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瑞义  黄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1):4627-4633
鉴于山岭隧道的隐蔽性、模糊性等不确定性特征,针对山岭隧道的施工风险管理展开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与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的隶属度评价矩阵结合,建立复杂山岭隧道的风险评估模型.依托怀邵衡铁路苍稼岭隧道工程,应用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综合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苍稼岭隧道的风险等级为较高风险,与工程实际情况相吻合,验证了风险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基于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了山岭隧道常见施工风险(塌方、涌水、瓦斯)灾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风险分析与施工量测体系相结合,对致险因子进行识别,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量测项目的权重,进而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合理的隶属度函数,对具体的量测数据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权重分析和赋分体系得到综合风险指数,从而建立山岭隧道新奥法NHTM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将量测数据量化为单一的动态风险指数,并随着隧道开挖和量测的进行对施工风险进行动态评估.该动态风险评估体系在保阜高速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塌方是山岭隧道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事故之一,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本文基于属性数学理论建立了隧道塌方风险分级的属性识别模型.在综合分析塌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偏压角度、岩体完整情况、地下水影响和施工因素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指标进行定量描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属性测度分析,通过构造属性测度函数计算样本的单指标属性测度和综合属性测度;应用置信度准则对隧道样本的塌方风险进行属性识别.在工程应用中,通过属性识别模型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对郑家垭隧道进行塌方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一致;并且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可拓综合评估法的结果吻合性较好,说明建立的属性识别模型对有无地质预报数据的样本都能得出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有更好的适用性,为山岭隧道塌方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四川和云南是瓦斯事故发生较多的地区,在云贵川地区的隧道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对高瓦斯隧道施工风险的评估及预防.就贵州旧州高瓦斯隧道从施工装备、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到不良地质现象处理等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法建立了高瓦斯隧道的风险评估体系,对该工程风险进行评估,判定该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建筑物整体平移施工风险评估体系,以此对平移施工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控制.方法通过识别影响平移施工安全性的各种因素,构建多层次建筑物整体平移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点,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以此估计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引入风险损失修正参数,对风险损失等级进行修正,并通过风险矩阵结合修正后风险损失等级和风险概率等级评价建筑物整体平移施工风险;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利用该风险评估体系对湘江宾馆中栋整体平移施工风险进行评价,获得施工风险等级为Ⅲ级,根据风险控制准则,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降低风险等级.该风险评估结果与工程实际基本符合.结论建立的风险评估体系具有可操作性,能有效评估建筑物整体平移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6.
旅游区桥梁工程兼具交通和观赏2种功能.从结构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2个方面,分析了桥梁安全风险辨识及风险评估.以某旅游区桥梁工程为例,按照建设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流程,探讨旅游区桥梁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并针对当前旅游区桥梁工程风险评估现状,提出了可靠的对策,以期为实践旅游区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7.
隧道坍方突发性事件风险可拓法综合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综合评价隧道坍方风险,在统计分析坍方诱因的基础上,借鉴可拓学原理,建立隧道坍方风险可拓评估流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并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无量纲化预处理,用简单关联函数计算指标权重,从而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并将可拓评估模型应用到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坍方风险评估中.研究结果表明:坍方主要诱因是降雨、围岩软弱破碎及施工方法不当等;浏阳河隧道的坍方风险为高度,预防坍方应加强施工地质勘测,重视监测信息反馈,提高施工应变和施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危险化学品公路隧道运输风险评价研究是预防和控制公路隧道内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重要方法.本文结合系统工程理论及危险源辨识方法,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危险化学品公路隧道运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评价法的危险化学品公路隧道运输风险评价模型并开展实例研究,确定了实例的风险等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结果表明危险化学品公路隧道运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是可行、适用的.  相似文献   

9.
开展公路隧道风险评估,有利于决策科学化,有利于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政府、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控制风险、减少损失的目的。此文主要针对公路隧道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探讨,介绍了风险辨识、估计、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借鉴已有的穿越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手段,引入肯特法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从工前检测、工前评估、工中动态控制及工后评价4个方面入手,建立了适用于新建地铁顺行密贴下穿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工前检测和工前评估可以精准地掌握既有隧道结构的服役状态并确立合适的施工期间允许变形控制值;工中动态控制实时地反映了既有结构的变形情况,是该评估体系的重中之重;工后评估突出施工结束后对既有结构的检测及监测,以图评价整个施工过程对既有结构造成的影响.将该成果应用于新建北京地铁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顺行密贴下穿大屯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结果表明,穿越工程安全风险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控制目标,确保了大屯路隧道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桥梁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进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使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变得必不可少。本文首先就目前在工程节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和评估流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比分析了各评估方法之间的优缺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适用范围。在遵循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原则的基础上,以某高速双线铁路简支梁桥为工程背景,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建立,采用总体指标体系法对该桥的施工总体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其中各项指标权重的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估结果显示该工程施工总体安全风险等级较高,属高度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运用轨迹交叉事故致因理论,从危化品道路运输全路段的人员素质、运输装备、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及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事故致灾机理,构建风险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提出风险指数综合评估数学模型,完善并修正风险分级指数法的路径影响因子与安全补偿因子.通过实例分析不同路段组成的16条运输路径的风险特性和综合风险指数,获得了最佳运输路径.结果表明:改进的风险分级指数法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为事故预防与控制提供了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网络安全风险辨识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从多源异构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交通动态演化规律辨识与态势分析、交通风险评估及预警3个层面对道路网络安全风险辨识领域的研究方法、模型及存在不足进行概括,并进行了实地调查.总结发现:多源交通信息采集主要以2种或3种交通传感器数据为主,信息覆盖面低;交通态势发展分析仍局限在短时交通状态预测和估计上,缺少对广域时间尺度上的研究;多数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在事故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事故前的风险点辨识及定量评估有待提升.另外,国内城市道路交通结构复杂,机非冲突、人非冲突现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通安全风险的有效辨识.最后,结合国内外最新技术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风险人-机-环境系统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人机工程学原理,对隧道施工风险的多指标人机环境系统综合评估进行探讨.在分析人子系统、机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各自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专家法和隧道实际施工技术,构建开放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即指标数目可根据具体隧道增加或减少,确立评估流程—首先考虑学术背景、职称和从事专业时间等因素量化专家自身的权重,根据专家法确定指标层的值,在熵度法计算指标层权重、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法计算准则层权重的基础上,评估指标层风险、各子系统风险和人机环境系统的综合风险.将该模型应用到某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中,根据评估值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风险管理是基于风险源头的治理理念,西藏重大项目稳评机制的建立可从源头上预防与化解社会稳定风险,主动推动西藏社会的和谐.随着稳评项目的增多,在实践中出现传统稳评力量不足、评估管理过程不规范等问题,为了有效应对以上问题,西藏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管理系统镶嵌其中,用以完善与规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该系统的核心流程有六项:项目报备、项目审核、成立评估小组、确定评估方案、执行评估流程、评估结论审核,最后从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话语秩序、技术力量多元化、完善系统工作内容、细化稳评内容等方面来完善与创新西藏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生命线,其健康状态评价日益重要。近年来,隧道工程健康状态评价模型多针对于公路隧道、山岭隧道或者轨道交通隧道的运营阶段,尚缺少轨道交通隧道设计、施工阶段的地质风险评价。针对轨道交通隧道地质风险评价,通过调查研究,辨析出11个一级地质风险源与40个二级风险辨识因子,以及各因子的风险判定标准,将风险分为了微、弱、中、强四个等级;并基于BP神经网络赋权法和乘积标度赋权法对风险因子进行了组合赋权,进而建立了针对轨道交通隧道不良地质风险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将时间因素集加入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实现了轨道交通隧道全生命周期的地质风险动态评估。最后,利用广州某拟建轨道交通线路初步的勘察数据进行了模型检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宋扬  范伟 《佳木斯大学学报》2021,39(6):70-72,122
隧道工程的飞速发展使得隧道安全隐患越来越多.作为隧道建设的重要环节,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评估急需要更加先进的方法.基于此,以隧道施工工程为研究对象,以风险管理评估为研究目标,简析了风险因素产生及风险演化机理,构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隧道施工工程数据处理,主要采用动态神经网络与时间序列对结构化数据进行预测,采用文本挖掘对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得到了可以分析的主题数据.构建了隧道施工工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权理论对权重进行了动态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实现工程项目的动态反馈机制,有效提高隧道施工工程的风险评估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赵志涛 《科技资讯》2014,(26):120-120
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了工作任务及工序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重大危险源和系统风险评估、八大体系文件编写、信息系统录入及使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血吸虫病会对湖沼区大跨桥梁的涉水施工造成影响并导致安全风险.为对该风险量化分级并进行针对性的防控,在建立桥梁施工安全风险体系时需要考虑血吸虫影响.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项目为依托,结合现行施工组织和地域环境特点,将洞庭湖区血吸虫感染纳入风险评价体系,对现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进行了补充完善;开展风险源辨识,建立重大风险源指标体系,评价了血吸虫感染风险等级,并提出防控措施.该桥施工过程中无一人感染血吸虫病,也无其他重大伤亡事故.所建立的考虑血吸虫影响的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方法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血吸虫感染;斜拉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洞庭湖区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云模型的地震区公路震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分析与专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因子辨识,筛选出对公路沿线区域地震风险有显著影响的峰值加速度、植被覆盖率、地层岩性和地表坡度作为评价因子.引入云模型理论,改进传统层次分析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云模型层次分析法的地震区公路震害评估赋权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研究了各风险因子的标度分值,建立了地震区公路震害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实例工程震害风险指数在1.00~6.96之间,其中大部分区域震害风险指数处于5以下,路线起点南及东南为高峰值加速度、硬岩、大边坡坡度区域,震害风险指数接近7,风险评估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