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制度背景与制度环境,得出现行户籍、社会保险等制度与农民工进程务工的趋势不相适应是阻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主要原因的结论,由此提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引入国外的公民社会权利理论,作为分析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学理基础,要求我们通过制度创新,给农民工以平等的国民待遇,落实公民的迁徙自由,扩展农民工的社会权利,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3.
阐述近年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现状,分析我国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并针对农民工社保流动性特点提出了若干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由于社会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一直处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白地带,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农民工数量的日益增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状态成了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社保问题,只有在我国的社会制度上不断完善,提高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并辅之以法律的保护,农民工的社保矛盾才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当前我国农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并且在此基础上,理清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思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水平的确立要立足于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以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为突破口实现城乡接轨。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民工在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社会保障权益却普遍受损。农民工社保权益受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是一重要原因。分类分层地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社保权益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是解决农民工社保权益受损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马社教 《科技资讯》2010,(35):223-223
农民工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体制下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固有的经济社会制度,就使得农民工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二者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对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关系不协调的表现及其不协调的原因进行细致透彻分析的基础上,力图从完善三方合作的协调机制、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制度、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等方面来构建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要柱 《科技信息》2007,(27):42-43
农民工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几乎包揽了城市里最脏最累和最险的工作。农民工工伤事故层出不穷、职业病群体规模惊人,导致劳资纠纷增多,决定了工伤保险应当作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最基本的项目。但由于制度和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使得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推进步履维艰。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由诸多因素造成。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意义重大。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应从工伤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等方面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犯罪主要特点是增长数度快,犯罪数量大,而以财产犯罪和自救性类型犯罪为主。其犯罪表层原因,是就业和生存条件恶化,以及自身文化程度低等;深层原因是国家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和立法保护滞后。预防农民工犯罪,必须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最主要的,是将农民工纳入社会最低保障体系,建立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养老、失业保险制度和计划生育、子女教育等制度制度。  相似文献   

12.
论农民工社会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农民工约有1.2亿人。但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不容乐观。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保护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当前的重要任务。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适应了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它兼顾了公平与效率,有利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农民开始进城务工,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俨然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民工在城镇中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是生活在城镇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缺乏社会保障保护,面临较大的失业风险,同时承受着城市人的歧视、制度的排挤、政策的限制。因而在他们陷入生活困境时容易铤而走险,从而积蕴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解决好农民工生活、就业问题,建立完善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  相似文献   

14.
以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其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缺乏职业技能、城乡就业服务市场不规范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为此,提出了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公平的就业服务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市民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其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较低,通常承担着风险性高、劳动条件差的工作,工伤事故频发。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帝l度情况和问题,发现工伤农民工利益难以维护对于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保障的不利影响,提出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制法规,建立与农民工特点相适应的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议,以期更好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余淼 《安徽科技》2008,(9):40-41
当前,政府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全国许多城市已经为在辖区范围内工作的农民工建立了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作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仍然把外来农民工排除在外。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不容忽略。如果政府继续漠视外来农民工贫困问题,则有可能导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损伤了社会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以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其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缺乏职业技能、城乡就业服务市场不规范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为此,提出了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公平的就业服务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市民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赵震 《科技信息》2012,(33):446-447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一员,为我国城乡建设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缺失是当前诸多涉及农民工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仍然处在社会保障体制之外,客观地分析农民工因社会保障缺失带来的问题.结合实际,探索出相应的对策,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现国家在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基础上保证农民工基本生活权益及社会公平的重要工作,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二元性,农民工虽然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却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成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独有的社会问题。因此,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农民工养老保险为研究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客观地指出了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着参保率低、退保率高等实际问题,并对如何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的权利保护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不可回避且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农民工权利问题的现状,从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层面上如何保护农民工权利进行论述,以期尽快实现对农民工权利的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