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嵩山煤矿2204综采工作面的推进,即将推进至赵城水库附近下部,有可能对赵城水库附近农田及其他设施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赵城附近区域进行地表岩移沉降进行实时观测.本文,笔者依据在赵城区域设置不同的沉降观测点,结合下沉活跃情况按周期进行沉降观测,采取了计算比较相对高差位移的方法. 一、2204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2204工作面北临2202工作面采空区,东部、西部及北部皆无采动影响,无村庄保护煤柱.本煤田可采煤层为二1煤层,2204工作面上方表土层厚度平均为84 m,工作面设计简单,形状规整,受外界影响因素相对较少,但由于上方为赵城水库,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相对较难.夏季雨水相对较多,表土遇水较黏,对外业观测有一定影响,冬季冻土层较薄.  相似文献   

2.
矿山开采会引起岩层和地表移动,其是由复杂的地质采矿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采空区上方建立开采沉陷观测站进行实地观测是获取岩移规律的主要手段。本文以程庄煤矿2305工作面建立开采沉陷观测站为例,详细地论述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要点及步骤。  相似文献   

3.
西安地铁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黄土地区的特殊性对西安地铁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有关勘测资料,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盾构推进过程进行了模拟,以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为背景,对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隧道纵向沉降分布规律、黄土特性对盾构法施工中地表沉降的影响、地表沉降与黄土层覆土厚度的关系以及黄土特性对盾构法施工中土体变形的影响,从而得出了黄土地区地表沉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GPS技术在矿区地表移动观测方面可开展的工作进行详细阐述,并且对如何处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了GPS技术应用于观测矿区地表移动、沉降的可行性。矿区地表GPS移动监测网的建立能为后期建立整个矿区的GPS地表观测网奠定相应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青岛地区某暗挖车站的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对施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该地区典型的土岩组合地层条件,得出拱盖法施工过程中左右导洞开挖所造成的地表沉降规律:纵向上,随着掌子面的不断推进,地表沉降可分为微弱变形阶段、急剧变形阶段、缓慢变形阶段和变形稳定阶段;横向上,左导洞的先行开挖会在隧道中线左侧上方形成单侧地表沉降槽,待左右导洞完全开挖后则会在隧道中线两边形成双侧地表沉降槽,其影响范围为隧道中线两侧10m左右。进一步对引发地表沉降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旨在控制地表沉降的相应技术方案,这对后续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地铁施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青岛地区某暗挖车站的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对施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该地区典型的土岩组合地层条件,得出拱盖法施工过程中左右导洞开挖所造成的地表沉降规律:纵向上,随着掌子面的不断推进,地表沉降可分为微弱变形阶段、急剧变形阶段、缓慢变形阶段和变形稳定阶段;横向上,左导洞的先行开挖会在隧道中线左侧上方形成单侧地表沉降槽,待左右导洞完全开挖后则会在隧道中线两边形成双侧地表沉降槽,其影响范围为隧道中线两侧10m左右。进一步对引发地表沉降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旨在控制地表沉降的相应技术方案,这对后续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地铁施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下开采的大型矿井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巷道掘进、工作面回采进度较快,矿山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尤其在受采动影响的地表沉陷岩移观测中,测量工作者的任务也在加重。测量新技术一RTK定位技术在矿山地面测量等多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和成果的可靠性,随着其技术的不断成熟,具有很大的技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巩义市某厂房2#综合楼工程于2006年竣工,到2007年7月发现墙体出现裂缝,根据现场观察情况,经相关专家讨论后,一致认为是2#综合楼局部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随后建设单位委托笔者所在单位对2#综合楼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时间为2007年7月—2008年4月,共进行沉降测量8次。经沉降观测发现,2#综合楼的A,C轴线上的9,18轴区域范围内沉降量较大,最大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量为28mm,平均沉降速率0.10mm/d,远大于规范规定的建筑物沉降稳定性标准0.01~0.04mm/d,且与裂缝部位方向基本吻合;为此,设计单位提出,对沉降量较大处地基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长沙地铁3号线盾构施工法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并探讨盾构施工法引发地表沉降的主要控制因素,得出长沙地铁盾构法施工的地表沉降的典型特点。结果显示:雅长区间的地表不均匀沉降主要发生在盾构区间的首段和尾段。因此,长沙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优化设计方案,防止水岩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涌水涌沙,合理设置土仓平衡压力,配置渣土改良系统,提高土仓中砂卵石土的流塑性和止水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长沙地铁3号线盾构施工法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并探讨盾构施工法引发地表沉降的主要控制因素,得出长沙地铁盾构法施工的地表沉降的典型特点。结果显示:雅长区间的地表不均匀沉降主要发生在盾构区间的首段和尾段。因此,长沙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优化设计方案,防止水岩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涌水涌沙,合理设置土仓平衡压力,配置渣土改良系统,提高土仓中砂卵石土的流塑性和止水性。  相似文献   

11.
巩义市某厂房2#综合楼工程于2006年竣工,到2007年7月发现墙体出现裂缝,根据现场观察情况,经相关专家讨论后,一致认为是2#综合楼局部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随后建设单位委托笔者所在单位对2#综合楼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时间为2007年7月—2008年4月,共进行沉降测量8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白沙水库大坝表面变形观测为例,介绍了大坝表面变形观测的一些方法,重点旨在与时俱进,交流、探讨、改进大坝表面变形观测的方法,提高大坝表面变形观测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铁、公路等多建设在城市的繁华地段,假设突然出现地表沉降、变形现象,就会造成建筑物的倾斜和开裂,最终造成地下管道与线路的断裂。此外,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在不断加快,大多数情况下地铁施工都会通过软土地基地段,所以研究软土地基上建筑施工沉降变形的观测和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阐述软土地基上建筑施工沉降现象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建筑施工沉降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沉降变形的有效措施,为我国施工单位加强对软土地基上建筑施工沉降、变形的观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结合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外环北路2号隧道开挖的工程实例,利用图表研究工具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思想对岩溶地区隧道开挖对地层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运用图表对数法对地表位移积累平均值、洞内变形积累平均值和拱顶变形积累平均值变化的规律进行预测。研究得到岩溶地区隧道开挖引起地层沉降随时间缓慢增长的时长是非岩溶地区的1倍左右。结合施工量测数据,采取极限速率法,对地表位移变形积累平均值和洞内变形位移积累平均值变化的规律进行预测,30 d内地表变形位移积累平均值预测值为6.818 mm,洞内变形位移积累平均值为4.712 mm。研究结果对指导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监测并控制隧道周边地表沉降及隧道整体变形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大直径矩形顶管的顶进过程中周围土体的扰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总结了周围土体在顶管施工的影响下产生的应力和位移的规律。建立的有限元单元主要包括顶管隧道单元,上覆土层单元,验证了该单元模型的合理性。分析影响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有泥浆套的摩阻力、机头压力、土体抗力等,在此基础上,对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动态预测,给出了曲线顶管情况下地面沉降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RTK定位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在很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矿山测量中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RTK技术的原理和在野外测量作业中配合常规测量方法的施测过程,以及RTK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此次沉降观测为"三下"采煤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并指导矿山安全生产,为开采沉陷监测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站洞桩法导洞的开挖过程、方向及顺序是控制地层沉降的关键.基于北京某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地层沉降的实测数据,建立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型,详细分析导洞双向开挖时地层的沉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上覆土层厚度、洞径、洞距对地层沉降曲线中反弯点距离i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洞开挖结束后地表沉降便随即趋于稳定,基本无滞后性;地层沉降主要在车站中心线左右30m范围内;横通道中心线反弯点距离i约为2.5倍洞距,其与洞径是近似线性的反比例关系,其与导洞埋深是近似线性的正比例关系.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立光  王坤  谢昊 《河南科技》2015,(3):102-105
深基坑工程的变形控制对周围环境至关重要,是地铁设计、施工、监测的主导因素,对其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郑州粉土地层,以地铁2号线某站明挖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对其在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实时监测分析,统计分析地表沉降的特点,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地层条件、施工工艺、环境因素对地表沉降有一定影响。2基坑锚索施工易引起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分析地铁开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郑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2工区黄河迎宾馆站至英才街站区间左线盾构区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FLAC3D计算模型,研究了模型隧道开挖后形成的位移曲线。【结果】得到隧道开挖掘进地表的沉降规律,与实际工况基本吻合。【结论】说明数值模拟对盾构施工前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变形特征,采取现场隧道变形监测和围岩室内三轴率敏性试验相结合,建立隧道围岩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的UMAT子程序开展了隧道变形三维弹黏塑性数值分析,探讨了隧道在三种开挖工法下的拱顶沉降、水平收敛位移、围岩最小主应力及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以此确立合理有效的施工工法.研究结果表明: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法以及上下台阶法这三种施工工法引起的地表沉降,其深埋侧分别是浅埋侧的2.01,1.48,1.83倍,边墙两侧最小主应力则分别相差0.11,0.29,0.05 MPa,表明偏压隧道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在开挖支护过程中呈现出不对称分布的特点;选出适宜的施工工法为上下台阶法,采用此工法可以使拱顶沉降及地表沉降减少11.7%~22.1%,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最为合理,有利于偏压隧道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