诉我们:“在各种各样的加拿大公民中间……你都会发现有一种要在世界上继续走我们自己的道路的日益增长的决心。”本书的作者,为了他自身的安全和他的朋友们的安全,采用了拉摩里的笔名。但从作者的自我介绍中,我们知道这是一位有四十多年经历的职业政治家,曾在加拿大的联邦政府各部、省政  相似文献   

11.
特·思·艾略特作为20世纪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人,其诗歌继承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既反对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又抗议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对客观世界的准确临摹。文章追溯了美人鱼的象征渊源,探讨艾略特作为现代主义诗人将阿普鲁弗洛克的主体潜意识暗流汇聚在美人鱼的象征客体之中,折射出现代人的矛盾,彷徨,永远处于生和死的临界边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的艺术人生观建构体现出浓厚的美学独立价值和启蒙色彩。审美自由论与审美救赎论成为现代美学进程的重要两端,它们一方秉承艺术独立与审美自律的原则,进而走向艺术化的生存;另一方以启蒙为旨归,注重文艺的审美实践原则及其对社会的改造作用。这两者双向发展却又并行不悖地存在于王国维、蔡元培和朱光潜等美学家的理论中。"双向平行"的意义概括给体验式的艺术人生观带来清晰的理论线索,而朱光潜前期中西融合、两脉整合的美学特质清晰阐释了这一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3.
胡剑  岳梅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07-110
赵恒惕在1920年6月至1921年9月期间主持湘政,积极参加驱张运动,有功于恢复湖南的稳定,但又在湘军内讧中排除异己,坐收渔人之利;采取恢复文教、严禁鸦片等有利于湖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但又巧取豪夺,横征暴敛;颁布《湖南省宪法草案》,成为湖南首位民选省长,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权利,但又罔顾宪法,镇压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打着"联省自治"旗号,滥用武力,连年征战,使广大人民流离失所。  相似文献   

14.
融谱牒于孔原研究,基于两个方面。一直接作用:纠正孔原祖籍误传,促其族谱获得,破解其胞叔陈丙生身世之谜,确证其生母系龚氏及其生卒,提供孔原本名、别号、婚育新信息,孔原就读广益中学原因等;二现实意义:纠正人们对谱牒认识的偏误,促进孔原年谱臻于完善、为地方文化建设开辟新窗口。  相似文献   

15.
1949—1966年间何其芳的文学活动和文学评论具有极大的分裂性。一方面,他在体制内部紧跟中共中央的步伐,以文件和政策为依据,开展批判运动;另一方面,他又在体制允许的最大限度内表达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与坚持。二者之间形成的巨大张力,使其精神人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裂且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做着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材料特别是语文教材应突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羚羊木雕》一文,存在种种硬伤,其原因之一是作者用成人的视角和思维,生硬地模仿儿童的情感和心理;之二是作者写了两个看似真实、却是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故事。成人和儿童、真实和虚拟之间的混乱和错位造成主题的模糊和偏差。  相似文献   

17.
章太炎是乾嘉汉学的殿军。乾嘉学者以“字”训“名”,将正名问题视为语言文字的训诂考据。章太炎承继乾嘉汉学的“正名”思想,并对其作系统地综合。他的正名思想一方面肯定了语言与实在的关联性,承认语言建构实在的积极作用,但反对以名为实,表现出唯名论的理论立场;另一方面他敏感地觉察出了语言所带来的思想魅惑,肯定辨析名相对于澄清思想的作用。章氏正名论内含的哲学洞见对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是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石,司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法律监督,不受控制的舆论监督可能逾越法律底线,侵害司法的独立审判权,民众传统的法观念是其隐性因素,而对媒体监督法律规制的缺位则是其深层次的诱因,如何平衡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两者的冲突,涉及到法律价值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文艺政策为参照,以自身文艺领导干部的合法优势来确立文学批评标准和内容的规范,这是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的冯雪峰之文学批评“政论”特色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冯雪峰在典型、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等问题上都有着一个艺术家所具有的艺术感受和认识。故其文学批评呈现出“政论与文艺”兼具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