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04~2014年山东省人口数据,引入遗传学思想,建立了适用于"单独二孩"政策的山东省Leslie人口预测模型,以之预测该政策下至2054年山东省人口发展情况。依托当下生育意愿数据,建立了适用于"全面二孩"政策的Leslie模型,并得出预测结果。为特别研究二孩政策对新生儿数量的影响,抽取学历水平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因素求解山东省适龄人群生育意愿,从而预测近两年幼儿增长情况。通过对比不同政策下的预测结果,结合新生儿预测可知"单独二孩"政策短期内有稳定山东省人口作用,但长期看对人口老龄化的迟滞作用较差;相对前者,"全面二孩"政策将带来长期有效的人口保持作用,对维持劳动力人口数量效果显著,但短期内新生儿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提示应当加强儿童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针对二孩政策下人口的最优出生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聚类、Logistic和Leslie人口结构预测模型等方法,借助MATLAB、Excel、EViews等软件编程,得出实施二孩政策对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同时基于A地区的往年数据,预测出二孩政策下未来20年的最优出生率.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整体人口出生率长期持续下降这一大前提下,目前新生人口出生总量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对于提高人口出生率的作用相当有限,其对未来学龄人口的影响也并不太大。针对这一事实,我们有必要对"全面二孩"政策及其实施后的学龄人口变动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政策的实施,河北省各地区中小学在校生规模快速减少,逐渐出现"空巢"学校。因此,各地纷纷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我国于2016年初出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意味着,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国正式步入"全面二孩"时代。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新生儿的数量将如何变化?未来四十年,中小学校舍与教师的缺口将有多大?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关系到学龄人口的教育发展,也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基于PADIS-INT软件,对河北省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教职工、校舍等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未来学龄人口的变化趋势得到河北省对未来教职工与校舍的需求量,据此提出应对未来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影响二孩的各种因素,以郑州市历年人口数据为基础,给出二孩政策下人口增长模型函数——改进的Logistic模型,并采用MATLAB进行参数预测和函数建模;在建模过程中着重分析影响MATLAB建模性能优劣的两个关键因素:初值的设定和曲线拟合的实现方式;用MATLAB仿真软件,尝试多种Logistic曲线拟合的方法,找出性能良好的Logistic函数实现方法,最终确定二孩政策下的郑州人口增长模型;对多种方法设置不同的初始值来检验拟合方法对初始值的宽容度,最终找出对初始值宽容度较高的两种MATLAB,实现Logistic曲线拟合的方法:nlinfit非线性拟合和lsqcurvefit最小二乘拟合.  相似文献   

6.
以A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EVIEWS软件研究人口增长数、出生率、男女性别比和农业与非农业比重等相关人口结构指标,建立起相应的时间序列模型如AR模型、MA模型和ARIMA模型预测出某地区在不实行二孩政策下未来20年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并在假设该地区实行二孩政策的条件下,建立起性别比与出生率的回归关系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从而得出A地区在二孩政策下的最优出生率。  相似文献   

7.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正式结束。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外界预期强烈的"普遍二孩"政策将全面放开。券商预计未来4年将多生育2500万~5212万婴儿。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我国人口政策出现明显变化。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还明确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2013年,我国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如今二孩政策将全面放开。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李长安表示,我国大概在2011年就出现城镇新增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的现象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科学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新生儿的数量,已成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关键所在.基于2000—2020年新生儿出生量数据,分别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单项预测,并使用均方误差倒数法构造对应权重,对我国未来3年的新生儿数量进行组合预测.为适应三孩政策带来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综述我国2015年10月宣布普遍二孩政策以来媒体的反应,讨论普遍二孩政策实行两年多来生育水平和城乡育龄夫妇生育意愿仍然偏低的现状,然后简述人口与经济增长及包括粮食安全的生存资源关系研究的历史回顾,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奇迹与人口转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实证数据分析,重点论证为何在当今我国生育率已经很低的现实条件下,鼓励生育二孩政策既利国又惠民并有助于粮食安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综述我国2015年10月宣布普遍二孩政策以来媒体的反应,讨论普遍二孩政策实行两年多来生育水平和城乡育龄夫妇生育意愿仍然偏低的现状,然后简述人口与经济增长及包括粮食安全的生存资源关系研究的历史回顾,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奇迹与人口转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实证数据分析,重点论证为何在当今我国生育率已经很低的现实条件下,鼓励生育二孩政策既利国又惠民并有助于粮食安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内     
正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双降二孩数量首超一孩2018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披露了2017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实行情况。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介绍,2017年全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此外,相比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2017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这是自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老龄化不断加剧,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扭转这种趋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正式宣布推行全面二孩政策,这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回顾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变化,分析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影响,然后分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理论基础,并研究该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消费理论,结合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状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选取2012—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对居民消费为负效应,替代率对居民消费为正效应;劳动人口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居民消费均为正效应;老年抚养比与劳动人口比增加会强化养老保险发展对消费水平的效应.针对这些与理论预测并不相符的结果,进行了解释并提出政策建议:(1)应该进一步深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2)尽快出台延退的相关规定,同时坚持"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预测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以我国近10年来人口数据为依据,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绝对分布的马尔可夫链人口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中国人口结构,建立了基于模糊权马尔可夫链人口预测模型,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人口总数进行了预测,同时检验了这些预测模型的可靠性。最后讨论了基于平稳分布的人口结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望 《科技信息》2011,(29):I0202-I0203
运用文献调查、逻辑分析、类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人口增长预测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构建体育人口增长预测模型,准确地预测我国未来体育人口的增长,为相关决策部门制定健身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文章阐述了体育人口的特点以及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论述了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体育人口增长预测的可行性,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体育人口增长预测模型,补充了体育人口增长预测理论研究的空白,对我国未来准确预测体育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将我国的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该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影响到我国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影响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以及对已经实行了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因此,对"十二五"规划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预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81~201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根据数据统计特点,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十二五"规划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测结果显示:"十二五"规划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控制目标不但可以实现,而且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进一步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的发展形势向高质量发展形式进行转变了,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国内的人口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最明显的一个问题,近年以来,国内居民的生育率开始降低,整个社会也开始向老龄化的方向进行发展,而这种发展状态对于社会经济的转变时期其实是比较不利的。故此,该文就将对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镇生育家庭消费结构变动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使得国内的居民群众能够知晓在进行二孩生育之后的家庭消费情况,这样就能提前做好准备,这对于社会中每个家庭的未来发展都是比较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必将是在中国人口政策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年份。2015年10月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不仅标志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还预示着2016年将正式开启全面"二孩"政策的新时代。恰逢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初,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隆重推出了  相似文献   

19.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生育政策的变化有什么意义?我们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郑真真研究员。人口变化有自身的规律科学世界:我国的生育政策多年没有大的变化,这次"单独两孩"放开,社会反响很大。郑真真:这件事确实引起了很多关注。在研究人口的学者们看来,这个政策的放开已经很晚了,所以我们很支持放开"单独两孩"。科学世界: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是什么样的?郑真真:根据预测,如果全国的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所生育的子女数)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即平均每对夫妇生1.6个孩子左右,那么到2035年之后,我国的人口就会开始减少;到2100年左右,我国的人口可能只有5亿~6亿人。  相似文献   

20.
以1995~2005年黑龙江省幼儿人口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黑龙江省人口的Leslie预测模型,并且对未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时黑龙江省0~9岁幼儿的人口数目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为了准确分析"单独"政策实施后黑龙江省幼儿数目,构造了"单独"政策下出生率的遗传学模型,得到了实行二胎政策前后的出生率之间的经验公式,最后利用此模型对黑龙江省的"单独"政策下的幼儿人口数目做了预测分析,得到的数据将为后期幼儿设施等公共资源的建立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