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平 《科技信息》2008,(21):153-153
通过对足球定位球在第16、17届世界杯比赛中的运用情况,针对定位球射门过程所采用的技战术情况与进球数的关系,结合定位球的几种进攻方式进行分析,然后将第16届世界杯前8名球队与亚洲球队对定位球的运用情况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为我国足球教学与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定位球进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定位球进攻成为各队进攻的一种强有力的武器,任意球是定位球进攻得分的主要手段,角球、点球得分也占有一定的比重。通过界外球战术配合进攻得分在本次世界杯中显得比较突出。本文对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上通过定位球进攻的进球进行分析,探索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就我国甲A联赛与世界杯比赛中不同球队在进攻方式上的不同,从进攻距离、发动进攻的地点、完成进攻的时间、进攻配合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球队与世界强队在进攻方式上的具体差距之所在,为提高我国足球水平指出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全涛 《科技信息》2007,(26):224-22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定位球进攻战术进球及其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索定位球进攻战术运用的基本规律,为足球教学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现代足球对防守的重视越趋明显,在严密的防守下利用定位球进攻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的定位球进攻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和世界强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本文对第16、17届世界杯足球赛共计128场比赛中的定位球进攻战术进行了系统的统计与分析;分析世界强队利用任意球得分的战术手段和规律,试图为我们的足球教学与训练提供些有益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等科学研究方法,对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中的前场任意球进攻战术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当前足球比赛中前场任意球进攻的特点及规律,从而为日常的任意球训练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第16、17、18届世界杯进攻手段、攻击区域进行数据统计。研究表明:两肋是足球比赛中防守最薄弱的区域,是各种进攻战术的结合点;各种进攻战术的发起阶段首选的位置是一支球队的两肋;加强两肋进攻取得破门的进攻手段在现代足球进攻战术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两肋区域进球数多且进球率高。如何更加合理地运用各种进攻战术手段加强两肋的打法,对提高进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渊 《科技信息》2012,(36):I0157-I015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队在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20强赛进攻防守特点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了中国队的进攻组织能力低、进攻战术略显单调以及队员心理素质薄弱。  相似文献   

9.
当今足球实战中,各支球队对防守越来越重视,给进攻带来困难。在第19届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上,各支球队在进攻的处理上更加丰富,包括角球的进攻战术。文章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19届世界杯决赛阶段的角球战术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世界杯的角球战术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发现现代足球比赛里角球进攻战术的一些基本特征,找寻一些较为实用有效的战术配合,如罚角球时球的轨迹、弧度、落点的区域等。充分理解世界强队在角球进攻战术方面的先进理念和运用,为我国足球的战术发展能够做很好的补充和完善。结论如下:长传角球配合的形式在实战中还是占主导地位;内弧线球运用次数偏多,成功率比较低,但外弧线球得分率较高是本届世界杯角球的主要特征;攻击最佳位置多数在离球门较近区域,对球门威胁最大的是4区。  相似文献   

10.
17届世界杯足球赛任意球进攻战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力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2):115-116
对17后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的任意球进攻战术运用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一区是任意球进攻得分的最佳区域;任意球进攻方法以简练实用为宜,尽可能直接破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1年第11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获得前4名的球队与中国队的3场比赛进攻情况的分析,运用视频统计法、对比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各队在一攻中强攻、快攻、二次攻、后排攻的进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各队的进攻战术体系做相应的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以快变战术和强攻为主,较为成功,攻手失误少;后排攻质和量发挥良好.建议:中国女排在保持进攻全面、快速、多变的特点下,灵活改变攻手在不同位置的跑动和方向,加强击球力量和后排进攻,提高个人扣球突破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录像分析方法,对十六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中171个进球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当今足球比赛的进攻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7个进球进攻配合情况进行观察统计,总结阐述了全部进球进攻配合的基本特征,归纳和分析了七种进攻配合类型,为指导我国足球训练和进一步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枫林 《科技信息》2011,(8):I0269-I0269
本文通过录像观察对2010年世界杯决赛阶段西班牙队进球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是抢断球后快速反击是西班牙队进球的主要组织方式,其次是阵地进攻中的传切渗透方式,传身后球是最有效的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15.
罗宇 《科技信息》2010,(27):135-135,115
为了提高中国足球的快攻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2010世界杯8强"快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快攻战术运用时机以及表现形式,发动快速进攻的场区、完成时间、参与人数、运用手段、攻击线路,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观察法和文献资料法,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16个进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与近几届进球情况进行对照.研究表明:具有鲜明特点的球队,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上下半时前后15min是进球高峰,且下半场3个时期进球数相近;短传和长传球是攻入对方3区的主要战术方法;边路进攻和流动进攻战术进球都高于前4届,边路传中进球是得分的主流战术,定位球战术是球队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本届进球队员射门直接,战术简炼实用,禁区外射门得分高于上届,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前锋队员得分呈逐届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和归纳统计法,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5个进球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9届世界杯进球数是近4届世界杯最少的;比赛的开始时段是进球的低谷;75~90 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射门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73.1%的进球数是经过0~4次传递后打进的;进球的主要射门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射门方式以脚射为主;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相结合才是进球的有效手段;进球属性以地滚和低平球为主;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8.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各洲球队进攻质量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观察法为主,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各洲队进攻的12项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亚洲球队与欧洲球队整体水平,在进攻与射门的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南美球队在射门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欧洲、南美、中北美、非洲球队的进攻指标属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德国队球员的跑动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国队进攻手段强硬、快速且多变,但是进攻节奏和防守方式相对薄弱;跑动距离指标不是十分突出,但高强度跑动距离优势明显;中场球员下半场的高强度跑动距离显著低于上半场(P0.05),后卫球员下半场的高强度跑动距离与上半场相比呈极显著下降(P0.01).建议利用控制进攻节奏、加强防守能力、专项训练和带球训练等方式,提高球员体能训练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对现代足球比赛中防守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迅速发展,两支同场竞技的球队在强调进攻的同时,更加注重自己的防守,防守战术也随着进攻战术的不断完善相应地发生着改变.通过对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比赛与2004年欧洲杯足球比赛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现代足球防守特征表现为攻击性、破坏性、主动性、预见性、集体性、灵活性和顽强性;并提出现代足球比赛防守的八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