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小儿惊厥85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生后1天~14岁惊厥小儿,按病因归类,总结临床惊厥发作形式与辅助检查的改变。结果:小儿惊厥病因复杂,发病广泛,发病率最高为癫痫,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高热惊厥,三者发病率占75.3%。新生儿组全部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多数婴儿脑CT有较重器质性改变。结论:小儿惊厥临床发病急重,病死率高(2.35%)。迅速止惊,积极病因治疗,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如得不道及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3.
探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选取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组30min和60min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h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效果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适于儿科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3个月至5岁。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表现,病因复杂、变化快。主要表现:为突然性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并伴双眼凝视或上翻,唇周、面色发绀,双手紧握、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等。引起惊厥的原因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在类。感染性惊厥常并发于颅内感染或颅外感染,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寄生虫、脑脓肿、败血症主、重症肺炎等;非感染性惊厥常并发于颅内疾病或颅外疾病,临床表现为颅脑损伤、先天性发育畸形、癫痫症、低血糖、低血钙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药物性中毒等。回顾总结了近年来我院儿科临床96例患儿惊厥的临床护理体会。惊厥性患儿发病时的主要护理措施分为:惊厥的紧急处理、对症护理、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四大类。同时在做好护理措施的同时,也应该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这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及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102例小儿高热惊厥(FC)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 对4个月~8岁高热惊个儿进行病因分析,总结发作类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表明FC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引发FC的危险因素35.3%,而复杂型FC的危险因素占73.3%。结论 反复出现的复杂型FC及近亲有危险因素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必要时给予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7.
徐美义 《科技信息》2012,(29):469-469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惊厥病因与出生时间关系,为防治新生儿惊厥提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2例发生惊厥的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围产期损伤所致惊厥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并伴生命体征变化,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等异常引起惊厥多作为严重疾病的一种病理过程表现出现.生后3-7天出现惊厥多以颅内感染有关。结论:新生儿惊厥虽然病因复杂,但掌握各时间段主要病因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首次热性惊厥(FC)患儿的复发率及可能引起复发的相关因素,并进行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FC的复发。随机选择200例高热惊厥的患儿,从其发病年龄、性别,是否伴惊厥家族史、发热程度、发作持续时间、脑电图结果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首次热性惊厥后的复发率是37.5%,与发病时的体温、年龄,家族史,发作持续时间,脑电图异常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男女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性惊厥的发病年龄、惊厥家族史、发热程度、发作持续时间、脑电图异常是高热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惊厥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头颅CT扫描对小儿惊厥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惊厥小儿头颅CT扫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头颅CT正常者54例 ,异常者46例 ,异常率46%。其中颅内感染性疾病27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变11例 ,颅内占位病变3例 ,脑发育畸形2例 ,脑萎缩2例,脑积水1例。结论 :颅内感染性疾病是惊厥患儿最常见的病因 ,CT检查对小儿惊厥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腹泻病并发惊厥41例分析符秀蘭(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儿科,文城571300)关键词腹泻;惊厥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25.7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引起的常见多发病.据有关文献统计.此病在我国居于第二位[’].腹泻病不仅对小儿健康产生严重的威协,而且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克痫散对小白鼠全身性持续性惊厥的影响。方法:56只小白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克痫散,安定和苯巴比妥组。以上四组动物每天用上述四种制剂灌胃一次,连续灌胃30天后,每只小白鼠腹腔注射盐酸氨基脲200mg/kg,诱发癫痫,记录出现惊厥持续时间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克痫散组的全身性惊厥较其他组轻微,惊厥持续时间较短(P<0.01)。结论:吉林市船营中医院提供的克痫散对盐酸氨基脲诱发的小白鼠全身性持续性惊厥有显著疗效,其疗效优于安定和苯巴比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50例新生儿惊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惊厥的主要因素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关。强调围生期保健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200例小儿热性惊厥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与小儿热性惊厥的关系.方法:应用EEG检测200例6个月至12岁热性惊厥患儿.结果:年龄≤2岁组与>2岁组,体温>38.5℃与≤38.5℃组比较,后者EEG异常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对年龄>2岁,体温≤38.5℃且反复发作的小儿热性惊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对EEG异常和有癫痫样放电的患儿均应酌情投以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与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协同抗小鼠最大电惊厥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2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左乙拉西坦高中低剂量组、苯妥英钠高中低剂量组,测定抗最大电惊厥作用的量效关系,并根据两药的量效关系确定左乙拉西坦与苯妥英钠协同作用的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小鼠,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其余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剂量10 m L/kg.灌胃给药后50 min,给予小鼠电刺激,以小鼠下肢和全身出现强直性抽搐作为强直性惊厥指标,记录惊厥数,计算惊厥率.结果左乙拉西坦和苯妥英钠两药均有良好的抗最大电惊厥作用的量效关系,选择阈下剂量的左乙拉西坦和苯妥英钠合用后,高剂量组的惊厥发生率为10%,中剂量组惊厥发生率为40%,能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结论阈下剂量的左乙拉西坦和苯妥英钠合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抗小鼠最大电惊厥作用,并有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惊厥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及带教经验,提出儿童惊厥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结果:健康教育方法主要有口头语言教育,文字、图片教育,视频教育,行为教育,出院后电话咨询和定期门诊随访.健康教育内容分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解释病情、急救措施、心理护理、观察病情和出院指导.结论:做好较大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能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预防再次发作,对减少脑损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1988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病儿其中发生惊厥的共168例,其病因以缺氧缺血脑病阳见)最多。现将该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6例(57.1%),女72例(42.9%),男:女一1.3:1,地区分布,来自农村65例(387啪),市区1、3例(613阮)。股龄:孕<37周6例(3、6阮),一叩周148例(881%),~朋周14例(8.3%)。日龄:于3天内惊厥者114例(67.8%),4-7天26例(15.5%),7天以后28例(16.7%)。12惊厥原因如下表,其中HIE等病的诊断均按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儿科学第四版为准…  相似文献   

17.
脑室微量注射青霉素(11.9mg·ml-1,15μl)制作小白鼠惊厥模型;并以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大脑皮层、小脑、海马、下丘脑四个脑区GABAA和GABAB受体亲和力的变化。结果显示,青霉素惊厥时大脑皮层和小脑GABAA受体亲和力显著减弱,而海马、下丘脑GABAA受体亲和力无变化;青霉素惊厥使四个脑区中GABAB受体均显著下降。提示,除了海马和下丘脑的GABAA受体以外,四个脑区的GABAA和GABAB受体均参与了青霉素的致惊厥过程。青霉素可能通过竞争内源性GABA与GABAA和GABAB受体的结合,阻断了GABA介导的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效应并增加了兴奋性递质的释放,显示了惊厥效应。  相似文献   

18.
酰胺类局麻药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可以抑制KCNQ2/Q3通道,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抗癫痫药瑞替加滨可以逆转布比卡因对KCNQ2/Q3通道的抑制作用。为观察KCNQ2/3钾离子通道激活剂瑞替加滨对局麻药左旋布比卡因诱发的兔中枢神经毒性的影响。通过将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瑞替加滨组(R组,样本数n=10)和对照组(C组,样本数n=10),每组10只。两组兔均并以8 mL/kg/h速度经耳缘静脉输注0.5%左旋布比卡因直至发生兔发生惊厥,惊厥后立即停止输注左旋布比卡因,R组静脉注射瑞替加滨5 mg/kg, C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连续监测每只兔的行为特征和脑电波变,记录惊厥停止后30 min的兔脑电图和心电图,并进行定量脑电图分析。记录发生惊厥时输注左旋布比卡因所需时间,惊厥行为以及惊厥脑电波的持续时间,记录家兔基础心率、惊厥前以及给予瑞替加滨和生理盐水处理后30 min心率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瑞替加滨能有效终止兔行为学和脑电波惊厥,减少行为学惊厥持续时间和脑电波(EEG)惊厥持续时间,并且降低惊厥后β和θ波功率。可见KCNQ2/3通道在左布比卡因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中发...  相似文献   

19.
20.
小儿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急症,其发生多为感染后发热所诱发,部分可转变为癫痫发作,现就我院1993年3月至1997年7月收治小儿热性惊厥125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93年3月至97年7月在我院小儿神经内科住院病儿,占同时期神经系统疾病住院病儿125/368(33.97%),阳性家族史16例,父系11例,母系5例,所有患儿智力,运动发育同同龄儿童。年龄最小2月,最大10岁,1岁以内21例(16.8%),>6岁10例(8.0%)。男性对例,女性52例、呼吸道感染119例,其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